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汉传佛教影响回鹘三证

    筚篥引》,云:“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35]表达了他和贯云石之间的深厚友谊。贯云石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39岁,在去世前他一直闭门谢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友张可久说他“学会神仙,参透诗禅,...1998年,第511页。 [34] [元]欧阳玄《圭斋文集》卷9《元故翰林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贯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35] [元]天如《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5《筚篥引》,见《...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043306.html
  • 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中)

    …七世存亡,俱蒙斯福,法界有生,同沾大□……”[35]。 综上所述,可推断1号窟开凿于隋开皇元年至十年间(公元581——590年)。主尊应是无量寿佛。 2号窟作方形,宽3.3公尺,深约...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443449.html
  • 天台智者的果位论(一)

    不恼人、施食他人者所生之处。[33](8)“欲境”处为昔日持戒、照顾邪见病人、令得安乐者所生之处。[34](9)“清凉”处为昔日施舍临终病人冷水者所生之处。[35](10)“常游戏”处是昔日为坐禅人作...

    沈海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743452.html
  • 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1]

    佛教化,是會吸引僧眾的參與,依《西方確指》中的記載,就曾有僧人進謁參加該壇扶乩的記載[35]。  從前面的討論可見,扶乩對佛教的影響有佛教化乩壇和鸞化佛書的問題,可是當如梁啟超所說扶乩成為民初社會宗教...生的消極維護精神,二者結合所造成的酒井忠夫著,張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與新時代潮流〉,收於《民間宗教》第一期1995頁34-35。  64.太虛,〈略評外道唐煥章〉,《海潮音》四卷五期,收於《太...

    范純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4443478.html
  • 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

    面色如常,並沒有什麼變異。」[35] 因此,佛曾為比丘們說防治毒蛇的咒語,茲摘錄如下:   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常住蛇頭巖,眾惡不來集,凶害惡毒蛇,能害眾生命。如此真諦言,無上大師說,我今誦習...解說,是與南印度方言有關的。請詳: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745-6。 [35] 說此章句者,蛇毒不能中其身,身亦不壞,如糠糟聚。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優婆先那未曾聞此偈,未曾聞此...

    林光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5943491.html
  • 傳統新義:近代台灣本土佛教史料的蒐集與研究

    台大哲學系楊惠南教授的一個大型的國科會研究補助計劃,也是以臺灣本土佛教的四大法派為研究主題。[35]可見此一領域研究仍大有可為。   (五) 佛教思想與社會變革之研究   1. 有關林秋梧的相關研究。...載《台灣史研究》第16號﹝1998﹞,頁5。   [30] 松金公正其他相關論文為:(一)〈日本殖民地統治初期佈教使眼中之臺灣佛教——以佐佐木珍龍的《從軍實歷夢遊談》為中心〉,載《史聯雜誌》第35期...

    江燦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043492.html
  •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一)

    截然对立,而是相依相成的(故无自性)。故普缘有情的慈悲——无缘慈,也是能契入空性的。故印顺导师强调:无量三昧不只是色界禅定而已,它与三三昧,同是“空于贪、嗔、痴,而能得无我、我所的解脱。”[35]  ...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143493.html
  •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二)

     [34] 同上,页一二八中。   [35]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妙云集】中编一,页二四一。   [36] 如《发智论》、《毗婆娑论》等。   [37] 此五期分类是:“一、声闻为本之...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243494.html
  • 佛教诠释学与人间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

    太虚与印顺对人间佛教诠解的不同,更具有当代意义。因此,太虚与印顺对人间佛教诠释各异的原因,必须深入到两人对佛教思想的本体诠译学的不同来看,深入到二者对大乘三系判摄之不同的理论内涵去了解 [35]。 ...121-172,尤其是130、139、152-153。   [35] 同江灿腾《现代中国思想论集》,页138-139。印顺对大乘三系的判摄之初步成熟于1942年出版的《印度之佛教》。印顺法师对其大乘三...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243495.html
  • 论佛教戒律观对“罪”的看法——以“罪”之判定为主的层级研究

    后,佛陀就彻悟了,这就是经中所记载缘起的起源。[34] 缘起论的主要说法如《俱舍论》卷九曰:  诸支因分,说名,由此缘能起果故;诸因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35]  依“缘”而起,即藉著「...] 《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一四册,﹝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册一四.页六─十。  [35]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九,大正藏﹝台北:新文丰版﹞册一一.页六三三上。  [36] 《大般若经》卷一八,大正藏﹝...

    释空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74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