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依法读诵授持是一字轮王顶明者,所有一切诸天世人种种鬼神,悉无能害作诸破坏,以是当得一切安乐,受无量福,行大慈悲,住不退地,无诸恼疾火水刀王等难……[38] 金刚顶提出“佛顶轮王”的信仰,当然与其...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945854.html
-
于此哉[38]! 张商英仍然是由佛教“法身”大神变的教义,来理解他所看到的自然现象。“宗教人”由其所信仰的教义,来理解宇宙,亦是情理之常。 因为该年发生旱灾,故张商英此次上山,并有祈雨之举,在宋代...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0045856.html
-
生主董通达。”[38]参照韩永义等的造像碑,并从这段铭刻的位置来推敲,石方憘、董相胜和董通达三人所造的弥勒下生像,当指的是碑首龛内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的倚坐菩萨像。 十二件弥勒下生像中,北魏有三件...页726上。 52. [宋]延一,《广清凉传》卷下〈窥基传〉,《大正藏》,第51册,页1119上。 53. [唐]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上,《大正藏》,第38册,页277中。 页219...
李玉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0145859.html
-
异,主张常( nitya ),他也不幸。 (若是一,无常苦; 若是异,常为苦。)因在宗教修行上,“若常者,不行梵行 ;不常者,不须梵行。”(注38) ...
注37 同注20,页10-a。
注38 同上注。
注39 同上注。
注40 同上注。
注41 同注...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745888.html
-
,非 无幻化人,但非真人耳。万物不是真实的,万物实际上从来就是假的 称号。在僧肇的观点认为,人们用
页38
来分别和区分万物的不同,或说明各事物的等差迥异之认识...
余崇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845889.html
-
37)
页151
朱熹并没有说明“心体”的内容,他说明的是如何用功参悟此心。 朱熹此时对孟子心学的了解, 仍是大慧宗杲禅法的翻版、(注 38 )所差者仅在“必有事焉而勿正”,而非以话题提头。 ...》,卷一上,页一二。注35 《朱文公文集》,卷七七,页五。注36 同前注引书,同卷,页六。注37 同前注引书,卷七七,页二。注38 牟宗三撰,前引书,第三册,页三三,亦认为朱熹此文禅气十足。注...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845890.html
-
实际刊饰顺序, 是以“记”为上截(前段)、以“铭”为中截(中段)、及以“题名”为下截(后段)的。(注38) 故由此看来,本文所欲论述的造像刻铭,事实上,仅有前段的“造像记文”与后段的“造像题名”... 附表一的27参照。
018 附表一的21参照。
019 附表一的22参照。
020 附表一的39参照。
021 附表一的38参照。
022 附表一的36参照。
023 附表一的25参照。...
林保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945892.html
-
在雲岡石窟的第十六至第二十洞,為當時曇曜所奏請開鑿。每洞中有一大佛像,高六、七十尺不等。彫飾奇偉(註37)。據佐藤智水的研究,此五窟佛像乃繼承五級大寺的造像觀念(註38)。這種依帝王相貌來塑佛像,實為...,頁17-18。註34 同上,頁13。並參見塚本善隆《東洋史研 究》,2卷3期,頁1-26。註35 《魏書》,卷114,,頁13。註36 同上。註37 同上。註38 見佐藤智水,《...
陳 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145895.html
-
用来对照印顺法师的见解,可以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现将其观点条列如下:(注38) (一)在菩提道上努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得到成就的,为数甚稀。 (二)世事失败的人,可以在佛法中找到希望...丛书》,被收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 第38、39、40、41,共四册(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72年)。
09 见蓝吉富撰,〈出版前言〉,载《曲肱斋丛书》,页3-4。
10 载现代佛学大系第...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245897.html
-
人]成群[之比丘])》,《S.22,59经》相当于北传《杂.34经(杂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编号第 34 经之省略,以下例同。)》,“录偈”作︰‘五’;南传《律藏第一大揵度.初诵品38~47节》V i....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