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99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

    所说:「六起六观者,依前五门即观之止,而起即止之观」,也就是说,从准备与   页60   实修两分言,前五门都可算作「止」,此门则独称为「观」。止观双融并重,方称圆满。六种观如下:第一,摄境归心真空...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450274.html
  • 圣空法师著:清世宗与佛教(2)

    (1614~1677年)等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受到佛教的影响更是深远。虽然顺治在十四岁时曾与第五辈达赖喇嘛会晤,可说最初接触到的是关外的西藏佛教,[60][13] 但顺治在接触到内地盛行的中国佛教...非若元朝之曲庇谄敬番僧也。”参常少如主编《藏传佛教古寺雍和宫》,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页110。  [60][13] 十四岁的顺治,于九年(1652年),与第五辈达赖喇嘛的历史性聚会,参本文附录...

    圣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250295.html
  • 印光大师的普陀山胜缘

    印光大师的普陀山胜缘  作者:林克智  印光大师自1893年驻锡普陀山,至1929年离山赴沪校印各书时为止,为时长达36年。大师于此期间常住法雨寺藏经楼阅藏、著述、念佛,为净土宗的弘扬作出稀世的贡献,被推为净土宗第13祖。今逢大师生西60周年纪念,撰述大师之普陀山胜缘,祈诸大德指正。  大师之来山因缘与住山简况  大师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辞师,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入堂念佛,沐彻悟大师之遗泽...

    林克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2550487.html
  • 中国雕塑概论

    60厘米高,这可能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再者,这些陶俑的做工也远不如秦俑大部分比较模糊、型相类同。“汉承秦制”,相比之下,汉代比之秦代的厚葬之风有所减弱。汉代的明器雕塑在题材上更为广泛,为了使死者能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2750492.html
  • 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1)

    、道种智……三、一切种智[59] 。   因此吾人可知,此中的三观,乃是对世俗谛的假名,起观空之智慧,观见世间相幻有的当下即是空[60] ,因而证入真谛,文云“先空”,亦云“从假入空”。接著亦不住于此...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4.html
  • 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

    60 82 南投縣 57 88 111 121 雲林縣 170 176 35 45 嘉義縣 48 92 30 43 嘉義市 48 31 21 ...

    宣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850574.html
  • 试论佛教伦理的种种困境

    重要标志”,“从总体上看,佛教的巫术化是佛教向大乘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0、61页;又如吕建福撰写的《中国密教史》指出:“这一地区(指中亚)也是大乘佛教兴起的主要基地...

    吾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050954.html
  • 国内敦煌民族史研究述要(1)

    法事,广度僧尼,由来自吐蕃本土的高僧大德管理敦煌佛教并参与政事。在吐蕃统治敦煌的60余年间,莫高窟的开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属于这一时期的洞窟很多,据统计,新开洞窟57个,补绘前代洞窟近20个,...居民的离散。[60]陈国灿进一步认为这一粟特人聚落的出现,是因为原居于塔里木盆地东部且末河流域播仙镇的粟特人受到西突厥故将阿史那阙啜忠节的劫掠骚扰,而逃往敦煌以期得到沙州刺史的保护,沙州政府对这批逃难而...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5550981.html
  • 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相观音渊源浅探》[57]、刘彦军的《十一面观音》[58]、李翎的专著《藏密观音造像》[59]和系列学术论文《擦擦观音像研究》[60]、《藏密救六道观音像的辨识——兼谈水月观音像...11月。   [60] 李翎:《擦擦观音像研究》,《西藏研究》2005年第3期。   [61] 李翎:《藏密救六道观音像的辨识——兼谈水月观音像的产生》,《佛学研究》...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3751065.html
  •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Vajracchedikaa)亦云”舍离分别思维”。[60]   落入生死流转当然与无分别智之失落有关,而这也是分别思维的结果。摩诃衍在其著述中一再强调他的论证皆于佛经有所据。依摩诃衍,”舍离分别住于无心...63. 《正理抉》,页356。   64. 同上,页352。   65. 同上。   66. 同注60,页110。   67. 同上,页120。   68. 《正理抉》,页338。   69. 同上,页...

    黄敏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005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