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1)

    用法向来甚广,在《大般若经》把“观”分为五类:即1、所观。2、能观。3、观者。4、观所依处。5、起观时;[31]南传佛教对“观”的定义则更有三十一种不同词汇,[32]至于北传汉译佛典对“观”的诠释亦有...

    释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846995.html
  • 初期佛教之“我”论

    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杂105,T.2-32a) “我”论的第一种类型,以现前为真实的我,死后之事为不可知,可视为...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247033.html
  • 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初期与最初期佛教

    1902年高楠顺次郎〈初期佛教的年代学与 ヴァンセント?スミス 氏之史的攻究〉一文。上文也提过,宇井伯寿曾称“根本佛教”为“初期之佛教”。“初期佛教”一词也不时出现在和哲郎《原始佛教之实践哲学》书中。32...集成》,页3(省去原文加注巴利或梵文之字),台北︰正闻出版社,1971初版,1988年修订本初版。31 金冈秀友编《根本佛教》,东京︰佼成出版社,1976初版第一刷。32 如见于该书,页38,89,...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6)

    大部”,还有所谓“五小部”,以及其它多种。他还曾“造寺36所,大藏经十五藏;亲手度僧14000余人;造旃檀、金、铜、素画像80万躯;传弟子32人,得法自行,不可称数。”  智一生致力于创宗立派活动。...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047045.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0)

    栋科尔呼图克图(又号察汗诺们汗)为代理人常驻蒙古,继续将黄教向东西蒙古推广。西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曾迎栋科尔到西蒙传教,影响所及,各部领主纷纷皈依,32个首领各派一子出家,著名的咱雅班第达就是拜...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147049.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6)

    231、236  调达 32、33  郭象 156、172  郭威 331  郭子仪 311  郭扎巴·索南坚赞 443  悟空 230  悟铢 502  悟真 326、369  唐太宗 281  唐圆...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547055.html
  • 无著的唯识思想

    染污意,与四烦恼恒相应:一、身见,二、我慢,三、我爱,四、无明。此识是余烦恼识依止。”B32《摄大乘论本》卷上云:   “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一者萨迦耶见,二者我慢,三者我爱,四者...注释:   ①B19B28B40《大正藏》31卷第480页下。   ②④⑤B32B34《大正藏》31卷第114页上。   ③《大正藏》31卷第133页中。   ⑥B35《...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7.html
  •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1)

    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注释:《大正藏》第32卷,576页中]神秀一系就据此主张离念,以直观心灵的原本真实性。“念”,此指分别意识、念头,即“妄念”。“离念”就是不起念,消灭念,就是排除...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注释:《憨山老人梦游集》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32套第2册,113页]。又说:“此之证悟,亦又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047070.html
  • 转依”二义之研究

    所说,各有其著重点。《摄大乘论》提出的依他起通二分的转依说。[32] “依他起通二分的转依说”成为印顺阐释唯识学与如来藏说的交涉的核心课题。印顺点出“如来藏说与唯识的交涉”的课题,并指出真谛学在此一论题...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147072.html
  •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

    Bechert 2p. 15~16。  [vii] Bechert 1 p. 32~33。  [viii] Opinions sur les relations de deux Véhicules au...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54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