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者屬於同一理論層次。[5]
勝呂斷定阿賴耶識說屬於業感緣起的思想系統,顯然與瑜伽行派對十二因緣的解說有關,因為此派認為若循部派佛教的胎生學解釋法,只承認第六意識,無法圓滿詮釋「行緣識」、「識緣...:<ア-ラヤ識と唯識無境>,pp.6-10。
4. 勝呂信靜:<ア-ラヤ識と唯識無境>,p.2。
5. 勝呂信靜:<ア-ラヤ識と唯識無境>,pp.4-5。
6. 《瑜伽師地論....
陳一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549687.html
-
[5];世亲依止于无著的规模,贯通大小乘教相,完善唯识教理,旁通如来藏系思想,[6]集印度佛学之大成;其后的论师谨守唯识家法,各畅己说,除安慧外鲜有涉及法相家说的[7],瑜伽唯识教义曲尽精微,也趋近...《辩法相唯识》等文,收于《竟无内外学》,金陵刻经处版。 [4]关于教理与教相的区分,参见玉城康四郎主编《佛教思想——在印度的开展》中胜吕信静文。 [5]无著集《阿毗达摩经》、《瑜伽师地论》的法门造...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749690.html
-
虚妄分别故,净分依他摄属圆成;若分别立名唯目缘虑,则净分染分,皆依他摄。拨因缘无,黜依他有,彼恶取空流,诸佛说为不可救药者。
5页
七、抉择五法谈正智
真如是所缘,正...
欧阳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949698.html
-
ldquo;不定”往生,即可能往生也可能不生(注5),其关键在于信愿是否深切﹔而达到一心不乱必定往生(这是在有信愿的条件下说的)。所以民国间台宗大德宝静法师在讲述《要解》时说:&ldquo...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449731.html
-
是灭或灭谛。(5)《四谛论》卷三分别灭谛品认为‘爱’之灭尽为有余涅槃,‘苦’之灭尽为无余涅槃。(6)《成实论》卷十一灭谛初立假名品之说,灭尽假名心、法心...
孟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649738.html
-
。” (5)隋大业间,被正式许度出家,编籍於吉州(6) (治所在今江西吉安)。住吉州寺时,贼围吉州城七十馀日,道信教全城合声同念“般若”,贼人见大力士现於城角,威猛...大正藏》85/2837/1287中。
77、见第167页。
78、见《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第5页。
--------------------------------------------...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149748.html
-
(投生后所遭遇的苦)为果。 十二处-1.眼处、2.耳处、3.鼻处、4.舌处、5.身处、6.意处、7.色处、8.声处、9.香处、10.味处、11.触处、12.法处(心的对象)。1-5是五种物质的感官;7...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349839.html
-
的事物。 问题(5):无论你的事业扩展得多大,或多么吸引人,你总是觉得不够,觉得被一股不满足感驱使着。 解决方案:与问题(4)的解决办法相同。 问题(6):公司的员工和管理阶层...把所有的宝石混合在一起,很难确切地计算宝石的重量。 他曾经提议供应我们一组组事先搭配好的红宝石,以节省我们拣选、搭配宝石的时间。例如,我们需要5颗两头尖的椭圆形宝石或5颗船形宝石镶成一列的手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5849878.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四)
1.3.5 泛谈
1.3.5.1 是谁永灭
我们常常听人们说人死永灭,这里所说的“人”到底是何含义?前面我提到,人的构成离不开五种基本要素——...关系。
五蕴各蕴的质量互变规律,详细说来就是:
1、物质身体的质量互变规律;
2、思维思想的质量互变规律;
3、感觉感受/情感情绪的质量互变规律;
4、行为活动的质量互变规律;
5、意识生灭...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749927.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一)
1.3.1.2.5 意识与业力关系 在前面,我已经点明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纽带是力,那么意识与力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这在佛经中说明的很详细,下面以《...,即内心活动、语言和身体表现。行为是产生新矛盾的主要因素,没有行为就没有人等生命形态的内部矛盾存在。这里指出行为的形成本质,以及如何解决由行为产生矛盾的方法。 1.3.2.1.5 识蕴 在《持世经...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84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