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63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教神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人学——《宗教思想家论人生》总序

    ”[25]  当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牟宗三特别注重从人生、从人的宗教情感来审视宗教。在牟宗三看来,凡宗教都起源于对人生的理解,都起源于一种宇宙的“悲情”。对这种悲情,耶教称之为(上帝的)“爱”,佛教...51页。  [24]《马太福音》第9章12~13节。  [25]谢扶雅:《宗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86、85~86页。  [26]参阅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5665023.html
  • 终南山佛教

    周回达数百里,将原来阿房宫 以南周至至宜春苑(今长安县南)间的田亩山林悉划归上林苑,全苑开12门,括36苑、12宫、 25观。隋唐两代又在终南山中增建了不少离宫别馆,如隋之凤泉宫,在眉县境,为隋文帝沐 ...,并代其维持五百徒众。开皇十二年(592),当选为全国“三学业长”的25 人之一,并领徒三百于(长安)实际寺相续传业。道判法师曾西奔于太白山,逃难之中不忘讲 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3865075.html
  • “常见”与“涅槃”——提婆菩萨“涅槃”思想析义

    ”可求。它的特性是寂灭,寂灭就是说诸法本性空寂的现实。如来的“涅槃”,就如《涅槃经》中所说,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悟入一切法性毕竟空,远离一切名言执著与言语性相。25可见,佛教虽也讲涅槃,但涅槃...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大正藏》2,页523下。另、《长阿含?梵动经》、《大正藏》卷1,页88-94;《大智度论》卷7、《大正藏》25,页104-118,都有相关的叙述。  ...

    体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4465080.html
  •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思想的关系

    "大死大活"来表示体用关系,大死一番表示得体,而大活表示从体上得用,只有经过大死一番,方能有大活,《碧岩录》卷四十一说到"须是大死一番,却活始得。"[25]何请大死一番?吴汝钧先生对此的解释说是:"死...16页。  [24]《万字续藏》第一一○册第 430 页上。  [25]《大正藏》卷四八第179页上。  [26]吴汝钧:《佛教大辞典》第95页b。  [27](大乘寺本) 《韶州曹溪六祖师坛经》卷下...

    邱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1965341.html
  • 科学视角中的寺院管理制度——禅宗清规

    虽未见主人,斯可以知其贤矣。”25怀海时代所发生的僧人闻食鼓即归寺的轶事  有一日普请次,有一僧忽闻鼓声,失声大笑,便归寺。师(即怀海)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问其僧:“适来见什么道理,即便...苏军点校《禅苑清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8页。  25 语出《咸淳清规》“钟鱼鼓板”条。见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82册,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39页。  26 《祖堂集》...

    黄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3865460.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下)

    渊源而到近年特别受依重的进路,其中视“瑜伽行”为印度版本的现象学还原亦非罕见,只是专题以唯识宗禅观为个案者则较少见。大多都较笼统地讨论“印度瑜伽行”,实际上几乎全指婆罗门教的瑜伽派禅修[25]。而从“...24] Han F. de Wit,Contemplative Psychology, p.6。  [25] 就笔者手上搜集得的论文而言,全都以婆罗门教瑜伽派行者巴丹阇梨(Pata?jali)的《...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565973.html
  • 道德意识的来源论纲

    意识中寻找一个立足点,即在其中寻找到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在一个被尼采宣告上帝死了的时代里自己承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自身负责意义上的“绝对责任”。[25]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把法国哲学家...,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一期。  [25] 参见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7节和第73节。  [26] 于连的主张十分明确,他的道德奠基...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865976.html
  • 从生命“觉”义、浅论儒佛会通

    24)。<佛说睒子经>所要阐明的是,生时供养父母的重要性,为供养父母,甚至牺牲性命在所不惜。而大乘涅槃系所造的<盂兰盆经>则是说供养父母,甚至在其死后也要尽一切力量供养的经典(注25)。  为佛家所...”(注28)。  注24:西晋沙门圣坚奉诏译,<佛说睒子经>,T?175,vo1?3页438C。  注25:古美月作,《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傅伟勋主编,<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初版...

    刘易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3666019.html
  • 刘萨诃信仰解读——关于中古民间佛教信仰的一点探索

    权力阶层从中明确地引申出“惩革胡性”[24]、“革顽嚣”[25]的主题,从而对其大力倡扬,如隋炀帝“令模写传形”,[26]番禾瑞像由是得以化身千亿。今天,在四川的安岳石窟[27]和敦煌莫高窟,仍然保留有...南壁刘萨诃与凉州圣容瑞像史迹变》一文,载《文物》1993年第2期,p32—47。  [24]《续高僧传》卷二五,载《大正藏》第50册,p0645a。  [25]天宝年间的《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所载...

    尚丽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1166060.html
  • 宗教心理学的意涵及其功能之研究

    之沧(1998)。后现代的宗教观。宗教哲学,第四卷,第三期,页25-37。   黄文三(1999)。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及其对德育的启示。教育研究,第七期,页19-30。  郑志明(1997)。台湾妈祖...心理学对灵性问题之研究。宗教哲学,第四卷,第三期,页173-188。  邝芷人(1998)。论“宗教应该是什么?”。宗教哲学,第四卷,第一期,页1-25。  夔德义(1935)。宗教心理学。广学会出版。 ...

    黄文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236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