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出二十七种不同的观点来说明对於「不二」的看法,都是用两个相对的观念和事物来说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注32)。世间的一切学问,不论是由哲学、宗教和科学等任何立场来看世间的现象和观念,都不出相对的或二分法...(注32)参见(注28)。
(注33)定慧品云:「定慧一体,不是二。」大正四八,三五二页下。
(注34)行由品云:「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大正四八,三四九页下。
(注35)...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0963968.html
-
当时一施工工人在现场拾到一个长约4cm、直径约1cm小铜管,撬开封口后,发现铜管内有一纸卷,展开后发现是一保存较好的刻印纸本陀罗尼经咒。印经长32.5cm,宽28cm左右,构图呈“回”字,中心方框边长6...看作是居士:刹帝利,是印度四种姓中第二种姓,按《大智度论》卷32曰: “刹利者,王及大臣。”对应的似乎是中国的贵族、当权者。以上3件咒本,“焦铁头”本在八臂神像右边有一个俗者像(或居士) ,可能是...
李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3964181.html
-
,发成螺状”的域外特点;衣则有“曹衣出水”风格 (曹指出身于西域的曹仲达):姿则富“勇猛丈夫”气概。后期则逐渐中原化,北齐五年(574)的观音石立像,身高为1. 32米,身材肥腆,脸容丰丽,华冠丽服,...单体观音作女相了,如莫高窟32 0窟(盛唐)、194窟(中唐)、159窟(中唐)。这些观音造型,都具有女性的形姿。她们衣饰华丽、装饰繁褥、含情脉脉,婀娜多姿。但是这些观音菩萨又都不具备女性区别于男性的...
诸旷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4564597.html
-
这些显化故事的广泛传播及佛教美术的发展,在中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三十三观音”,并成为中国佛教观音显化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普门品》的“三十三身”[32]、《楞严经》的“三十二应”...,参见温金玉《观音菩萨》第四节《菩萨慈悲念女身》,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10月。 [32]《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大正藏》第9册,第57页中。其中讲到观世音“成就...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65864782.html
-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32] 无念是尘劳妄念不再生起,令清净正念自然现前,念真如自性,不能误解为一种连正念都没有的枯禅定境。真如是念的本体,念是真如自性所起的作用,两种为体用关系,并无能...31] 同前注,总页520-521。 [32] 《大正藏》册48,页353中。 [33] 〈示沈大洁〉,《梦游集》卷9,第1册,总页469。 [34] 《大正藏》册8,页749下。 [35] 《...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1464801.html
-
29)同右,页二九一下。 (30)同右,页三二六中。 (31)见《南传本生经》第九十一则,《南传中译大藏经》页九四四。 (32)《大正藏》第三册,页一。 (33)《大正藏》第三册,页七十五。 ...-jataka) 9 Hamsa-jataka(白鸟本生,南传Ja.no.32,Nacca舞踊) 10 Kinara-jataka(人非人本生,南传Ja.no.481,Takkariya) 1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2064808.html
-
藏》第二册,页七八四下——七八五中。 (31)《大正藏》第二册,页八0六下——八一0中。 (32)《大正藏》第二册,页八一四上——八一七上。 (33)《大正藏》第二册,页八二三中——八二五中。 ...,页一六七。(28)卷十四,页一七二——一七三。(29)卷十四,页一七三。(30)卷十四,页一七三——一七四。(30)卷十五,页一七四——一七五。(32)卷十五,页一七五。(33)卷十五,页一七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2164809.html
-
:“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注:唐不空(705~774)译,《大正藏》第32册。)华严宗宗师澄观(737~838)的解说最是详细,他在《答皇太子问心要书》中说:“若一念不...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决然契不得,须是以无心之心则契矣。”(注:《古尊宿语录》卷32。)总之,气韵非学出,而是印出,以心源去印,以灵魂的觉性去知,这就是“生知”。非学出,并不代表排斥学,而如董其昌所说的“...
朱良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2965063.html
-
: 师(雪峰)上堂举拂子曰:"这个为中下人。"僧问:"上上人来时如何?"师举拂子。僧曰:"这个为中下。"师打之。[32] 第一次举拂,立体之义,表示入处之境,相对于更高层次的发用之境来说,当然是中...,第327页中。 [32]《景德传灯录》卷十六 〈雪峰义存禅师传〉,《大正藏》卷五十一,第328页上。
...
邱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1965341.html
-
在内,未经检讨的世界观或价值态度[31]。以便熟悉、接纳、重估及扩大个人可承受(bearable)的经验空间,而不以逃避、压抑的方式否认异己经验的存在[32]。因此不沿用既有态度下判断及观察觉受的生灭...), 首章第五(V)节 (pp.32-33)的观点之基础上再作修改,明确区分以下两个表面上意义似乎相近的观念:Mysticism与mystical intuition\experience。前者沿用...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56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