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在一起时才存在”,[24]“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25]因而,“生态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把人类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通俗道理告诉人们”。[26]环境伦理学家更是这么认为。[27] ... [25]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p1。 [26]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p49。 [27] 裴广川《环境伦理学》序言中说:“环境...
体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3939179.html
-
宗教论》一书并出版。
1897年(明治30) 27岁 3月,前往美国。由宗演推荐,进入伊利诺斯州拉萨尔的欧朋.柯特出版社编辑部,协助保罗.凯拉斯从事有关东洋学的论说、批评、校正工作,如将老子《...财团的委托,先后在耶鲁、哈佛、康耐尔、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芝加哥等大学讲《佛教哲学》。
1952年(昭和27) 82岁 2月,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在哥大期间,先后讲授《华严哲学》、《禅的哲学...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5239269.html
-
「莲华」或音译为「芬陀利」、「分陀利」、「芬荼利迦」等。它固然是莲花的意思,但特别是指白色的莲花。(注 27) 最後的 sutra,则译为「经」;那是丝线的意思。佛经就像丝线一样,可以串连释迦所说的...Dictiona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60, p.1134b.注27: Ibid.,p.631,c. 另外,唐·一行,《大 卢遮那成佛经疏》 卷 15,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1839673.html
-
出家,《药师经》中说:“比丘亦可受八戒,比丘再受八戒为能增上功德。(注27)” 3、重视三皈五戒,普劝出家人常受八戒:大师认为菩萨戒是不容易得的,沙弥戒及比丘戒是不能得的,无论出家人或在家人所希望者,...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梵网经》条 24、弘一大师《律学讲录三十三种合订本》 25、弘一大师《律学要略》 26、《弘一文集》 27、弘一大师《律学要略》 28、弘一大师《律学要略》 29、...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5539940.html
-
维摩经》佛国品(注26)。6.行由品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注27),是出于《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注28)。 从以上对《维摩经》经文的引证之多,可见其对于《坛经》的影响之大。《维摩经》的思想被《...。 (注23)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上。 (注24)大正一四,五三九页下。 (注25)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中。 (注26)大正一四,五三七页下。 (注27)大正四八,三四九页下。 (注28)大正...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540038.html
-
45中。 [26] 參見六十卷《華嚴經》卷27〈十地品〉第22之5,《大正藏》冊9,頁574下。 [27] 關於大自在天宮之所在,窺基《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末引述《瑜伽師地論》的話,說:「復有...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640115.html
-
231 大正12年(1923)11月24日午後二時及午後七時於基隆公會堂(今日的活動中心)講演。[25]該月26、27兩日,受覺力、寶月二師之請,於臺北龍山寺演講〈佛教道德〉。11月28日在吳昌才等主辦...的演說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者,有如下短文: (一)〈佛教與人心之關係〉。由沈德融譯成日語,講於基隆。[27]在此文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下面一段文字: 日支兩國,本來是同種同文之國,現在兩國之人...
釋慧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840118.html
-
为作略,然则直指心地的方法乃属“诸佛妙理(禅也,心也),非关文字”(27)的无尽方便,只要契机,一句“未吃茶”的平常话,也可使学者当下豁破疑情,破迷开悟。 如有人问南岳金轮可观禅师:“从上宗乘如何...农业考古》1997年第4期P99 (13)(21)(26)(27)(50)《六祖坛经》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3740143.html
-
“冥想”中想把仅基於个人经验、未经理智提升的直觉体验当做慧觉。而这种浑然的体验带有个别性,人言言殊,与西方神秘主义的直接与上帝沟通的宗教经验无本质差别。真正的慧觉与此不同。(27)不妨以佛陀为典范作间...(27)参见释印顺,《性空学探源》第二十七页。 (28)参见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第四章《佛教社会功能的转型》(北京:民族出版社,二零零零年版)。 (29)参见拙文,《太虚与马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1340260.html
-
。”[27] 所谓︰“不作众恶,不犯非法。”并不是说 没有诸恶行、没有非法行、没有邪行而已;指 本来会造作、违犯之众恶、非法,由五种律仪而今使之不作、不犯。 《长.22 种德经》: 种德婆罗门...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
[27] 见《大正》2,581a-13f. [28] 见《大正》1,96b-9f. [29] 参阅《大正》1,96b. 处,生地狱中。如是杀者受...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214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