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

    使用之)。  (2)一乡正道,《中观庄严论?研究》,京都:文荣堂书店,昭和60年。  本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乡正道对寂护《中观庄严论》思想整理诠  页29  释部分;第二部分为《中观庄严论》诗颂(...。至于到了绛央协巴的《大宗义》(Grub math’ chen mo)已将二分类加以统一,其图表如下:  [29]   (二)智藏思想之定位  智藏思想到底属于瑜伽行的中观自续派抑经部行的中观自续派呢...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
  • 智军的《见差别》蕃本试译(下)

    kyi bden pa ni rnam par rtog  谛。其中,世俗谛是具有分别  pa dang bcas pa’i shes pas / chos[29] rnams kyi de kho ...

    许明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152385.html
  • 历代文献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虚空。[28]  世界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29]  又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30] ...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252386.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从《复归佛陀的教导(一)》谈起

    有所谓解脱道的认识;换言之,解脱的“道”和“果”并不需要进入深定,关键在于慧见的成就。[29]另外,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为英译巴利藏所作的注解,亦提到了相近的解释。菩提比丘在注211...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3452547.html
  • 人间佛教与现代伦理

    作愚痴。[注29]   (二)人间佛教所含理念的定位   就基本的要义而论,人生佛教理念并无特殊伦理上的创设,因而我们一般就佛教伦理所做的定位,亦同样地适用于人间佛教。然则其中亦非毫无理念上的一些...马可伦理学》等,便无疑是美德伦理的。   [注27] 《中国佛教伦理研究》第二四○页。   [注28] 道世编《法苑珠林?十恶篇》,《大正藏》第五十三册,第八三八页上。   [注29] 按佛教的...

    吴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952920.html
  •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以《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为例

    犯,是打骂公婆的乙秀,第三名才是开荤违愿的刘氏。就剧本巧思排列的罪犯次序,暗示著不孝父母,其罪最大恶极,此点,郑本《戏文》与以孝道至上的先秦儒家相同。[注29]  在〈打猎见犬〉中,郑公子有言:  你...,《大正藏》第十六册,第七八○页中。  [注27] 同 [注21] ,卷中,第八十三页。  [注28] 同 [注21] ,卷下,第十一页。  [注29] 同 [注21] ,卷下,第十三-十五页。  [...

    王月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152924.html
  • 关于初传期佛教的几个问题

    浮屠、老子,则必然有佛像。《历代三宝记》卷四说:“孝桓帝世又以金银作佛形象”(29)如前述笮融奉佛即“以铜为人,黄金涂身,饰以锦采。”康僧会亦在建业设像...页。   (27)《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12月,第273页。   (28)《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583页。   (29)《大正藏》,第49卷第49页上。   ...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752941.html
  • 民初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1912─1937)[二]

    李主席陈军长〉,《净业月刊》,第29期,民国17年9月,页4-5。同年并公推王铁珊、王一亭、闻兰亭、孙厚在、张纯一,周霁光六代表进京请愿。见江浙佛教联合会,〈呈内政部公函〉,《净业月刊》,第27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352997.html
  • 法海知津(下)──读《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的义理是否相合。二、行为表现是什么样子】[29]。  3.“(梵化之机应慎)”  “初期大乘”由于【理想化的、信仰的成分加深,与印度神教,自然的多了一分共同性】;【“大乘佛法”普及了,而信行却更低级了...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453001.html
  • 十法界之-人法界(1)

    衰减。   阎浮提人的寿量有增减,如《俱舍论》卷十二云(大正29·63a)︰‘此洲人寿,经无量时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减至极十年,即名为初一住中劫。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年增至八万,复从八万减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55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