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性能两方面观察。
从心的性能讲,心本具有能造各种业的功能。佛典中常说的“心”,梵文为质多(citta),意为“集起”,即各种功能的集合体。关于心的功能,佛家诸乘诸宗共同说有根本功能(“心法”)...
陈兵教授
|轮回|生与死|陈兵|心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4/02485822420.html
-
说,瑜伽行者能直观离二取的纯粹心识(citta)自相(这也可说是自证知),而这无所得的状态实即不可思议的真如。于此,修行者超越能、所二分的遍计所执性,远离实体我与外物---乃至能缘相与所缘相---的...
何建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2838670.html
-
如此,歸根究柢它只是一種宛然乍現的活動而已。亦即眾生的心不斷在變化,在這種變化過程中,宛然出現一個心的連續體,所謂 " 心之流 " ( citta-dhaaraa )。 但如來知道這心之流不是一個常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5739645.html
-
(mahaa-karu.naa-citta),有如孔子的仁心或孟子的恻隐之心。不过一是以胜义宗教为本的自律道德心,另一则是世俗伦理本位的自律道德心。其二,基于大慈悲心强调化他利他的大乘菩萨道格外能够...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45840391.html
-
译义为静虑,旧作弃、思惟修。禅是四禅,然六波罗蜜的禅波罗蜜,通菩萨的一切定法。佛说三学:戒增上学、心增上学、慧增上学。称定学为心citta学,有心理统一的意义。又,三昧或作三摩地sama^dhi,旧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15140888.html
-
第二节 本书的心意识论
(一)心意识是什么?心意识,即是心、意、识三者的合并称呼。心的梵语名为质多(citta),意的梵语名为末那(manas),识的梵语名为界若南(),所谓心意识,乃是中国照其涵义译出的名称。实则仅是根据同一心体,由於能缘境的不同,而分别给予三种意义不同的名称。
至於心意识的出典,也有种种说法。
小乘教的《大婆沙论》卷七二中仅说:「诸契经中,说心意识。」(注一...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0741205.html
-
Tunnaguna),他对弟子们只讲阿毗达磨,经律及注释不多研究。 其他地方有四位上座:佛陀拘罗(Buddhan Kura)、质多(Citta)、须离多(Sunanta)、迦耶那(Kalyana)。...
净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0142059.html
-
附录---阿耨楼陀及其《摄阿毗达摩义论》)。 3.原文 Citta-Sagaha-Vibhga译为摄心分别。“品”字是译者加的。其它各品的品题都是这样。 这一品的各种术语解释,可以参考《清净道论》...
阿耨楼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442085.html
-
其梵文是citta其语义是“心”,没有“口称”之义。2、“称念”和“称名”是有关系的。“称念”(称名)是“念佛”的一种加行(“加功用行”之义),是为了入禅定的一种方法;“口称”是“称唱佛的名号”。二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242603.html
-
ramitopalabdhi 彼處 無 勝慧 最上 到彼岸 所緣 na ca bodhisattva-upalabdhi na citta bodhe/ ...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354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