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家所说现象与本体也”。世间是现象,生灭不住;出世间是本体,无生灭可言。“假如许可世间生灭是事实,那么,出世间不生不灭,毋宁是更真实的事”。[26] 《成唯识论》云:“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15]《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16]《孔子哲学第一次研究会笔记》,《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1月5日。 [18]《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景海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2746338.html
-
怪不得有人以此为由,而主张往生近在兜率天的「弥勒内院」。[26] 不过,牛顿的绝对时空坐标,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已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的时空意义。在「同时的相对性」(...抵达的遥远星系,在转瞬间就能抵达。[29] 目前有可能实现外层空间旅行的时间机器中,要以加州理工学院索恩( Kip Thorne)所提出「虫洞机器」的构想最受瞩目。[30] 在科学家的理想中,如果人类...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1546448.html
-
用笔而言,其画不会早于南宋。京都高台寺所藏的十六罗汉图,内中有一幅尊者,作伏虎状,是南宋时代的作品。(注26)京都博物馆另藏一幅“罗汉图”,端身正坐的罗汉面前,一只昂首起立如老虎。另一幅有昙芳禅师题赞的...持锡杖而谆谆造诫徒众的长者,身旁一只温驯若狗儿的老虎。(注30)(图十五、十六)下及明清,如明末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在京都造了万福寺,内有十八罗汉像是范道生的作品,降龙伏虎十分生动。(注31)又如上海...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146577.html
-
下页26、b)。
又从注(17)中所示二林居制义三篇叙文来看,彭际清受了曾与憨山德清(一五四六~一六二三)有亲交,引阳明学入佛教的杨复所(注22)所传学派的影响。由此可以窥知‘二...取年兄之恬洁直谅而已”,可以知道,两人的交谊匪浅,不过卢文弨是深感于彭际清的恬洁直谅,而对彭际清的以儒者之身,热衷于佛教的信仰是不表苟同,更无法认同彭际清的以佛解儒的学风(注26)。而与卢文弨一样,对...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846848.html
-
者非见,见无实为虚妄。我法二见,是微细障,见真如则远离。26、断疑 化身佛所说法,是否无福?第七十三偈 依世俗与胜义二智,得远离其依止之三昧,故重说胜福之譬喻。第七十四偈 诸佛说法时,并非化身,故其说...上。(注 24) 大正藏、八、七五六、中。(注 25) 大正藏、八、七五二、上。106页(注 26) 大正藏、八、七五二、中。(注 27) 大正藏、八、七五七、上。(注 28) 大正藏、八、七六二、上...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847462.html
-
26,第2经,曾描写释迦晚年,当流离王杀害释迦的族人,并吞释迦祖国时,释迦感到像须弥山(喜马拉雅山)压顶一样的剧烈头痛:‘今患头痛,如似石押,犹如以头戴须弥山。’17而《杂阿含经...右 。’26也许受到大众部这种菩萨出生观之影响吧,后来的《佛传》,大都遵循这样的描写。例如,最早译成中文(后汉?竺大力、康孟详译)的《修行本起经》,卷上,就这样描写释迦的投胎、出生: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247470.html
-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正藏第26册,No.1544。 4.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正藏第27册,No.1545。 5. 《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定义,印顺法师在《性空学探源》p.26~27,有清楚的叙述,他说: 现观,经中说的知法、现法、入法,正见、正观、如实知……等,都是现观的别名。现观,是一种亲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体验;是一种直觉到的经验...
释有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5.html
-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26凡夫(乐著现世安乐)若能思维“恶趣之苦”,一旦生起“希求后世安乐”之心,即是具有下士夫的动机,而成为下士夫。当下士夫修学下士道之法类,一旦生起“厌离轮回之苦、乐的希求解脱轮回之出...座间修之法。其中加行六法系依金洲大师所传,29正修之法含止住修及思择修,30结行应以所集福善回向。一日可有四座修习,并需避免过急或太缓之过失。座间为防止所修行相所缘散逸,应当广阅有关开示该法(如:...
王 惠 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647860.html
-
(《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东大图书公司,1986),页194。 2. 傅伟勋,〈从终极关怀到终极承诺-大乘佛教的真谛新探〉(《当代》11期,1987年3月),页16~26。 页352 人间净土...准许大小乘各宗教义的形成发展,各有各的道理,还要去追究每一个发展理路的表面结构底下隐藏著的深层结构[26] 。当能掌握到原思想体系的深层结构时,可以超越诸般可能的诠释进路,判定原思想家的义理根基,以及...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7.html
-
19 20 23 17 18 21 24 ( 25 ) 26 22 27 28 29 30 31 32b 32a 33a 35 37a 36 37b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9 (40) 45 46 上面两个经文顺序的比对表显示,《合论》除了在“发心...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