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抹杀的功能了,故论中说:
但思差别熏习,同时阿赖耶识令其相续转变差别,能引生当来爱、非爱果。(注 31 )
业种子熏习的「思差别」之所以能引果,是由于阿赖耶识令其相续转变差别所致。对于「...大正31.48b。
注4 《唯识论》,大正31.64b,「唯识无境界」。《唯识二十论》 ,大正31.74b,「内识生时似外境现」。《转识论》,大正31 、62c,「离识之外无别境」、「境识俱泯...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4.html
-
第十障碍恶法,妨废比丘坐禅读诵,是故沙门应当舍离。何者第十?所谓比丘,悕望请唤,贪乐食味。既于境界,正修行已,乃更后时在人间行……乐多言说,妄行人中,乐世俗语,乐见亲旧……”[31]更进一步将比丘在...11] T.3,no.187,p.564c。
[12] T.30,no.1579,p.503a。
[13] T.31,no.1585,p.1b。
[14] T.31,no.160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5.html
-
,系中国僧人从其它佛经中选辑而来,因此被称为伪经。而这些表现孝道思想的伪经,同其它的真经一样制作为巨幅经变并列于敦煌石窟的壁画上,而且是较早出现的经变画。
《报恩经变》最早出现在莫高窟第31窟...
马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4278780.html
-
,众僧为令公饯行时吃用的,30而且光是粟就有两笔,或许僧人为令公饯行不止一次.在送令公同日回迎的尚书是曹良才(仁裕)或慕容归盈,还不敢骤断,31但应该是令公派往甘州负责前置作业的亲从要员.另外,「贾都...
罗彤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90678801.html
-
不管密宗显教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这个修行阶段。
31、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答:在众生境界来讲,对一般众生来说,这是个难题,要得到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是不容易的。什么原因呢?对于家庭来说,清早开门七件...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878881.html
-
二,经31;《相应部》一,有偈篇第四“恶魔相应”经25。
[8] 大正二,页二八六。
[9] 大正三十,页三七二下。
[10] 五下分结指顺益欲界之五种烦恼:欲贪、嗔恚、有身见、戒禁...颂文见于《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经1092;《别译》卷二,经31;《相应部》一、有偈篇第四“恶魔相应”经25。
[2] 经文见前第四颂“流”,偈颂为爱欲天女所问偈及佛陀所答偈。
[3] 大正三十...
陈琼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3278954.html
-
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予深惜之,故熟读而精考,叙为一经,盖欲复其本也。”[31]
译本不佳,如果要改善,必须...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579197.html
-
笔者先就《世说新语》与《高僧传》支公之传记(以下简称〈本传〉)中重出的材料来讨论.大致分为支公在交游方面的表现及生活嗜好方面的表现.而在交游方面的材料有两条:
1.〈雅量〉第31条
...
支公引用《庄子》或《列子》里的典故,意指佛图澄以无机心故,能与石虎同游而无害.於此,可以看出支公对石虎与佛图澄的看法或评价.
关於他人对支公之品评方面:
1.〈容止〉第31条...
洪嘉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279227.html
-
,刻工精细,是砖雕艺术的优秀作品。殿内现存彩塑31尊,正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俗称大佛或卧佛。像为木胎泥塑,中空。身长35米,卧佛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头枕莲台,右手枕于头下,左臂舒展直伸,双足相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579233.html
-
。得道贤圣人自得自知,菩萨虽未得道,能信能受是名法忍。[31]
由上可知,龙树对于三法印的检证性,是放在普遍的层次上,而非供给已悟道的菩萨所专用。所以,由此增加了我们现代佛教徒对各种学说检证的...、《大智度论》卷22,《大正藏》卷25,223a-b。
30、印顺法师《佛法概论》,155页,正闻出版社,台北,1992年。
31、《大智度论》卷15,《大正藏》卷25,170a。
...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37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