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6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东汉王朝祭礼与民间宗教 的正式分流考述——从象数思维发展的角度(下)

    之文大吉,百邪去矣。五官五王为道初,为神诅,审能闭之闭门户。外暗内明,何不洞睹?守之积久,天医自下,百病悉除,因得老寿……。”[71] “符”被认为代表了相当于“太极”的那种力量,将符吞入腹中,“... [70] 《后汉书·皇甫嵩传》。 [71] 王明《太平经合校》上册330页,中华书局1960年。 [72]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10期。 ...

    杨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4442178.html
  • 虽作头陀不解禅——清初遗民诗人归庄与佛教

    71页,中华书局,1983年。)这种中国式的禅学吸收了老庄哲学自然主义的精髓,也与古代“小隐隐于陵薮,大隐隐于朝市”的遁世思想遥相呼应,正好迎合了本就具有恋官与归隐双重人格的中国士大夫。同时,它也消弥了...

    张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0442195.html
  • 宋代五山十刹寺制考论

    补的措辞,说明灵隐的寺格比净慈高,且其间的住持迁转顺序已制度化(注:参石井修道《中国の五山十刹制度の基础的研究(四)》,《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16号第44、71页。)。这与宋濂所说五山十刹住持实行...

    刘长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3242222.html
  • 唐代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

    ;[10](p.8253);[7](028,p.71)  由上引碑文可知,当时尼僧并非全都按戒律规定居住寺中,也有仍居本家的。正性出身河东大姓裴氏,她的“生不居伽蓝”,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但出家而不...

    杨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4042232.html
  • 论明代的度僧

    军籍,发戍辽东、甘肃;九月,他又拒绝嘉定县僧会司的度僧请求;十三年,给西宁等处僧著失监藏等度牒(注:《明太宗实录》卷21、卷63、卷71、卷171。按,洪武年间,仅有六年规定妇女年四十以上始听出家,以及...

    何孝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2842286.html
  •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序

    71 问: 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   答: 灵魂是佛性与无明的和合。如你没有识得本性,着相的,就是灵魂。有分别心,有粘染的就是灵魂。魂与魄也有区别。有人说三魂七魄,就是三分灵魂七分...

    元音老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1642346.html
  • 《菩提道灯难处释》探微

    独特的辩论模式(参见《西藏密宗史略》,页97-8)。而此辩论术的产生必然有助于中观应成派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注46)参见《西藏佛学原论》,页71-89。   (注47)参见《广论》,卷17-24。...

    陈玉蛟(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4242442.html
  • 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

    契嵩本、宗宝本相去较远。……西夏文本和法海本相近而不雷同,疑西夏译本所据汉文底本为现已失传的另一版本。”[71]这是否也为敦煌本之前或之外另有一古本的存在提供了...ldquo;至少已经过‘南方宗旨”、‘坛经传宗’的改补”(同书,第266页)。   [70] 《中国禅宗史》第247页。   [71] ...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042492.html
  • 从僧肇到印顺导师──《肇论》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

    一个生,没有一个灭。就“世俗谛”说是“有成有得”。[70]且二谛是一,“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71]有是因缘有,无自性,故不是真有;是假有的存在,故不是绝然的空无。  印顺导师认为,僧肇〈不真...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442496.html
  • 宗教的净土与哲学的净土

    -----------------------------------------------------------------  7. 《六祖坛经.般若品》。  8. 同上,〈自序品〉。  页71...

    李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334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