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布施概念的变迁(四)

    Hierarchicus, Le systeme des castes et ses implications. Gallimard (1996)p.51~。  7. 参照注1所揭拙论<施概念?变迁(II)──最初期?佛教...

    白石凌海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147442.html
  • 玄奘大师与唐太宗及其政治理想探微

    。(注51)唐太宗虽然文化程度甚高,但 是这部由梵文译成中文的论书里面,讲识、论思、谈瑜伽、 道圣果,体系庞大,术语甚多。恐怕太宗是无法看懂全部, 只能叹其“... (注 50) 同上,卷六,页二五五下--二五六上。 (注 51) 同上,页二五六上。 (注 52)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一卷,页八五六上。 ...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147443.html
  • 以西方方法学的“关系逻辑”来透视杜顺大师的法界观

    了宗教的崇拜与信仰。假使照这样子看起来,那么人类大多数在文化尚未有充分发展以前,都是属于Nature Religion, 所信仰的都是多神教的自然神教。   p. 51  所以有一位深具哲学智慧的大...

    方东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547454.html
  • 支道林思想之研究

    ,因顺物宜,不拘小派”[51]。如上所述,支公所以有 “因变以求通,事济而化息”之言,目的乃在因时地人物而制宜,避免学者以大小二品之经,互争长短优劣之势。就此而论,吾人绝不能谓支公思想富有现实色彩,而...第二三九页。   [47] 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五五。   [48]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五六。   [49] 同上。   [50] 同上。   [51] ...

    刘青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647458.html
  • 罗汉图像研究(1)

    十六罗汉像十、色山罗汉图二、罗汉像二、玩莲罗汉像二、岩居罗汉像一、宝头卢像一、玩泉罗汉像一、 (中略) 林泉十六罗汉图四、(下略)”[51]   王齐翰又是一位罗汉大画家,其十六罗汉创作之多,实冠...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59.html
  • 罗汉图像研究(2)

    见画鉴。   [49] 见图画见闻志卷二。   [50] 见图画见闻志卷二。   [51] 见宣和画谱卷四。   [52] 见入大乘论卷上(坚意菩萨造,北凉道泰等译)。   [53] 见释迦氏谱引释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60.html
  • 金刚经之研究(1)

    ‘金刚仙论’,以菩提流支之译名在当时流通。但,‘开元录’第十二卷记载:“又有‘金刚仙论’十卷,寻阅文理,乃是元魏三藏菩提留支所撰,释天亲论,既非梵本翻传,所以此中不载”(注51)。又慈恩大师撰‘金刚...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847461.html
  • 金刚经之研究(2)

    一四二。(注 50) E:Conze: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a, P.20.(注 51) ‘开元释教录’卷一二、大正藏、五五、六○七、中。(注 52) 大正藏、三三、...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847462.html
  • 三论宗之理事观

    ]又说: “不内不外,不人不法,非缘非观,不实不虚,非得非失故名实相。”[50]或说: “横论万法,竖辩四句,皆是想心所见。超四句,绝有非,是名诸法实相。”[51]  可见吉藏大师对于般若实义之解释,...大乘玄论又别立“横论诠释”,同于“相互诠释”;竖论诠释同于“依理论释。”   [49] 中论疏。涅槃品第二十五。   [50] 十二门论疏。   [51] 百论疏。破常品、破空品。   [52] 僧朗...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047464.html
  • 《思益经》“七邪法”初探

    法器[51],受持法教。也就是说,面对如此的众生,菩萨无法为之说法。若据“七邪法”与道次第的关系,是否意味著,不依“道次第”修习,很难具足得度因缘,也许这是《思益经》在论及法灭外的另一种关怀。  “...菩萨能为。据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p. 1270~1273中,对于菩萨、正士的身分、能力的推论——位登不退转的在家菩萨,笔者以为从护本译作“正士”此一线索来看,可能有关。  [51] ...

    陈景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