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9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比较禅意在中日文化中的影响

    比较禅意在中日文化中的影响  金丹元  [北京]文艺理论,1999年第6期  53-62页  --------------------------------------------------------------------------------  【作者简介】金丹元,1949年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将禅意视为一种艺术底蕴,比较它在中日文化中的影响。禅意作为东方...

    金丹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948912.html
  • 梁武帝受菩萨戒及舍身同泰寺与“皇帝菩萨”地位的建立(1)

    地”等圣位的菩萨,或现住在大地上的菩萨,应属“圣位”的菩萨,而不是“凡夫位”的菩萨(注35)《菩萨善戒经》〈毕竟地毕竟品〉: 53页 ...,抗议“御坐之法,唯天子所升”的规定(注53)。智藏不仅坚持沙门独立于王权之外的精神,而且更进一步以佛法义理驳斥梁武帝兼任“白衣僧正”的决策 (注54)。智藏不惜冒著触怒皇帝而遭杀身之祸的危险,在华光...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1848963.html
  • 对大足宝顶《父母恩重经变》重新研究

    7. 同上注。8. 参见敦煌艺术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页53、59、83、167,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9. 参见秦明智〈北宋「报父母恩重经变」画〉,《文物》,1982年,第12期,页...

    胡文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4449138.html
  •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2)

    ccbs.ntu.edu.tw/SEARCH/srch. htm) 目前收录有六十多篇书目,读者可自行查阅。 53 Whalen Lai的英文著作; ... 小史 --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下)〉,《佛教图 书馆馆讯》,第 12 期,1997,页 40 -53。 81 霍韬晦有关佛性的著作: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5949171.html
  •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 —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念心性的。如《妙宗钞》云:  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  。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53 。  因此,行者应当观察介尔这一念心性,正是理具事造三千性相的法界...一心三观修显之谓。  51四种三昧者,即一行(常坐)三昧、般舟(常行)三昧、法华、方等、(半行半坐)三昧  及觉意(非行非坐)三昧。文见《摩诃止观》。  52《大正》卷37页195中。  53同注52。 ...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349180.html
  • 禅净双修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

    悟开,即是反对参究念佛,强调只管念佛的例子之一52   袾宏曾简要地化解这种疑虑;他说:禅定人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力不深,亦能往生53又说:真信净土,决志往生者,不论已悟未悟,其从事单传直指而...0236,上   52 有关悟开的主张,我们已在前文只管念佛的禅净双修一节最后,有所讨论   53 清虞执西严培西同录,云栖净土汇语; 引见:卍续藏册109,页0147,上   54 同前书,页...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449184.html
  • 从台闽日佛教的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

    ,详细情形,留待下面一节再作介绍。至于1934年的来台,是应开元寺落成授戒法会之请,此次来台除了帮助开元寺传戒外,并为龙湖庵写下了万年簿序,名之为〈大岗山龙湖庵万年簿序〉。[53]  (二)、台中后里...页28,昭和10年元月1日)。  [52] 同注51。  [53] 《南瀛》卷14之3,页54,昭和11年3月1日。  [54] 《南瀛》卷11之2,页37,昭和8年2月1日。...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249230.html
  • 杨惠南著:《金刚经》的诠释与流传(2)

    45。  184. 引见:林立仁,《五部六册》,页51。  185. 详见:林立仁,《五部六册》,页53~58。  186. 详见:冯佐哲、李富华,《中国民间宗教史》,页231。  187. 详见:...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949243.html
  •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充实他人,故这时代极需要促醒自觉之治疗,以康复人性中之般若心,则可由自觉而获得充实,进而发挥般若思想─菩萨精神,是现代之救治妙药。53  民国六十七年(1978)九月,晓云法师代表文化大学出席假美东...》,页1-42。  53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页18。  54 释晓云,《佛语垂光》上册,台北:原泉出版社,1988年,页133─147。  55 释晓云,《佛学演讲集、今日...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449318.html
  •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1)

    年)第二册   节第二项“糅译につぃて问题”,永田文昌堂版,第52-53页。另参胜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意识说の研究》第一章第五节与第六节,山喜房佛书林,昭和63年7版,第9-13页。   对于参糅...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94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