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李永宪著:西藏原始艺术(6)

    41.[英]J·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校,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42.[苏]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魏庆征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3.[意]杜齐...

    李永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148271.html
  • 智者天台教观中之心的涵义

    、下。42 同前注,页 483 下。43 《大正藏》册 46,页 553 下。引文中之“善识法恶”,法恶之意为何,似难确定,或系“法要”之误。 页 200 “一切万法由心而起”故六妙门之数、随、止...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6.html
  • 刘萨河研究----敦煌佛教文献解析之一

    然哉。至于经卷不灰。乃符火浣之布。书空不湿。便同天盖之灵。圣寺屡陈。钟声流于远近。神僧数现。受供通于道俗。斯途众矣。备于感通记 43页 中。(龙按:此“篇”之内,实际尚有梁高祖的“出古育王塔下...

    陈祚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648419.html
  •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华》为主轴

    将自己作一譬喻(注43):   “我们好比是富家子,自幼跷家,一直穷困在外,有时思家,虽临门也不敢入。其父亲知道以后,即派人追他回家。穷子以为父亲要处罚他,逃得更远。其父亲深知其子,自甘...同(注28),(1)页11,中。   (注42)同(注28),(1)页12,中~13页,下。(2)页709,上。   (注43)佛或代佛说法之菩萨说法告一阶段时,然后由会众各说心得,各所得证,或...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448439.html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曰解空 。 43页 由上节知〈法性论〉的论法,以有、无的四种状况始 (“未有而有”、“既有而无”、“有而在有”、“无而在无”) ,...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548441.html
  • 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

    神会和尚,太原自在和尚 ,“并是第六祖祖师弟子;说顿教法”(注42)。后来他在太 原从自在禅师出家以后,“闻说神会和尚语意,即知意况, 亦不往礼。”(注43)... (注 42) 《禅语》,页168。 390页 (注 43) 同上。 ...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648444.html
  • 莲华--即圣洁而世俗

    (象征最高真理)?”  善会禅师回答:  “猿抱子归青障里,鸟衔花落碧岩前!”(注43)  弟子的问题是:“什么是最高真理----道?”而善会的  回答,则显然是:“抱著小猿猴的母猿,回到了青障里,就...、应机接物,尽是道。” (引见前书,  册143,页58,a。) 这样看来,“任心”其实就是  “平常心是道”的意思。  491页  (注 43)详见《指月录》卷15;《卍续藏经》册143,页170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248452.html
  • 智俨判教思想的形成

    即随法辨因,每一一因缘,理事各别,  与法界等。今六因义,唯一乘能穷。( 注 43)  依这引文,小乘教因缘观所观者为六因四缘;大乘教因缘观  所观者为十因、二十因等(注44);一乘教则是就个别事理法...的对象包括声闻、缘觉和菩萨,从  而称之为“三乘教”,也无不可。  (注 41) 卷1下,《大正藏》卷35,页26下。  (注 42) 卷3上,《大正藏》卷35,页49下。  (注 43) 卷3下,《...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4.html
  • 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

    /43//  (朋友!应该舍弃彼,知一切世间为种种过失之火所燃,绝  不应念著)  S3 时节转故,亦有饥饿身疲极故,一切国土无常安者。  276页  rtucakranivartac ca ...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5.html
  • 释恒清著:《宝性论》的研究(1)

    ,德相  备足,如我无异。”(注42) “彼(众  生)如来藏清凉无热,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为如来应供  等正觉。”(注43)  另一方面,《如来藏经》也强调众生如来藏所具的智慧德相,与佛无  异,...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