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63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东汉佛经中的称数法

    问佛。”[23]“如两指相弹倾。”[24]  其三,在同一句上下文中,“二”、“两”混用。例如:“两分之中取般若波罗蜜,……我从二分中取般若波罗蜜。”[25]“是时,二痛已为灭……是时,两痛已灭,为....2  [25] 《大正新修大藏经》8.435.3  [26] 《大正新修大藏经》1.243.3  [27] 《大正新修大藏经》8.432.2  [28] 《大正新修大藏经》8.466  [29] 《...

    张延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660013.html
  • 论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讨

    《大正藏》册45。  (三)佛经和论典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册9。  ───《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册16。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册25。  ...: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年5月,页105-122。  释法舫〈阿赖耶识缘起与如来藏缘起之研究〉,收编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5册,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1月,页97-146。  (...

    廖宫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160031.html
  • 论四种“言意之辨”

    色貌色”(25),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故谢赫论“绘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应物象形”止其三矣。后世画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朱竹墨菊,大悖常理,论之者或以为文人笔墨游戏,然以“形神之辨”眼光视...晋书·顾恺之传》记顾恺之言。 (25) 皆宗炳《画山水叙》中语。 (26) 成公绥《隶书体》。 (27) 卫恒《四体书势》。 (28) 王羲之《法书要录》。 ...

    何二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460034.html
  • 唐五代禅宗文献中的避讳

    。高宗茂绩,盛传于谱史矣。”[24]  彦琮撰《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上:“法师讳法琳。俗姓陈氏。颖川郡人。仲弓之后也。”[25]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一卷》:“法师讳伟,字玄奘。俗姓陈。汉大丘...101a。  [24] T.50,p·191a。  [25] T.50,p.198b。  [26] T.50,p.214a。  [27] T.50,p.221b。  [28] T.50,p....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260080.html
  • 对《禅门清规》背景与影响的几点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给心以自由,至少是给了自己认定行为规范的自由,故可以“未从斋戒觅,不向佛边求”[25]。   而依智慧解能开悟见性,直指人心,“循辙迹者非善行,...与比较宗教》,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7页。   [25] 瞿汝稷:《指月录>卷2“法华志言大士”条。   [26] 裴休:《圭峰禅师碑铭并序》,载...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5460101.html
  • 禅宗六祖得名小考

    )而非“般若”(prajna)了。  二  唐五代时期“惠”、“慧”二字的通用[25]现象到了宋代已大大改变。反映在六祖的名字上,则改变了唐五代时期将六祖写作“惠能”的情况,而大量地将六祖写作“惠能”...《卍续藏》。  [22] 《杜续藏》第86册,第49页中。  [23] 《大正藏》第55册,第1083页中。  [24]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  [25] 上古和中古时期的“惠”、“慧...

    普 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960183.html
  • 《永嘉证道歌》原作者溯源并歌文比较

    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25] 它写道达摩为第廿五代;在独孤及 772 年的《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故镜智禅师碑铭》(三祖僧璨)文中,[26] 它却指达摩为第廿六代。  (3)有关廿九代说,见于李华作《故左...童子时学五经,读《后汉书》之后乃知有佛教,于695年在家乡高昌寺成为沙弥,697年从神秀学习;当神秀受皇命住锡东都洛阳时(700年),神会走访惠能;数年后,北上完成受戒(704年),于708年25岁...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3160186.html
  • 太虚和尚:宗教型公共知识分子?——兼论现代中国佛教的世俗化特征

    的概念似乎已不再与君主等同起来。所谓的“公意”或“公论”,既不指政府或官方的意见,也不是指私人的意见,而是指超越私人与政府的公共意见。[25]  [1] Richard A. Posner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4] 林镇国《从佛教形上学到佛教诠释学》,载学术思想评论第八辑《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 《金耀基自选集》,第152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4860207.html
  • 佛教伦理的基本内核、德目及其现代意义

    的定义是“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25]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批评。而所谓的“愧”是指,“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   [25] 正果:《佛教基础知识》,福州: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1981年1月版,第20页。   [26] 正果:《佛教基础知识》,第20页。...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2860248.html
  • 佛教慈善事業之發展-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等個案研究

    .………..21(二)非營利組織的功能………………….………..22四、檢視國內非營利組織健全與否之方法-「CORPS」理論23五、非營利組織的使命、目標與願景………………….25(一)非營利組織的使命…………………………….25(二)非營利組織的目標與願景…………………….26第三節 佛教慈善事業組織與非營利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26一、現代佛教從事非營利組織的淵源………………….27(一)世界上...

    林美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346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