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8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庄浪云崖寺石窟内容总录

    壁造像不存,仅见佛背光和头光,以桔红色颜料绘成,可辨各有五尊造像。   初步判断,该窟初凿于明,清代重修、彩绘。   窟外左侧有一清嘉庆石碑《庄浪县主山红崖寺重葺功成碑记》,高1.7米,宽0.54...

    程晓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41981640.html
  • 从观心评天台山家山外之论争

    此一念心(唯心)为不二,为中。如《示珠指》云:「了妄唯心,唯心无妄,即照性也。」(54)(卐续藏100·131上)此乃源清所主张:以观唯心不二即入圆位,如《示珠指》云:   问:前示唯心实相,始自...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181706.html
  • 孤山智圆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对知礼之反批

    保留了这些论著之序言,因此,我们可以借由这些序来了解智圆对这些经的思想。有关智圆著作共计一百七十余卷(以上资料参见《闲居编》,卐续101·54上—62·214上—215上)。),但有关这些十大经疏的著作...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181707.html
  • 净觉仁岳对其师知礼之「背判」

    同样地,知礼于〈解谤书〉以理具明生身尊特身之不二回敬之(54)(卐续藏95·389左上—390右上。),而仁岳于〈雪谤书〉加以驳之(55)(参卐续藏95·404右下—左下。)。   第三条:谏尊特身...54上—55上)。)。   顺着对理具的批判,又涉及了三谛、事理、权实、体用等诸问题。就三谛而言,三千属俗谛。就事理而言,俗假为事,空中为理。就权实而言,可约三千俗谛和三千三谛来论,若约三千俗谛分权实...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281708.html
  • 五台山佛教乐舞戏曲文化钩沉

    佛本行集经》卷13 亦云,佛寺广设“戏场??或试音声,或试歌舞,或试相嘲,或试漫话、谑戏、言谈”。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54 亦有寺院中“耽话、乐诗、爱歌、耆舞”之具体内容。   马鸣菩萨的...

    黎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3881893.html
  • 达真堪布法语365则

    才有认真。   54、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这叫放下;认真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叫不放弃。   55、对自己要有信心,信心不是傲慢。信心是对自己的认知,是一种正知正见,是对自己的...

    达真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2582370.html
  • 佛教生态伦理核心及其现代诠释

    的觉悟”与“外在的行动”,积极参与到当代的生态文明实践之中。   注释:   [1]《摩诃止观》卷5上,《大正藏》第46册,第54页上。   [2]参见《实用...

    唐忠毛

    环保|生态|科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23040182598.html
  • 从自我的认识中发现宗教信仰

    死亡特别是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时,就很自然地触动着对生命本身以往从不关心的思考,和希望通过某些超验信仰的解释来确定生活的信心。  访谈对象54号先生这样描述从幼年开始因为生死问题的困惑而引起的对人生的思考...

    范丽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05983760.html
  • 当代中国佛教信仰价值趋向——以上海居士佛教信仰研究为例

    发挥作用最主要在:社会道德规范123。54.91%/文化艺术创造1。/个人修身养性96。42.86%/休闲旅游服务2。 /国际友好交往1。 /   3、在现阶段佛教最需要:建更多的寺院3。 /更多的出...

    刘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10983768.html
  • 许地山的学术成就与印度文化的联系

    还有一篇《七宝池上底乡思》[1]p54,表现的也是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作者想象他的妻子在西方极乐世界是如何地思念人间故土,而思念故土恰恰是思念尚在人间的丈夫,以此曲折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恋。诗中写妻子...

    薛克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568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