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不可不知……………………82 修行集……………………………93 修行者的心得……………………110当下即是解脱,生活即是禅修…122为世人奉献慈悲心………………126
第一部分...
慧玉居士编
|格言|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0755501143.html
-
三昧耶戒亦应守护。正行有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121】、承事法、求悉地【122】法等。
瑜伽部。专示内修三摩地法。灌顶法于行部灌顶上加金刚阿阇黎灌顶和秘密灌顶,连同随许、授记等共十一项。授三昧耶戒,...二乘道;三、视一切众生为师;四、用诚心善愿来对待众生。 【121】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有相瑜伽即修观想等,无相瑜伽指观显相成空,唯观空性。 【122】悉地:梵语译言成就。 【123】四座修:上午...
刘立千
|藏传佛教|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057181320.html
-
讲的是离想,在禅定中如见到佛或魔全都不理,看破它,离于一切想,便亲见自己的本性即佛性。修净土法门要达到这个目的,究竟是什么原理呢?在天台山国清讲寺所出版的《净土文摘》一书中〔浙出书临(97)122号〕...
佚名
|金刚萨埵心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2205012980.html
-
弹尽粮绝,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41.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时任第122师师长)
“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
佚名
|爱国|抗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950013745.html
-
恶作罪 五无间罪 学处
122、按照本论的观点,仅发愿要利益众生,是否就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如果不是的话,那在什么情况下才得菩萨戒?
123、我们可以同时受愿行菩提心吗?为什么?
...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1248006431.html
-
)。子曰:知人。”[121] 又:“ 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22] 可见“智”既是智慧才学又是修养道德。所以:“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120] 《论语·颜渊篇》第一章。 [121] 《论语·颜渊篇》第二十二章。 [122] 《论语·卫灵公篇》第八章。 [123] 《论语·雍也篇》第二十三章。 [124] 《论语·宪问篇》...
体恒
|孔子|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22432819463.html
-
为了了缘,只有好好地结缘,才能好好地了缘。什么叫了缘?不管小事大事,样样事都认真、用心去做。小事你也别嫌弃,大事你也别害怕。
122、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
达真堪布
|格言|达真堪布|法语|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11/08094922488.html
-
83
陈疆
121
杨宝延
8
张孔嘉
46
韩雪
84
闫万勤
122
谭娟
9
卢学成
47
李光宇...
佚名
|名单|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16035825491.html
-
什么不知道的。研究佛法遇到难懂之处,是因智慧被凡情障住;只要好好念佛、礼拜观世音菩萨,把凡情妄想歇下,心一静定,就有智慧光明,再研究就容易懂了。
122、听不懂佛法是否白听了? 佛法的功德力...
妙莲老和尚
|格言|妙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9431426137.html
-
121.没有自助精神的人,决不会受到上苍的保佑。
122.尽情行动,把空口白话留给别人说。
123.世界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全赖人们不安于现状;心满意足之人总是把自己关在旧框框之中。...
佚名
|慧律法语|格言|法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1039273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