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71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胎儿生命权之伦理观──佛教和天主教与科技之比较研究

    ,《弘誓》67。P6-15。  林崇安(1994),《佛教的生命观与宇宙观》。台北:慧炬。  林语堂(1991),《信仰之旅》。台北:道声。  金易明 (2002) ,〈佛陀的本怀与现实中的佛教〉,《...分出之过程与问题〉,《弘誓》67。P16-33。  星云大师(1987),《星云大师演讲集(三)》〈佛教对轮回的看法〉。高雄:佛光。  星云大师(1997),《佛教丛书之一?教理》。高雄:佛光山宗务...

    朱凯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5763195.html
  • 寒山子资料考辨

    慧身本 ”《寒山子诗集》 66  (五)行果 “宝佑本 ”《寒山子诗集》67  (六)永乐大典本《寒山诗集》与其它宋版本之异67  二、 “大典本 ”载录之 “山中旧本 ”特有的 “按语 ”及 “云山...

    叶珠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20363629.html
  • 中台顶大泉名称的演变与二十八祖说的始起

    67、$2080、S4012、$2985等。s4012有“天成四年正月五日年际孙口书”题记。据近人杜斗城考证,此天成四年应为后唐李嗣源天成四年,即公元929年(《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96页)。 ...建初寺,承袭此篇的S0529~诸山圣迹志》前部云“永平十四年”(71)佛法流入中土,至黄龙三年辛亥岁正隔一百六十年。而《宝林传》载永平十年(67)佛法东流,故云“又经一百六十三年,至于吴地”。 ...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2566959.html
  • 佛教入中国后之变迁及其特质

    佛教入中国后之变迁及其特质  姚宝贤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5 册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页67-77  --------------------------------------------------------------------------------  67页  一、翻译佛教与同化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重在「学」的方面。印度的佛教虽  也有其哲学的...

    姚宝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070858.html
  •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中)

    非未来    、非现在,是故佛性不可断。( 注 67) 佛性是常住,非三世    所摄, 即使一阐提断了善根,但是因为佛性不断,还是可再    生善根。 换言之,众生根性非定,所以有断善根的情形,也 ...是随自意语而言    ,而佛性的    ──────────────    (注67)同上,页 562 中。    (注68)同上,页574中。                60 页   「有」是指...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239687.html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二)

    华严“性起”的立场,来说明天台“性具”的学说,主张“寂光无相”、“独头之色不具三千”,而不许“六即蛣蜣”、“真如随缘”等义。[67]  当时仁岳犹在知礼座下,曾为述《抉膜》一一加以驳斥,云:“今谓童子...之功,将恐有谤法之罪。[70]   但到仁宗天圣四年(1026,师67岁)十月,仁岳因与同门广智尚贤(生寂?)讨论“观心观佛”的相关义理,大意当在“十六观想”应以“摄佛归心”为主?抑以“摄心观佛”为主...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642741.html
  • 阿底峡《菩提道灯》内容研究

    使梵行衰损(64~66颂),在家居士则可受可不受。至于梵行者想要讲说,阅读密乘经典,只要上师给予瓶灌或随许就足够了(67颂),即使是在家居士,也应如此,讲说、阅读密乘经典时才能产生利益,这是第五问的回答。  ...另一部分是密乘的方法(第60~67颂),如此将显密乘作了融通,而显乘的慧学中,讨论诸法无生的法空思想,以此表达了佛教的基本观点。除了先显后密的次第外,其显乘中又依传统排定了戒定慧三学的次第,整部论次序...

    张福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143977.html
  • 《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2)

    、非现在,是故佛性不可断。( 注 67) 佛性是常住,非三世 所摄, 即使一阐提断了善根,但是因为佛性不断,还是可再 生善根。 换言之,众生根性非定,所以有断善根的情形,也...────────── (注67)同上,页 562 中。 (注68)同上,页574中。 60 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145465.html
  • 大寶積經‧淨居天子會》「謗法」探微

    」的業果還要可怕!佛陀甚至不願說,以免聽者「熱血從口中出,其人愁憂或病、或死、或痿黃……」66。不只行動上的遠離法的果報是如此可怕,以言語令他人遠離者亦受此同樣嚴重的業果。67 如上所說的墮三惡趣的... 3-5、10-11、18、20、23、32、41、43、44、43、46-53、56、57、62、63、65、67-70、72-76、78-81、83-85、87-90、92-94、96、97、99...

    釋德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045582.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2)

    疏钞》(华严莲社版)第三册,卷二十一,页34。 注65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34-94。 注66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48。 注67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37-38... “表、无表性”。然后世亲提出批评及本身观点。此即是澄观 在《疏钞》所引之“颂”文。 载《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页 67 中、下。澄观之文,则出处同注 75。 注79 世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