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9篇,用时5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洛阳伽蓝记校注序

    义旨,沙门条录为《内起居》焉。上既崇之,下弥企尚。至延昌中(公元五二一-五一五),[22]天下州郡僧尼等(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23]但不知当时京城洛阳有多少寺塔,若干僧尼。“景明...16] 魏书纪七。   [17] 魏书纪七。   [18] 魏书纪七。   [19] 魏书纪七。   [20] 魏书韦阆附韦缆传。   [21] 洛阳伽蓝记序录。   [22] 参看本书附录年表,以後...

    范祥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1662053.html
  •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读後感

    1992年,七版),〈序〉。   奊请参见《十八部论》或《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第四十九册,页15上~22下。   娙详见《杂阿含经》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二册,页83下。   娖请参见《宗义...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3562071.html
  •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1)

    神学」的认知,是较接近巴特 (Karl Barths) 的辩证神学对「宗教」(Religion) 与「神学」(Teologie) 的严格区分。[22]但是,我们如果关心宗教对话的问题,那么,问题的焦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562082.html
  • 熊十力的体用论的“体用不二而有分,分而仍不二”的基本结构与平章儒佛

    熊十力对空宗的批判和融摄,本体不仅是清净无染之真如,亦且是纵贯创生的本体[21]。二方面从横面的执取到纵贯的创生是熊十力对有宗的批判与融摄,概念的执定并不脱离于本体的纵贯创生。[22]林安梧认为此一...21]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第六章<从平铺的真如到纵贯的创生是熊十力:对空宗的批判和融摄>。  [22]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第七章<从横面的执取到纵贯的创生:对有宗的批判与融摄>。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1662116.html
  • 劳思光先生道佛诠释的方法论探究

    等级[21],而一念三千所论之万法交融义是就客体而言[22],生命等级及客体亦都是宇宙论知识。可谓宇宙论知识在佛教哲学中比比皆是,佛教固然不主张现象界为实有,佛教根本上就主张现象界为幻妄,但是主张归主张...、阿修罗、畜生、地狱、饿鬼等,称为“六凡”,共称“十界”。”(卷二页三零零)  [22]参见其言:“其二是万法之交互相融义。此就客体性而言,盖若将百界、千如、三世间均看作客体,则“一念三千”即显示每一...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2662122.html
  • 普门化红颜──中国观音变女神之探究

    、高可、宋军主编:《宝卷初集》26,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观音游地狱》张希舜、濮文起、高可、宋军主编:《宝卷初集》22,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观音菩萨宝卷》李淼,吉林...

    王俪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262193.html
  • 观音汉译名称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则总摄前三[21]。孙昌武先生误置法云与吉藏之间的关系,认为吉藏提出了“观为能观之智,世音为能观之境,合智与境,定名为观世音”,而法云在此基础上提出观世音四名分解法[22]。王青参考孙先生的说法,尽管...678页上。  [22]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72页。  [23]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45...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4162200.html
  • 天台、华严、南山律的传续

    “以后有他寺数处,皆约余往办律学院,因据以前之经验,知其困难,故未承诺”。[22]自力办学不成,弘一就从律学讲座起步,先后曾在青岛湛山佛校、上虞白湖等处多次开讲,但有的小型讲座亦未克终,入门弟子仅有...20] 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页146  [21] 释弘一《致竺摩法师书》  [22] 释弘一《四分律含注戒本·开讲》  [23] 参见释学愚《弘传戒法新纪元 绍隆佛种盛空前》、《茗山大和尚给赵朴初会...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2462259.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

    不能不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演变,有所发展。……因时地的适应,因根性的契合,而有重点的,或部分的特别发达,也是必然的现象。……从佛法在人间来说,变是当然的,应该的。[22]  缘起的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

    经典与论书中。若列举部派佛教与初期大乘佛教在立场、主张等各特征上的差异处,应可汇整为以下的六种(见表三,页131)。关于这点,已在拙著《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佛教要语の基础知识》,页 22 以下 [...

    水野弘元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066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