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普门化红颜──中国观音变女神之探究

    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论女仙形象及其文化意义》申载春,淮阴师专学报,第19卷,1997年第3期  《碧霞元君──道教的女神》邢莉,中国道教,1998年3月,页30-33。  撰者用...

    王俪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262193.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

    法住智”,且进一步深入禅定[33],证得与灭尽定相应的“涅槃智”,成为成就定、慧二学的俱解脱。[34]因此,世尊的“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乃以“法住智”与“涅槃智”(及其所依禅定的深?#092;),来...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
  • 信仰与土地——建立缘起性空的佛教深层生态学

    般若经》、(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经》,则开始以直接描述的语词——“空”、“空性”(cunyata)33或“无自性&...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中华大藏经》辑1,册30。)   2 印顺《妙云集(下)?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7版),页33。   3 台湾第一位关心佛教生态的人,是...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1562313.html
  • 大足石刻杨次公证道牧牛颂析论

    1690 ) 荣昌知县史彰撰〈重开宝顶碑记〉,言及宝顶有“牧牛十偈”[33] ,然未录载其原文,而大足知县张澍于清嘉庆24年 ( 1819 ) 所撰的〈后游宝顶山记〉[34] ,以及清人刘喜海《金石...后游宝顶山记〉,收录于《大足县志》,页31。杨家骆,〈大足宝顶区石刻记略〉,收录于《大足石刻研究》,页27。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收录于《大足石刻研究》,页111。  [33]) 清...

    蔡榮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662349.html
  • 长老偈·长老尼偈故事(2)

    生子苏比那一起养大。索帕卡七岁时随佛出家,修慈心三昧,成为罗汉。为阐明慈心三昧的意义说了此偈。  偈陀33  人爱独生子,爱心真且诚;  当以此爱心,普及诸有情。       三十四 保悉耶长老偈  ...

    释果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662391.html
  • “如来禅合祖师禅”:晚明禅学中兴的特质

    《明儒学案》卷33,页748。   ﹣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页408,(台北,学生书局,1988)   ﹣《无明慧经禅师语录》卷2,续贰30之1册,页20。   ﹣《无明慧经禅师语录》卷...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0962416.html
  • 浅探华严宗三祖法藏之生平及著作文献

    华严》33(注25)。共八十卷,三十九品,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册。       为了与《六十华严》区分,所以《八十华严》又称《新华严》、《唐经》;前者又称《旧华严》、《晋经》。《八十华严》有四译本:...《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二上。        注24 31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       32       注25 33 参考33续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3262440.html
  • 《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

    能之。[32]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33]   这是说依着中庸而行,于艰难困苦中还能保持着无怨无悔的心境,这是圣者方能达到的事,而一般的人即使理解了中庸之理,能够坚持过一个...孟子·尽心章下》第37章(依杨伯峻《孟子译注》1960年1月版章节划分)内容。  [31] 《中庸》第9章。  [32] 《中庸》第11章。  [33]《中庸》第7章。  [34]《中庸》第6章。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
  • 慧远大师早期生平寻踪

    游辞浮说,波荡後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晋书》本傅)这里用“浮华”或“浮说”来形容道家之学,触及玄学清谈之风的某种实质性问题(33)。范宣的言谈“不及《老》、《荘》”,恰能表明他厌弃浮华...》:“园客少有佳称,因谈笑嘲放曰:诸孙於今为盛。……放即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  (33)关於以“浮华”指称清谈的多种意味,可参贺昌郡《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九年版)第三十五—三十六...

    曹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1962477.html
  • 关于於宋代寺院的转轮藏

    芦寺经藏记》(31),知道该寺释智福费钱三千万建轮藏,其土木丹漆、珠玑万金之闳不可名状。南安军长乐院也建有轮藏,事见《东坡全集》(32)。黄庭坚(一零四五至二零五)撰《江州东林寺藏经记》(33),谓在长老常总...

    黄敏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206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