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二十世纪杜甫研究概述(1)

      从宋人吕大防《少陵年谱》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享年59岁。清末学者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首次对吕大防说提出质疑,他认为:"...杜甫大历五年冬尚在长沙的结论;后文则据《资治通鉴》,认为杜甫的《献三大礼赋》写于天宝十载,又其中有"行四十载"之语,则杜甫当生于先天二年,以此年下数元稹所说的杜甫享年59岁,则杜甫必卒于大历六年而非大历...

    杜晓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3061852.html
  • 文殊类经典所蕴涵不二中道之义理及其实践

    层次 58  (二) 身为超越之智慧的代言人 59  第四节 文殊菩萨为“智”与“行”融合之实践者 60  (一) “智”与“行”结合:以无所依的态度落实菩萨行 60  (二) “智”与“行”结合:...有关《首楞严三昧经》的四篇前序后记—以《首楞严三昧经》相关文献的探讨为背景>,收录于《佛学建构的出路》,2006年,页59- 117。   42. 楼宇烈,<大乘不二法门的理论与人间佛教>,《...

    陈渝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562195.html
  • 论隋唐五代至宋初的药师信仰——以敦煌文献为中心

    结四十九结。(59)  两两相较,基本仪轨大致相同,特别是都少不了置灯、建幡、放生之举,看来这个仪式是药师道场的基本内容,不可或缺。所不同的仅是北大D.180中要求四时行道,即少了黄昏与寅朝二时的行道...属於宣朝礼忏之文。汪娟博士曾收集了敦煌遗书中的十六个抄件,(68)并将之分成三类:甲类是礼拜善德佛等十方佛的;乙类也是礼拜十方佛,但未指明十方佛的佛名;丙类是礼拜过去七佛的。甲类包括S.59,B....

    李小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862530.html
  • 慧思禅师之法华三昧

    ,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 59智者遂于此山依之奉行法华三昧而得悟。  此处的"普贤道场"和"四安乐行"说的是什么?《别传句读》解释道:"普贤道场,慈云普贤...180页下;《天台九祖传》,《大正藏》第51册,第98下-100页上;《弘赞法华传》卷第四,《大正藏》第51册,第21下-22页中;《法华经传记》卷第三,《大正藏》第51册,第59页中;《法华经显应录...

    可 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42462664.html
  • 藕益智旭的净土思想

    ,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B59应用念珠记数,刻定每日必须完成的数目,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不假思索。或者一昼夜念十万声,或五万三万,必须尽此一生的时间,以决定每日...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36页。B59藕益:《梵室偶谈》,见于《净土集》第114页。B60同前,第114页。B60藕益:《示念佛法门》,见于《净土集》第103页。62同前,第103页。同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2462765.html
  • 台北市寺庙经济资源运用过程之探讨——以法令规范下的数据为例

    寺庙所奉祀主神的情形54  表3-12、台北市寺庙兴建形式在其它项目分布表56  表3-13、搜集两年度的收支家数在地区别比较表59  表3-14、台北市寺庙80、87年度收支资料呈报搜集状况表60 ...林胜俊  1985《台湾寺庙的职权与功能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林万传  1994〈民间宗教与公益慈善教化事业〉,收于《宗教论述专辑─社会  服务篇》59-85,台北:内政部  范国广  ...

    陈木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2463030.html
  • 台湾佛教僧团的现代转型~台南地区开元寺与妙心寺之比较研究

    和尚>,页58-59,收入释净明主编,《眼净和尚圆寂二十五周年纪念集》。  黄文卿&林晏州,1998,<深度访谈之理论与技巧-以阳明山国家公园游园专车推动为例>,《国家公园学报》,Vo1.8,No.2...佛教与当代对话学术研讨会》,弘誓文教基金会主办。  释能融,2000,<早期佛教僧众教育略谈>,页59-125,载自《中华佛学研究》第四期。  释净心,1995,<佛教教化的理论与实际>,页1-26,...

    杨宫妹(释如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5563193.html
  • 《百喻经》及其故事研究

    三节 经录记载与版本概况39  一、 历代经录记载39  二、 现存版本概况52  (一)写本 52  (二)刻本 55  第四节 卷数篇次与全经组织59  一、 各版分卷与篇次59  二、 全经之组织...2003年3月  《文章辞采艺术探微》冯永敏,国立编译馆馆刊,26:1,263-289,1997年6月  《文学意象本质初探》葛中义,河北学刊,59-63,1995年5月  《文学意象的象征性》李明生,广西...

    洪梅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463671.html
  • 《六祖坛经》虚词研究

    语文研究》 1994.4:28-33  王维贤  1985《说 “省略”》《中国语文》1985.6:409-414  王学奇  1999《释 “去”》《语言文字学》1999.7:59-63  王锦慧  ...  季永兴  1999《马氏文通与句读之学》《古汉语研究》 1999.2:54-59  1999《古汉语实字虚字考察》《湖北大学学报》 1999.6:61-70  季羡林  1985《原始佛教的语言...

    王文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663673.html
  •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读后感(下)

    八地之上置立“不共二乘之大乘菩萨十地”。〔59〕唯识宗先“观诸法不可得,唯识起”,其次“观所空、能亦空”,然后在“圆成实上而作修学”,直到最后“转识成智”;〔60〕中观宗应成派则遍就一切法处直观“无...~120。经部宗下各派对于“十六心见道”或“一谛得道”,存有不同观点。详见《宗义讲释(上册)》,页209~220。   〔59〕请参见《宗义讲释(上册)》,页337。至于“十地”名目,“华严经系”与“...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116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