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1)

    杨惠南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页89~122-------------------------------------------------------------------------------- 89页 印顺导师(1906~ )的著作丰富、思想宏伟,学者往往 迷失...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145411.html
  • 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大正藏》卷 46,  页 77,下。  122 页  寤。 ’ ( 注 26) 而把这种相即一体的关系,阐释得最为清  楚的,莫过于下面这段《摩诃止观》卷 6- 下的问答:  问:‘无明即法性,法性...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245467.html
  • 中国宗教与史的起源

    引书,页122。  4页  三.古代王者的政教合一  殷人的最高神祗为"帝",至于帝的字义,学者的意见,颇为分歧  ,(注14)但帝为至高权威,有支配自然之力,又会降福祸于人间的能  力,则为学者之共见...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645476.html
  • 汉译本“中论”初探(2)

    )的现象主义。皮氏认为人类所认识的现象,乃是由外物对人类大脑的刺激,而在心灵上所留下的感觉与知觉影像。因此,人类对外物之本体,永远无法认知。这种现象主义仍然承认有一不可知的本体在,   p. 122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945482.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注121) 原卷作“由”,今从甲乙两卷。 (注122) 原卷误将“侄”作“嫌”。 (注123) 原卷与乙卷作“可”,今从甲卷。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试论太虚大师建构僧伽改革理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

      试论太虚大师建构僧伽改革理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  --以第二期改革的《整理僧伽制度论》为中心  江灿腾  国际佛学研究第二期(1992.12出版)  灵鹫山出版社  页94-122  --------------------------------------------------------------------------------  页94  太虚大师 ( 1890~1947 )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6.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所引,195~196页。  (注121) 同上,194页。  (注122) 同上,195页。  (注123) 同上,193页。  (注124) 同上,195-196页。  (注125) 戴密微:如前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熊十力对佛学有宗的批评与融摄-- 横面的执取到纵贯的创生

    这个阶层,这是由于我们所作的“存有的执定”而成的一种存有状况,这个状况是由于意识的执著性而成的,是由于概念机能总体对于对象的执著与决定所造成的。 页122 如乙、所言,所谓的“依他起性”是...

    林安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045687.html
  • 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史二论

    来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书>页 120 ,《台湾史料研究》 2 号页 116-122,1993 年 8 月。 ( 注 26)同前注。 ( 注 27)同 ( 注 2) 页 234。 ( ...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445785.html
  • 阿赖耶识之“无明、爱结、有识之身”经证考察

    阿赖耶识之“无明、爱结、有识之身”经证考察国立艺术学院教授 释惠敏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页105-122----------------------------------------...doctrine of the Darstantika, interprets the *kaaya as the *upaadaana-skandha. 页122  The contemporary ...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74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