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罗夷法之条数一致。在僧残法 方面,《根有律》的“第 11 索亡人物学处”其实相当于《 四分律》的“第 4 诉讼戒”; 其余则是开合不合的问题。 在舍堕法、...传真资料分送各与会代表周知,本人对于 上列问题,准备以“比丘尼律统在中土的兴起”(即本论文 之第 1 节的雏形)报告综合回答之。研讨会于 11 月 2 日 ...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346194.html
-
。11 Hermann Oldenberg (ed. and tr. 1879), Dipa-vamsa, Oxford, PTS 2000. 此书目前另有印度版,是新德里Asian ...原本五册,PTS此版印成三册。此书是现存最巨大的巴利语语法,缅甸大文法家胜种(Aggavamsa)公元1154年的作品。15 P.S. Jaini (ed.), Subodhalavkara (...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09.html
-
”,又作善岁部,饮光即迦叶波,乃部主之姓。佛灭后四百年初,说一切有部复分出:11、“经量部”,又作说转部,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凡所援据,以经为证,并自称是以庆喜为师。是为上座十一部。笔者亦有一...佛身又以11门加以显示,如该分颂言:“相、证得、自在、依止及摄持、差别、德、甚深、念、业、明诸佛。”[70]此11门义,广如该品所说。如是三身中,“自性身”是如来修学六度圆满转依所得,是为如来之真身;“...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950421.html
-
度外,谈笑饮酒,依然故我,不畏霹雳擦眉而过,一杖横担日月行脚,集儒佛大勇于一身,显现出天地之间一个伟岸的大丈夫形象。三日之内,先后有门下11人祝发,名曰:古心、古雪、古愚、古德、古义、古拙、古荒、古怀...11} 此外,大错和尚在《鸡足山指掌图记》有一节文字亦有相应地说明,不应略过。为方便起见,在下列引述中亦加以分段如次: (6)使此山在通邑、大都、三吴、两浙,一丘一壑,其入名人韵士之品题者,不知何限...
王兴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75457142.html
-
玛尔巴的密教 后期密教俗称“怛特罗佛教”,它在印度的鼎盛期为9~10世纪,其部分思想通过仁钦桑布和弥底尊者传入西藏,但最终未能形成教理和实践统一完备的宗派。然而,到了11世纪中叶,密教的大部分思想由当时...自身整理的著作并未传下来。因此,想完整地再现他的密教思想非常困难。噶举派的教义重视“大手印法”和“那若六法”。在考察玛尔巴与麦陀利巴的关系时可以看到,那若巴与麦陀利巴皆属于11世纪前半期的密教者,二者与...
吴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3359674.html
-
奉献精神,《道行般若经?贡高品》中所
页218
说:“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上度去”;晋译《华严经》卷11说:“我当代一切众生受一切苦,普令众生离一切苦”,以及《放光般若经》卷14菩萨自...畜生);遮戒不尔,佛出方制。”《大涅槃经》卷11 把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称为“四性重戒”,而把“轻秤小斗”进行贩卖、营田经商、蓄财养仆等称为“息世讥嫌戒”。大乘佛教对五戒有所发展,如早期大乘佛经《...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460071.html
-
因為是能持自性故。(同意)7虛空應是無實,因為是無故。(因不成)8虛空應是常、無常二者之一,因為是常故。(同意)9感受應是無常,因為是法故。(不遍)10無我應是常,因為是非生滅的法故。(同意)11無我...15人應是所作性,因為是實事故。(同意)16聲音應是無常,因為是不相應行故。(因不成)17智慧應是無常,因為是刹那生滅的法故。(同意)18瓶與柱二者應是實事,因為是能有作用故。(同意)19瓶與柱二者應是...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0738575.html
-
一詞。即是,在梵文『心經』的長短本[11]中,相應于“五蘊皆空”中的“空”的,都作 svabhāva-?ūnya,這恰好是自性空之意。故“五蘊皆空”當是“五蘊皆自性空”。[12] 由此可見『心經』說...,這即是“無決定法”『八千頌』謂: p. 242 是般若波羅蜜甚深。此中無修法,無所修,無修者。何以故?……是深般若波羅蜜中無決定法。[15] 所謂“決定法”,是由自性的決定而來的法。決定即是...
吳汝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441094.html
-
)苦←妄执(即「爱」),(8)死(即「老死」)←生,(9)苦←生存(即「有」)←执著(即「取」),(10)苦←生之轮回←形成活动,(11)苦←食物,(12)苦←动摇,(13)轮回←顾忌。其中,无明、...名为纯大苦蕴集」(注11)。就还灭门,「依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所谓无明灭故行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0941208.html
-
1996. [11] 罗华庆.敦煌艺术中的观音普门品变和观音经变[J].敦煌研究,1987,(3). [12] 段文杰.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A].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M]:三.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社,2000. [15] 大正藏[M]:第12册. [16] 王惠民.敦煌隋至唐前期药师图像考察[J].艺术史研究,2000,(2). [17] 黄永武主编.敦煌丛刊初集:英伦博物馆汉文敦煌...
梁银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144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