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顺的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对这三义的分析在大体上是一致的。高崎直道和韦曼 (Alex Wayman) 也由如来藏的上述三义论述了如来藏说在早期形成时的基本模型,尤其是偏重于《胜鬘经》、《宝性论》的如来藏三义的解释。[19]...  [19] Sutton 前揭书亦讨论了高崎直道的分析。高崎直道对《宝性论》的如来藏三义的论述见Sutton 前揭书第53 、54页,根据的是高崎直道的 Study on the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246091.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1)

    鼓山涌泉寺的道场为中心(注19);然而,以李卓吾幼年在泉州的生活经验来看,对佛教并无好感(详后)。他何时开始亲近佛教呢?或因何而起呢?在探索李卓吾的佛教思想,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不了解这一点,一切讨论都...一五五)卷四(18)“戒僧众”(页一六五~一六六)卷四(19)“六度解”(页一六六)卷四(20)“观音问”(十八条,页一六六~一七六)卷四(21)“豫约”(小引并六条,页一七六~一八六)卷四(22)“寒灯...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僧史所载中国沙门坚守戒规或天竺传统的各类实例(1)

    寺 中)合众畏惧,无蓄私财者(页六九八上)。 上述都是关乎遵行“不手捉金银”戒的事例(注19) 四、不涉身军事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100.html
  • 僧史所载中国沙门坚守戒规或天竺传统的各类实例(2)

    (注17)见华岗佛学学报第八期。 (注18)“生能”意即自出生以至成长后有能力。 (注19)关于其中慧瓒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946101.html
  • 觉者释迦牟尼佛

    度须跋陀罗。”简简单单四句19个字,道出了释迦牟尼成佛后45年间的说法度人的光辉历程。  释迦牟尼成佛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将他所觉悟的真理传授给他人,以至他将要入涅槃的最后时刻,他还在作这件工作。45年来,他...

    正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3546160.html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三宝释义

    以上就是世尊在般若经中对于三宝的教授(开示)。(注19) 三、结论 1、宗喀巴在第一科‘三宝总义’中,分别引用了俱舍 ...19)以上的译文,资料取自:西藏大藏经,一五五册, 一七页,一叶,三行起;一九页,二叶,五行止。 (注 20) 法尊译,月称入中论,二卷,...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3846165.html
  • 中国禅宗的特质

    a老子 老子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 足,常足矣。”(注19)又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注20)老子...。 (注 18) 维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丛六、五四。 (注 19) 同(注17)第四十六章。 (注 20) 同(...

    陈荣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4946187.html
  • 从“开权显实”论法华之妙

    顿并陈;若带小明大,是渐顿相资;若会小归大,是渐顿泯合。[19]  又云:  今《法华》是显露非秘密,是渐顿非渐渐,是合非不合,是醐醍非四味,是定非不定,如此分别此经,与众经相异也。[20]  此是以...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246192.html
  • 大乘“慈悲”观念与孟子“恻隐之心”之比较

    因此他注释《孟子》“四端之说”︰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外也。”[19]  朱子“心统性情...六七,<元亨利贞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一刷,页3512。  [19]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页238。  [20] 象山鹅湖之会诗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446196.html
  • 元初临济僧人--海云的禅法和思想

    ,但毫不能代劳。“庄子”里所谓“道可传而不可受” (注19)一语,大概正是描写这种情景。西谚有一句话:“你 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替马喝水。”这句话也可以作“ ... (注 18):参阅“十诵律”第三,“大智度论”第九卷第书。 (注 19):“庄子”“大宗师”篇。 (注 20):“通载”第...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74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