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71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2]本来《老子》原“为道日损”之后,还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句子,禅学主流也主张“损之又损”[43],但是对身就“蒙然无知”的学者来说,“日益”显然比“损”更具有对症下药的功效。因此,惠洪所倡“...”观》,《北宋佛教史论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2—358页。周裕锴:《“文字禅”发微:用例、定义与范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2页。...

    周裕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474540.html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1)

    刘城(1598-1650)[40]、戴重(?-1645)[41]等人。永历亡后,方以智亦为身处残山剩水之胜国遗民,诗作中亦多黍离麦秀之思。而方以智晚年多所往来的远社、涤山、易堂、朴巢等诗社诸人[42]...

    廖肇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274727.html
  • 法藏 《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述记

    [42]。   第四节 如来藏三义之如来藏说的两种基本思想模型与 ?大乘起信论? 的一心开二门在如来藏说思想史当中的特殊意义   我在<印顺的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印顺如来藏学及其在对比研究中...741上。   [42] 见登,?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本?,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页739。   [43] 赖贤宗,<印顺的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印顺如来藏学及其在对比研究中的特义>,收于 ?印顺思想?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974845.html
  • 敦煌文书词语琐记

    八)在此后散文中,亦常见。如:“子华笑,执手而别,且请无漏于人。”(《太平广记》卷42“李虞”条,出《逸史》)“道士遂领出曰:‘卿几误我。卿心未坚,可且归去。’遂引送至高岩下,执手而别。”(同上,卷...

    董志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74860.html
  • 汉藏史学的交流以及敦煌学术传统与吐蕃史学的关系

    不得已而投降的唐将阎朝为“大蕃部落使 河西节度”就是其怀柔政策的典型表现[9](P42-53)。吐蕃还于午年即公元790年对沙州 实行部落制,使“百姓得入行人部落;标其籍信”(P.2449号),并颁布...

    孙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74866.html
  • 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写本伯.2621(原卷)亦记王裒孝行,但无“泣墓”事。S.5776(甲卷)、伯.3536(丙卷)记载较详。丙卷序诗曰:“王裒慈母怕雷声,每至春间不得宁,乃至百年亡没后,语坟犹怕阿娘惊。”[42]郭居敬...42]《敦煌变文集》下册卷八《孝子传》第910页。   [39]《三国志·吴书》卷48注引《楚国先贤传》。   [41]《甘肃宋元画像砖》图十。   [43]《晋书》卷八十八《刘殷传》。   [...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74870.html
  • 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规律,我简单介绍一下。初生到5个月婴儿吃母乳最好,超过5个月母乳也不行了,需要42种以上的食品。人到老年就更难了。幸亏有法国一个医生叫科里门特,他到非洲去旅游时看到非洲大泽湖地人比我们健康长寿。他们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1075359.html
  • 见护法师: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

    》, Physica D, 42, 335-346, North- Holland, 1990.   14. Hofstadter, Douglas R.《G?del, Escher, &...

    见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10576901.html
  • 无相戒法

    ,此种思想代表了禅宗的戒律观,对后世丛林制度影响甚大。中国传统不注重法治而注重于人情的传统,也是中国佛教舍戒律而崇清规的一个重要助缘。”42   须知,佛陀制戒后,并未将戒法变为一种僵化不变的绝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2276978.html
  • 批判与回应——略论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学三自性思想的批判

    最后以‘且汝所问果因何由不乱,未达空性证一切种智,佛不许问’之论断杜绝人们对此的讨论。”如何保证因果不乱,则成为了应成派尚需解决的问题。[[42]]       (三)、依他起自性批判的回应   ...,《大正藏》第44册,第98页中。   [30] 遁伦撰:《瑜伽论记》卷十七,《大正藏》第42册,第502页下~503页上。   [31] 窥基撰:《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大正藏》第43册,第...

    海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57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