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19]同时,《起信论》“立真如门而不立正智门,违二转依”,亦不成善因。而这又直接导致《起信论》 p. 37 安立真如缘起的错误缘起观。[20] 4.《起信论》说不觉非法尔本有而是因缘本...异,染净依同,其性不同。”《〈大乘密严经〉序》。 [19] 欧阳竟无先生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是以赖耶为不善因也。若非赖耶,无漏如何能为不善因耶?”《〈楞伽〉疏决》。 ...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4942599.html
-
19]就《安乐集》第一大门第四门的 “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20]于其校勘栏第八,说明“称念”宜作“摄念”。所以,中文“念佛”一词的梵文语源有忆念、回想佛(包括佛相、佛...
释修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242602.html
-
,色、受、想、行四阴皆由识阴所造。[19]
2、当时地论师和摄论师的“阿赖耶识依持”思想盛行, “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无始无明盛持一切种子,若从地师,则心具... [19] 《大正藏》册46,页52上。
[20] 按唯识家的说法,这叫万法皆由阿赖耶识变现而有,但当时还不曾有唯识宗,而只有也讲阿赖耶识思想的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这两派在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地...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342604.html
-
[17] 在历程中英雄会遇到有严厉威胁他的试炼,及超自然的神奇助力。[18] 这历程通常是个循环,有去有回,[19] 当英雄探索源头,仍然必须带著转变生命的价值归返社会,对社区、国家、地球或宇宙大千...Moyers著、朱侃如译,《神话》,台北:立绪文化,民87.3二版四刷,页230。 [18] 同注12,页262-213。 [19] 同注17,页212-213。 [20] 同注...
李坤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542607.html
-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7。[19] Allon的研究为专门针对巴利经文之文体特性(stylisticfeatures)和这些特性所具备的“记忆性功能”(mnemonic...19] 其指导教授K.R. Norman曾经为此书写了一篇书评,载于Buddhist Studies Review 15, 1(1998), pp. 101-5. [20] 特别是以R. ...
越建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742609.html
-
28 和尼萨耆波逸提法第2条有关,第2条是: “若比丘衣竟,迦絺那衣已舍,三衣中若离一一衣余处宿,除僧羯磨,尼萨耆波夜提。”[19] 《四分律》的五种权利是: 有长衣、不失衣、别众食、展转食、食前食...僧祇律》称为“五事利”(T22, 1425, 452a19-20),《根有律》称为“五胜利”和“五种饶益”(T24, 1449, 97b19,22),藏本《根有律》称为“ phan yon lnga ...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842611.html
-
相谈甚契,老僧遂赠《华严经》以开导之。见月读至〈世主妙严品〉,幡然有省,从此舍道从佛,到宝洪山亮如法师处剃度。[19] 出家后的见月,颇受亮如法师倚重。然见月为求受大戒,成为合法之比丘僧,听说江南有三昧...
释果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942612.html
-
独等见解,乃至自披僧服,鸣椎登座,讲扬心要。只是见月因缘特殊,先接触道教成了道士。参释明复《石涛原济禅师行实考》(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页33。 [19] 《新续高僧传》卷29〈清江宁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042613.html
-
错误,后者竟是有心作伪了。 上述“怕人怀疑、有心作伪”的评语,容易让后学者不知觉的接受胡适的引导, p. 180 对神会的人格以及他的教导产生相当负面的看法,[19]虽然胡适又在三十年后的著作里...吏部郎中。” [19] Bernard Faure, The Will to Orthodoxy: A Critical Genealogy of Northern Chan Buddhism, ...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442616.html
-
亦即“寓诸庸”。由此得到使万物“各有其用,各得其性”的结果,王先谦称之为“两行”。[19] 三、庄子无为境界 《庄子.内篇.齐物论》开头即云: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子...9] 《老子》第 19 章。 [10] 《老子》第 38 章。 [11] 《老子》第 48 章。 [12] 见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页 233。 [13] 王夫之《庄子解》云:...
元钟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54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