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成实论》中的二谛思想

    体性,则能人空。故知五阴亦无。又《第一义空经》中说:眼等以第一义谛故无,世谛故有”。[11](P316)论主援引两个经典说明因为色等五阴是缘生法,不具有恒久的自体性,而是如幻如焰的不实、不常。因此,在...那么灭谛所指的内容是什么呢?“灭谛者……谓假名心、法心、空心,灭此三心故名灭谛”。[15](P251)在其余三谛中虽然行者也能观察到五阴无常、无我,但是,这种观察仅是“想”,唯有在灭谛中行者对苦、空、...

    常 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1960540.html
  • 梁肃与天台宗

    湛然传》中说:“其朝达得其道者,唯梁肃学士。”11梁肃为湛然撰塔铭,赞宁誉道:  “非此人何以动鸿儒,非此笔何以铭哲匠。盖洞入门室,见宗庙之富,故以是研论矣。吁!吾徒往往有不知然之道。诗云:维鹊有巢,...中兴天台”,即天台宗在八世纪湛然时期存在着“中兴”现象,湛然是这次中兴的承担者,这种观点(以下简称“中兴说”)一直受到学界教界的基本认同15。梁肃是“中兴说”的提出者,也是大力倡导者。  比梁肃略早,...

    俞学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1260702.html
  • 释地藏金乔觉考

    句丽去新罗,住在一善郡毛礼家中,传道于民间。知王时(479-500),又有“阿道(一云我道)和尚与侍者三人,亦来毛礼家。”阿道死,其弟子仍留在那里,“讲读经律,往往有信奉者”{11}。法兴王时,佛教...金乔觉当生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40多岁来华,五六十岁被当地人民发现和推崇,80多岁被张岩推崇,因此成名。《九华山简史》采此说,但把金乔觉生年提前一年即695年{15},此是误。  第二,宋《...

    刘永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2360772.html
  • 佛法三纲要见地、修证与行愿——南怀瑾先生论佛法的真精神

    ,誓不退转。故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其次当廓其胸襟,广其识见,穷理于诸说,行脚遍天下,然后以教乘戒行,滋茂福德,使能自成法器。[11]  南怀瑾以见地、修证与行愿三大纲要来统贯全部佛法...换言之,你见地到了,功夫没有到,那个见解不是真的见解。[15]  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16]修正心理,必须在心理的结使上下功夫。心理的结使解脱到什么程度,就得什么果位,果位的差别就在于此。[...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0860893.html
  • 儒士佛教观研究的学术价值

    本法中是大段细密,今禅说只一向粗暴。”[10]其三言禅学害道:“禅学最害道。庄老于义理绝灭犹未尽。佛则人伦已坏。至禅,则又从头将许多义理埽灭无馀。以此言之,禅最为害之深者。”[11]因此,禅宗的兴盛...不出于道乎?然吾所攻,其亦耳;其道,则吾不知也。使其道不合于先王,固不愿学也。如其合于先王,则求之六经足矣,奚必佛?”[15]如朱熹说:“吾儒广大精微,本末具备,不必他求。”[16]第二,宋儒对佛教...

    李承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4461119.html
  • 承传与创新统一的典范

    中国,直到唐初的几百年间,真正能够传译印度学说的本来面目的,还要算玄奘这一家。”[11]这是说玄奘承传佛学返璞归真的一面;还有另一方面。如精通梵、汉、英语的当代佛学家巫白慧先生所说“玄奘的译经方法,是把...经论,将其归纳为“补充法”“变位法”[15]等6种方法。据称,玄奘所掌握的翻译技巧,几乎囊括了现代翻译学的所有常见技巧。可见,玄奘翻译方法之多样性、创造性及其难能可贵之接近现代性。这是聪敏来自实践,实践...

    俞朝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2761238.html
  • 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的哲学诠释

    而运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穷未来际。”11普贤菩萨的修行阶地和道德境界已经达到至高无上的地步,“菩萨(此指普贤)久证法身,不离寂光,垂形法界,本地修订,其何能测。即...前提”。15   峨眉山高出西南,严峻挺拔,钟灵毓秀。因此山“云凝翠,鬓黛遥状,真如〓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16又由于自然...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2261440.html
  • 善导净土思想之特色

    所谓“深心”就是: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一声十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11]  深心即是...观经》十六观中的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三福九品),他说:  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则摄生不尽,是以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15]  定善就是观想念佛,只适合...

    伍先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1261621.html
  • 和合僧团,正法久住——从《四分律》探究佛祖结戒本意

    百科全书[C].台南县永康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文献基金会,1994.   [2][3][4][7][9][10][11][12][13][14][15][18][23][24][25][26]温金玉...饮食难得,令众疲苦。”[11]   如果说以上几则主要表明了佛陀慈愍白衣家故,还不足以说明佛陀制戒的和合僧团的主要意图的话,那么十三僧残法之十——破僧违谏戒中世尊则明确的指出了制戒的最终意图:   时...

    王振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4061767.html
  • 《百喻经》中的佛学思想

    思想对于认识和研究那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佛教思想都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   注释:   【1】、【3】、【4】、【5】、【6】、【7】、【8】、【9】、【10】、【11】、【12】、【13】、【15】、【...观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11】这里就是讲人贪求欲乐,“不观无常”,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生灭无常的,没有究竟自性的,因此贪著不舍,以致违法乱纪的事也去做。   在第九十四个故事《摩尼水窦喻》中也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426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