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五分律》、《僧祇律》和《四分律》的“五种权利”分析 《五分律》的五种权利是:别众食、数数食、不白余比丘行入聚落、畜长衣、离衣宿。[5] “别众食”和波逸提[6]法第32条有关,第32条是...11。 [5] 参T 22, 1421, 153b2-4。 [6] “波逸提”意译“忏悔”、“堕”、“烧煮覆障”等;巴利语为pācittiyam,梵语为pācattikam, pātayantik...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
-
理论及感应境界(为方便讨论,部分经典之观法,只选择性列出,如《观经》、《观佛三昧海经》等)。
1.《思惟?要法》
【方法】1、观像 2、生身观 3、功德观 4、观十方佛 5、观弥陀佛 6、...瞿昙僧伽提婆译
2、 《杂阿含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3、 《大般若经》唐?玄奘译
4、 《放光般若经》西晋?无罗叉译
5、 《华严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
6、 《大宝积经》唐?...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547858.html
-
”, 道忞5禅师说,不能去的地方就是话头。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看话头就是观心。看话头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但不能说“参禅就是观心”或“参禅就...,中国禅宗史,p5 2 《借壳指月》第三十讲 3 与“默照禅”相对称。为临济宗大慧宗杲之宗风。看,见之意;话,公案之意。即专就一则古人之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此种禅风称为看话禅。此禅风先...
释印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047887.html
-
在于对外了别法境情况。) (5)相续相和相续识。 执了的材料过多,非一见所能顿了。内则信末那不断注审。外则由意识轮流认识,则无量智相,遂得借时间形式鱼贯出现,是名为相续相,此时之“意”称为相续识...金刚法的原是西方弥陀第一菩萨,金刚护原是北方不空佛第二位菩萨,而宝函曼荼罗中,此两者的所居位置互调换了。 (5)宝函曼荼罗中无外金刚部和贤劫十六大菩萨。 考察构成五重宝函的曼荼罗,与一般金刚界...
唐普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2647941.html
-
明王只是佛的使者,只属先锋,其上还有更高本尊。 5、参于判教 印度后期的金刚乘(怛特罗)佛教,在判教方面完全脱离纯密的金胎两部另行判教,尤其对密乘分为四部。 事部。(或称作部),“修持注重事相及...
唐普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2647942.html
-
偈颂”近诗,重直观,多用比兴。[4] 杜松柏将这种“以诗寓禅”的作品分为示法诗、开悟诗、颂古诗、禅机诗四类;[5] 李淼则称这种诗为“禅师禅诗”,分为示法诗、开悟诗、颂古诗、启导诗四类,归纳这类“禅师...页197。 [5] 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6,第三章。 [6] 李淼:《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高雄:丽文文化公司,1993,第二章。 [7] 元好问:〈...
蕭水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747965.html
-
前言所说,认识论离不开缘起法来谈,但是从什么面向切入呢?其实就是缘起法的“识、名色、六入、触”四支,5于后将会引据经文的内容说明。除此外还延伸探讨三个主题,将《阿含经》认识论的内涵作较完整介绍。第一个...《大正藏》册二,第99号。 5、《解深密经》《大正藏》册十六,第676号。 6、《成唯识论》《大正藏》册三十一,第1585号。 7、《摄大乘论本》《大正藏》册三十一,第1594号。 8、《摄...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
-
再来回顾。 弥勒在这部小论(注 5 )中,将杂染的一切法(法)与清净的真如(法性)做出根本区分。 粗略地说,真理观上的法与法性的分别,也即是世界观上的生死世间与涅槃境界的分别。 就“真理”(谛性)而言...行道”,(4)触证:即正见法性而领受,(5)随念:修持所见、所领受之法性,和(6)悟入:由悟入法性而到达真如和涅槃的自性。关于后三者,弥勒说: 触为得正见,故以真见道,现前得真如,所以亲领受。随念谓...
蔡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347983.html
-
性格、素质、习惯等(有),再由此性格、素质,决定以后生、老死等苦乐的命运。这叙述根、境、识、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项目的一系列缘起说,于原始圣典多处提及。5 但是,在从根、境而生识,之后生... Philosophy, London 1910, p.75. (参原书p. 311) 5 例如Sa?yutta, ii, p. 73; iv, p.86.《杂阿含》卷3(六六经)、卷8(218经)...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448004.html
-
关系,即是业说的基本。例如,《法句经》第一偈、第二偈明确地提示此点如下:5
[184]第一偈
诸法以意为先导,以意为胜,由意所成。
若以恶意言说或行动,
因此苦随及彼身,
...教(无表)(1)
有漏善:身口戒无教、身进(身精进)、身除(身轻安)
(3)
无漏善:正语、正业、正命、正身进、正身除(5)
[205]其次,经部的《成实论》说律仪之善恶戒,...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