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太原]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9-16页  --------------------------------------------------------------------------------  【作 者】李安纲  ----------------------------------------------------------...

    李安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1758444.html
  • 《西游记》与佛教文化

    (金铅三斤黑,木汞三斤红,土则三斤黄;老秤一斤为十六两,16×3便为48)。  由此可见,唐僧历经5048天,取经5048卷,与事实完全不符,而与全真道的教义和修炼方法相关,那么西游取经就不是到印度...

    李安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1858445.html
  • 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哲学和宗教

    事物的“惊异”,他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他因此认为“神话”是“怪异。”[16...的讨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北京)1999,第2版。第16页)“生存着的此在”显然是人的存在。由此“开展出生存的生存论结构”, 即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的问题。“进行有...

    鞠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3758469.html
  • 玄奘途经重要城市及主要与唐、佛教相关遗址·国内篇

    22〃,北纬40°29′55〃。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北距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东距罗布泊北岸28公里处,县古城周围为一片密集的风蚀“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种长期强烈风蚀和水蚀形成的像海中礁石一样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0758568.html
  • 清末民初五台山的普济及其教团

    年代。  相对于此,《立世宝卷》等经书,对普济的家庭状况描述,颇为一致,说他自幼父母双亡,兄弟有五人[16]。这样的说法,不宜轻信,光绪十八年的碑文即说他于“同治十二年告假回籍养亲,父母辞世,遂无志功名...山东民间秘密教门》页289。  [14] 季继纯编纂《弥勒九转家谱》卷上<弥勒初生>。  [15] 小野胜年&日比野丈夫《五台山》页125,三上谛听<五台山と普济禅师>页75。  [16] 《立世宝卷...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1158572.html
  • 觉悟心中的佛性

    要建立「内心净土」、「即此身心,名为净土。」。净土是佛教的理想境,而失望悲观于现世的人,都希愿往生。但释尊的净土就是这个娑婆世界,有云:「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身16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2058580.html
  • 沩仰宗概观(1)

    有所发展的。试想,一个偌大的道场,如许多的僧众,其衣食之费用并非等闲小事,要经营好这样一个大道场,若不将禅教寓于农作之中,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在百丈的语录中,虽有“闻鼓声,吃饭去”[16]的农禅记载,然...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458609.html
  • 百年耆旧 一代宗师——金末元初的少林寺长老性英粹中

    有期,清伊亦知津。细看潜溪树,高卧香山云。学诗二十年,钝笔死不神。乞灵白少傅,佳句傥能新。遥遥洛阳城,梅花千树春。山中有忙事,寄谢城中人。(16)  根据以上元好问所提供的材料,性英入主宝应寺,约在贞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858614.html
  • 从以禅喻诗论严羽的妙悟说

    的原意,是指一种  精神的集中,一种有层次的冥想﹔而中国佛教禅师  199页  们所理解的「禅」,是指对本体的一种顿悟,或指对自性的  一种参证。(注16)  理解了诗与禅的涵义之后,可以看出它们的...思想散见于《坛经》各品,黄檗希运更明确指  出,见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注16)见吴经熊着、吴怡译,《禅学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禅的起源〉,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七二年八月  第三版。  ...

    王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5158748.html
  • 禅宗精神与文艺美学的相通

    (注:《坛经》第16节。)禅宗,不论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注:《坛经》第17节。)。“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注:《坛经》第19节。)。排除一切计较、执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565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