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以禅喻诗论严羽的妙悟说

    信等,但对名诗人兼诗论家王  渔洋的「神韵说」,却产生正面而直接的影响。渔洋论诗,  主张平淡清远而贵有蕴藉(注29),有时论旨用语与沧浪如  出一辙,如《分甘余话》说﹕  太白诗「牛渚西江夜」云云,...殊途同归,一致百虑,语见黄宗羲《  明儒学案》﹕「黄梨洲云﹕『头头是道,不必太生  分别。』」此语常为禅家所借用,以为处处皆是道  源之意。  (注29)如《然灯记闻》说﹕「为诗先从风致入手,久之要  造...

    王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5158748.html
  • 两种传统下阐释的中观学

    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29]   龙树之后,其它大乘经论中此类的思想越来越丰富,这些思想被禅宗进一步阐发,进而摩诃衍在吐蕃进行了传播。但吐蕃的“无分别”说并非仅摩诃衍一个源头,高然巴在其著作...

    朱丽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2059104.html
  • 对2O世纪中国佛教批判风潮的双重省察

    1991年版。  ⑥聂耦庚记录欧阳 第5l册,第29l一293页。  ⑦关于南宗禅的“心法”转变历程 ,拙作 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分解 。该文载 ,1998年,第4期。  ⑧参见   ⑨参见道宣 :卷二...

    唐 忠 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1559153.html
  • 希迁大师与南岳

    ,他开阔了眼界,对佛法的领悟与生活的认识都有了巨大的提高。  ★★★★★★★★★  公元728年,希迁大师29岁。这时,南华寺联络行走僧的职务已经由其它的和尚接任,希迁回到寺里常住。经过长达15年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4959188.html
  • 浅谈文殊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

    ,故若约五大,则为本初之佛体;若约识大,亦为性德之五智。草木等虽不具识大,然其自体即是本来佛,况又具觉知之功德,故亦具发心成佛之义。[29]   《梵网经菩萨戒本》第十四条“放火焚烧戒&...思想,以因缘譬喻来阐示因果关系。(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二)。   [29] 参考《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华严大疏钞》卷三十、《台宗二百题》卷七。   [30] 凡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与...

    释如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1059208.html
  • 弘一法师(李淑同)的生平、音乐创作以及书法艺术

    李芳远的信说:“此次住泉不满两月,写字近千件。”弘一与泉州缘份之深,可见一班。  附一:李芳远(1924.2.25~1981.8.29)  永春县东平镇太平村人,笔名空照、晴翠山民、离离斋主,是古典文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5259244.html
  • 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

    鼓,吹大法蠡,设大法会,建大法幢”,奠立大乘学派[29]。《大法鼓经》称“一切世间乐见童子”乃自南方而来的“离车”,《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则...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959358.html
  • 阳明后学所产生之诸问题

    三教合一运动中出现。  三、阳明后学和学术通俗化--从“左派王学”谈起  六百年来的宋明学术,可总括为一个单位,29 不过明代学术跟宋代学术有显著不同,它开出有别于所谓“理学”的“心学”学术气象。30...],页189-203,尤其页193。  27 参阅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7],页81。  28 同上注,页92。  29 参阅梁启超(1876-1929):...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
  • 念佛禅--一种思想史的读解

    沉厚不言”[注29],而且两传同时记载远公于定中观见弥陀的种种胜妙境相。这一说法,在《祐录》、《高僧传》及慧远的早期碑铭中都未见载,很可能是《观经》流行以后,净土、台宗一系学人的添加,不值得相信。从现存...〈释慧永〉说,永与远公为道安门下同学,永亦“厉行精苦,愿生西方”,又谓其“每欲禅思”,大抵可以想见他是重于禅定念佛的。  [注28] 《佛教史》,第三七一-三七二页。  [注29] 《净土圣贤录》卷二...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359492.html
  • 从《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谈禅宗的实践

    不懂处在集结, 这就是下功夫的地方, 也是疑情要生起来的地方。[29]  慧门法师在第十六讲〈何为又有禅七〉中引用〈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八说到“疑即参也。疑情生起来, 才叫做‘参’。所以, 有看、有... pp.33-34。  [27]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8。  [28]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9。  [29]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1。  [30]...

    曾惠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335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