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可见,在智顗那里,所谓法性法界本身并不具有实体或本体义,而仅仅是指谓这种“趣一趣一切,趣非趣不可得”的不可思议的缘起关系,如果说空、假、中就是法性法界在不同层面的展开,那么圆融三谛也不可能...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746201.html
-
相生之道来理解“神”,因此,“神”应该是属于形而下之器。如《明佛论》[19]所说的: 今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盖谓至无为道,阴阳两浑,故曰一阴一阳也。自道而降,便入精神。……然群生之...、《无我与轮回》(圆光出版社、民国 年 月 ) p. [19] 请参阅梁僧祐 著,《弘明集》(新文丰出版社、民国63年12月初版) p.3。 [20] 同上注,p.3。 [21] 所谓“命异身异...
黄俊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846204.html
-
思想, 认为三世,尤其十方有无数恒沙诸佛出现(19)。
大乘诸经认为世界无数,遍在十方,十方世界同时出现无量 恒河沙之诸佛,有多少苦恼,就有多少佛出现救剂,如“药师佛 ...-56, 马可, 15章21-41,路加, 23章32-49,约翰, 19章17-37 68.参阅新约马太,5、6、7章,路加, 6章20-49 69.参阅新约马太, 26章...
张 瑞 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946205.html
-
明珠都是其空。便云都无所得方是达人, 认有一法便是未了, 不悟色相皆空之处,乃是不空之 珠。( 注 19) 牛头见解如此也。... 承袭图》改。 444页 (注 19)宗密以对摩尼宝珠的看法比喻四宗的见解。宝珠圆 净...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246208.html
-
习善法与否有关。《大智度论》云: 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 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注19) “不放逸”是防护自心义。防非止恶,修习善法,是为...毗婆沙论》卷44云:“尸罗者,是数习义;常习善法,故 曰尸罗。”(大正27.230上)。(注19)《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53中)。(注20)《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153中)。(...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446211.html
-
不称三聚,而具存三聚无少间也。朝参之,夕究之,久 远而守之,一旦开悟,……不知戒之在我,我之在戒也 。 (注19) 传统佛教的戒律倡导“诸恶莫作,...(18) 上引均见《天目中 和尚广录》卷五之下〈示郑廉访(云 翼)〉。 (19)《天目中 和尚广录》卷四之下〈示云南护上人求示三聚 净戒〉。 ...
魏道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046224.html
-
禅床把住云:“道!道!”其僧拟议,师 托开云:“无住真人是什么?干屎橛。”便归方丈(19)。无 论禅师们以棒喝方式,或作非逻辑性的问答来打断学徒的推 思拟议,...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046225.html
-
起。亦即是:依无明而有行、依行而有识……云云。此外,在据云和《杂含》等论母(matrka)有关的《瑜伽论》〈摄事分〉(注18)里,此一经典则是以“唯有因果”而否定受者、作者之论述。(注19)…若说恒时...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法藏馆,京都。Odani, Nobuchiyo(小谷信千代)──1980.“‘大乘庄严经论’第19章 (功德品)第50偈????”《印佛研》29:1, 61-65。Ogawa, ...
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846243.html
-
则展示最高的真理,不容批驳。他并总结地说,四句是辩证性格的。(注19)
四、四句的分类的涵义
鲁滨逊很强调四句的教育性的涵义;不过,他未有论及四句的分类的
涵义。□山雄一则同时注意到...说于无我,诸佛所证法,不说我无我.
(注18)R.H.Robinson,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p.56
(注19)□山雄一、上山春平著:《...
吴汝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146249.html
-
生活方式”即可“顿悟”的法门。(19) 综上所述,“顿悟”说在南禅的历史发展当中,至少有两次 转折。其一是从惠能的“利钝”说,转成弟子辈的“没有方便、 没有阶渐”说;其二是从“没有...916。 67.同前书,卷19,页121。 68.同前注。 122页 总之,这些被认为是中国人所写的“伪经”,都宣说“...
杨 惠 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34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