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肇论·不真空论》,发别载《大正藏》第45卷:第153页下;第154页上;第153页上;第154页下;第153页上。   13 《续高僧传》第25卷《法冲传》,载《大正藏》第50卷第666页中。   ...僧肇:《肇论·不真空论》,载《大正藏》第45卷,第143页上。   21 神秀:《观心论》,载《大正藏》第85卷,第1273页上。   22 文益:《宗门十规论》,载《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148145.html
  • 宽忍法师著:佛教手册(8)

    政府曾五次拨款对该寺进行修整和扩建,新旧殿庑已达45间,寺院面貌焕然一新。开放以来,国内外信众参拜者络绎不绝。今日之草堂,更以其悠久的胜迹,多姿的风彩,为祖国增光辉,为佛教显昌隆。 ... 麦积山石窟 凿自5~11世纪。为我国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后开拓出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甘肃天水东南方45公里处,在秦岭的西端。当地人称为麦积岩奇峰。其峰顶呈圆锥形,直垂而下,有如乡间堆积的麦堆,故称...

    宽忍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748161.html
  •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就任沙门统后,除了开凿“五大帝王如来身”的云冈石窟之外,更建立隶属于帝王之下的僧官制度,并以“僧祗户”与“佛图户”为此种“佛教国家”政策的经济基础。(45)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 仍延续此种“佛教... 3036 ~ 7。(45) 参见冢本善隆〈北魏?僧祇户?佛图户〉,氏著《冢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页 97 ~ 140。(46) 参见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收在氏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448415.html
  • 智者天台教观中之心的涵义

    ,《大正藏》册35,页 111 上。另《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叙古今立教中,对智者之立四种教,亦有类似之记载。《大正藏》册 45,页 480 下 ~481 上。5 智者之“一念三千”义中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同前注,页 554 上。45 同前注,页 554 上、中。46 同前注,页 52 上、中。 页 201 在...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6.html
  • 实在与知识

    後的时序中,事物和认知一样,都有著新的时间因素,但实质上事物和认知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持续的。Naiyayiks将正确知识之一源泉界定为在产生认知的一切原因中,那一种主要的原因(注45),此类原因...)anadhigata-artha-adhigantr。pramanam。   (注45)Sadhakatamam inanasva karanam pramanam。   (注46)...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释恒清著:《佛性论》的研究(1)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印佛学泛论  ─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  蓝吉富主编(1993.11出版)页 45-100  -------------------------------------...-----------------------  45页  印度佛教阐扬真常系如来藏思想的经论,除了主流的三  经一论 (注1)之外,《佛性论》是很重要的典籍。有关《佛  性论》的著者和译者,宋、元、...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948449.html
  • 早期天台禅法的修持

    ,调直定也。(注45)此即所谓之“四种三昧”。智顗不只是演说止观之妙理,同时也非常重视止观之具体行法。佛法(或者说是止观)之理,不管讲得如何高深玄妙,其实践下手之处,还是不外乎“身、口、意”三业。智顗...《摩诃止观》(以下称《止观》)总有十章,称为“十广”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修、果报、起教、旨归。第一章中,又开为“五略”即: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 (注 45)...

    释慧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548459.html
  • 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

    学者之事也。"B45王畿说,致知工夫与求知识不同。求知识是愈多愈好,用的是加法;致知工夫用的是减法,是减担(负担),而不是增担。"良知不学不虑,终日学,只是复他不学之体。终日虑,只是复他不虑之体。无...、B40卷十六《南谯别言》,皆第578页。  B44卷九《答季彭山龙镜书》,第414页。  B45《答章介庵》,第412页。  B46卷六《与存斋徐子问答》,第364页。  B47在王畿哲学中,对"意...

    曾召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1748493.html
  • 梁武帝受菩萨戒及舍身同泰寺与“皇帝菩萨”地位的建立(1)

    与江北的“皇帝即如来观”,两者不同的历史发展情形,但仍 45页 未深入探讨“皇帝菩萨”与受戒、舍身等史实更深层的涵义(注12)。本文拟在...者,懈怠者,著睡眠者,乐说 世事者,如是等人,患不从受(注45)。 聘任菩萨戒法会“智者国师”人选的作业程序上,梁武帝规划得相当仔细,也慎重地抉择。《续高僧传》〈智藏传〉: ...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1848963.html
  • 禅宗与念佛

    极乐。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出现,步步极乐乡,又何必远企于十万亿国之外,别有净土可归耶?”45教人念佛时彻悟自性,成就唯心极乐净土。也就是提倡念佛与禅合而为一。   当代禅宗泰斗虚...第112页。   44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15《答许鉴湖锦衣》,《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32套第3册第206页。   45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2《示优婆塞结社念佛》,《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44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