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本《二万五千颂般若经合论 一切相智品》“发心”及“教授”前三细目译注

    育、所治的佛土,也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这段经文宣说具止观的“车乘喻”发心。  29.舍利子,再者,菩萨摩诃萨想要受、持、读诵、究竟通利、成就真如,以及为他人如实广说十方诸佛世尊所有已说、(35a...我将迅速现证法界或不现证。(66b)为什么?(因为)不以法界已现证、今现证、当现证法界。[35]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名为相应。  p. 30  舍利子,其次,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

    释如石*、释果赜、林秀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142614.html
  • 新校黑水城本《劫外录》

    所以道,正则龙衔[35]异宝,偏乃[36]鹤宿银笼。且道,不落正偏[37],作么生相委。”良久,云:“万机休罢处,一曲韵[38]无私。”  上堂。僧问:“如经蛊毒之乡水,也不得沾他一滴,未审此意如何。”...通用的“岩”,下同。   [34] 《黑本》“歌”作“歌”,今改为通用的“歌”,下同。   [35] 《黑本》“衔”作“”,今改为通用的“衔”,下同。   [36] 《宽本》《面本》“乃”作“则”。...

    释慧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342615.html
  • 从〈六祖能禅师碑铭〉的观点再论荷泽神会

    大德碑铭〉:于开元 7 年(719)被北宗支持者武平一“磨换碑文”申报为〈唐广果寺能大师碑〉;[35](3)〈唐曹溪能大师碑〉:侍郎宋鼎撰碑文,史惟则八分书,立于天宝 7 载(748),赵明诚《金石录》...若依语意及胡适的意见,应有此〈盛续碑〉。   [35] 见吴其昱〈荷泽神会传研究〉一文,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12),页 906。   [3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442616.html
  • 略谈庄子无为说与慧能禅宗三无论

    …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35]  慧能乃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三者皆指修行法门,亦指透过这些修行所能达到之最高境界。无念、无相、无住三者互相牵连,被贯通于般若不取不舍之智,并无根本...台湾:问津出版社,1987 年,页 50。   [35] 敦煌本《坛经》第 17,页 31~32。   [36] 敦煌本《坛经》第 17,页 32。   [37] 敦煌本《坛经》第 17,页 32。  ...

    元钟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542617.html
  • 说“无念为宗”

    [35]  p. 275  一念即可彻悟本心、自性不生不灭、自在解脱,直入佛位。[36]此无烦多论。  次第修者,首先必须避免堕入无记空与寂灭空境。何为无记空?六祖云:   莫定心坐禅,即落无记空。[...[34] 《录校》,页 312。此处之《般若波罗蜜经》虽为泛指,其实即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为六祖宗依者即此经,且六祖不识字,他未必(实亦不必)诵读太多经典。   [35] 《录校》,页 303。...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8.html
  •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一)

    体,无住为本。”话中表示慧能所教授的禅法,不仅有所禀承,而且不分“渐”、“顿”,原来都以“无念”、“无相”、“无住”作为修行实践的根本方法或方法原则。[35] 而从“无念为宗”、   p. 320  ...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9.html
  •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二)

    学者讲论已多,不再覆述。简要说明,请参考许国宏《禅学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1995 年,初版),第二章第三节“南宗北宗与南顿北渐”,页 13~23。   [35] 关于慧能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初期禅宗...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佛教与艳诗

    倩鳞鸿寄?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后殊自经于枇杷树下,轻薄子更之曰:“枇杷树下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35]  仲殊的这首词缠绵婉约,而他的脱口而就也正好说明了他平时“喜作艳词”的情况。仲殊...宋]刘克庄著,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页 43。   [35] [宋]龚仲希著,孙菊园点校《中吴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页 86。   [36] 释敬安著...

    陆永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842621.html
  • 识体理体两分与“一分无性”说──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论析

      [13] 《成唯识论述记》卷2,《大正藏》第43卷第305页上。   [14] 《瑜伽师地论》卷35,《大正藏》第30卷第478页下。   [15] 《成唯识论述记》卷2,《大正藏》第43卷305...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1042623.html
  • 中国20世纪佛学研究的成果

    等有关佛典研究的论文发表,其《释典丛录》对180 余种佛典一一作了考据、评论。陈垣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1942)一书辨析考证了35种文献的版本、源流、作者、内容等。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184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