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有部根据见道位、修道位与无学位将“随信行”与“随法行”列为见道位,将须陀洹乃至趣阿罗汉列为修道位,以及将阿罗汉列为无学位。“随信行”、“随法行”立为见道位在《婆沙》卷54(大正27?279a~b)云...,性多慧,故…彼渐次修圣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起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名随法行。 若就见道而言“正性离生”如《婆沙》卷3,(大正27?13a)云: 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见道能为毕竟对治,是故...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70746315.html
-
因八小时内若移动者,亡人虽不能言,亦觉痛苦。[27] 印光大师则根据“寿、暖、识,三者常不相离”的经教,[28] 说明“如人生有暖,则有识在,识在则寿尚未终。”印光大师云: 人死气断之后,彼不即去...1999年。 陈荣基,〈缓和医疗与自然死不是安乐死〉,《莲花会刊》。台北,2000年5月。 萧宏恩,〈由儒家的观点来看宽容与临终关怀〉,《哲学与文化》卷27第1期。台北,2000年1月。 傅伟勋,...
林其贤、郭惠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2846340.html
-
------------------------------------------------------------------ 1. 卢嘉兴<北园别馆与开元寺>页4-7,《古今谈》27-28期...沦为藏污纳垢之所[26]。 三、传芳法师与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之关系 在玄精法师离去后,开元寺又陷于群龙无首局面。从现存资料来看,开元寺第四十三代住持传芳,是在大正二年就任的[27]。自明治四十二年...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佛法莫向意根下皮袋里作测度,汝向何处下口?还有一法近得汝么,还有一法远得汝么,同得汝么,异得汝么,汝为什么却自艰难去?”(27),这空性本来现成,天地万物莫非空性显露,所以马祖说:“平常心是道,无...(84),又既本来现成,自不假修治,故水陆说“用心即错”(27),空性既本来现成,不是别有他物可求,故灵佑说“不道别有法教渠趋向”(25)。同理空性人人有份,没有生灭净垢,悟了人也不增多,迷的人也没...
黄明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3946770.html
-
-------------------------------------------------------------------------------- 12. 《大正新纂卍续藏》册27,页...无言可寄,何道可寄言?即心下一无所依。若复依此无所依,即无依还是依。”(《大正藏》册42,页27中)心与无所得之理相契,才是真正的体道,若一再以言说来思惟一无所依的理,则永远有所依恃。此处要补充说明的,...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146834.html
-
善道則攝一切 戒。」(大《正藏》卷25,頁395中)。
(註 9) 《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頁27。
(註 10) 印順法師的《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便以十善法與三福業(布施、...語經》,均已說到心須制御身口意三業,因為造作身口意的三惡行,便墮奈落(地獄),三妙行即能生於天界。(註 27) 不過,由於五戒的身口二業,必須有意識的配合,方能成為從因到果的業道事實;所以若有五戒的身口...
釋聖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747529.html
-
(大正27,572a~c)说:“问:何故第七名法住智?答:法者是果,住者是因,果法所住因,故名法住智。谓知三界下、中、上果所住之因名法住智。此智唯知因之别相,非圣行相,故唯世俗智所摄。”又卷106(大正27,547a)云:“法住智是知因智,故知三界下、中、上果法所住因故,彼智即此四智所摄,谓法、类、世俗、集智。涅槃智是知灭智,彼智即此四智所摄,谓法、类、世俗、灭智。” 另外,有部还继续将此二智...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0.html
-
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2册,No.1646。 10.《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27册,No.1545。 11.《五事毗婆沙论》2卷(尊者法救造.唐.玄奘译)大正...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册,No.227。 24.《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品)》2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册,No.223。 25.《佛说阿阇世王经》2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第15册,No....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547579.html
-
辟支佛果,成佛是没有希望了,如《大毗婆沙论》卷7中云: 转声闻种性忍,起独觉种性忍,非转声闻、独觉种性忍,能起佛种性忍。所以者何?忍违恶趣,菩萨发愿生恶趣故。(大正27,33b10~13) 这是...种性忍,起独觉种性忍,非转声闻独觉种性忍,能起佛种性忍。所以者何?忍违恶趣,菩萨发愿生恶趣故。(大正27,33b7~13) 暖、顶、忍、世第一法为说一切有部在见道位之前所安立的四加行位,是尚未证入圣道的...
释长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347580.html
-
毘是大正藏第27冊,婆是大正藏第28冊,光、寶是大正藏第41冊,成是大正藏第32冊。以下就僅附頁數。
A. 色法
[284]經部─也就是譬喻師,反對有部而主張:所造色與四大種是同一者,...45,231b。成7, 289bc。
毘93, 479a。毘106, 550c。毘157,796b。成7, 289bc。
俱4, 23c。俱5, 27b、26b、29b。成7, 289bc。...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24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