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6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义宝鬘(2)

    久住,非如一类入无余依:谓有二乘乐圆寂……後有异熟无由更生。』(大,31,55中)文中所说『不定姓』之二乘证有余涅盘时,即成『菩提圆转的罗汉』,可以转入大乘道。  26、此处之无间道,是指大乘金刚...①。  29、《成唯识论》中,涅盘有四种;多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一种(大,3l,55中)。30《摄大乘论》说,佛有三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其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同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0644838.html
  •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

    贤,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济者也(41)。 此慧远传中,刘遗民就慧远大师带领缁俗百二十三名集结于庐山之北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修净土教的缘起,所撰写的文章,亦载于《出三藏记集》卷15慧远法师传(大正55、...无量佛,未来世亦有无量佛,以是故现在亦应有无量佛(54)。又《十住毘婆娑论》卷五易行品第九亦云: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55)。 又云:阿弥陀等佛...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四谛顿、渐现观之初探(2)

    诸法的各各自性上,《般若经》则反对主张“法体恒存,三世实有”的有部,[55]提出一切法空观的思想。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卷26“差别品”(大正28?412b)说:  通达四圣谛,知苦不生缘苦心,乃至...卷23(大正8.384c)。  [55] 田端哲哉﹤说一切有部の“三世实有”说﹥《佛教学セミナ一》no.29(p.53)。  [5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大正8.411c)。  [57]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245315.html
  •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注55)   众生与法身相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便缠过一切苦……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应如来,应正遍...、 四六七、下。   (注 55) 同(注52)、大正、十六、 四六七、下。   (注 56) 同(注52)、大正、十六、 四六七、中。   本经「众生有清净法」之「清净法」就是「清净心」也就是...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145387.html
  •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2)

    意义的“如来”被混淆了,以致佛陀被神格化了( 注55)。所以,他说: 如来者,一切有情有如来性,无不可以成佛。如 来性真常不变...注55)详见前书,页6。 (注56)引见前书,页5~6。 (注57)引见前书,页7。 111页 匹配。印顺导师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145412.html
  • 两首有关台湾僧人抗清的诗作*

    记载应是可信的史料。  陈梦林,福建漳浦人,康熙 55 年(西元 1716 年),  应聘来台纂修《诸罗县志》。康熙 60 年,朱一贵反,陈梦  林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始末。诗作〈鹿耳门即事〉共有八首, ...顺天”也是林爽文事件(乾隆  54 ~ 55 年,西元 1788 ~ 1789 )时, 所采用的  年号。林爽文事件,比张丙事件早五十年。后者借用  “顺天”之名,恐有精神上的关联。  (19) 引见...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945436.html
  • 《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1)

    的资料有十余种之多, 参阅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经研究》,文津出版社 ,1994年,页29。 (注5) 《大正藏》卷55,页60中...鼎文书局,1975 年,页 391- 396。《出三藏记集》卷十四, (注7) 《大正藏》卷 55,页 102 下 -103 上。 ...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045464.html
  • 菩萨戒本羯磨校勘说明

    55]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忄*龙]戾不为宣说.皆无违[56]犯...所说文义不正。后文云。依文不依义。  [52]原刻次二字作谓于.今依丽刻改.  [53]原刻作集.今依丽刻改.  [54]藏本云.为求今时后时义利故.  [55]勘胜子疏.意谓不知如理说也.  [56]...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345568.html
  • 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

    佛法所談之時空限制,其對象不僅指釋迦佛,尚有十方佛、三十五佛、乃至三世千佛,以及一切菩薩摩訶薩等。如上表4、10、51、53、54、55、59等稱念佛名,求懺悔的佛名經典。以上除向清淨比丘說罪之「對首懺...57等陀羅尼咒經,則是以書寫或讀誦陀羅尼咒為方法,而懺悔業障。此中55號,十卷本的《陀羅尼雜集》,共收集一百七十一部陀羅尼咒經,其中大多為持咒求懺,或卻病除災的咒經。 再者,23號《觀佛三昧海經》除以...

    釋大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445588.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上)

    固然为实有;无为因果择灭别有实体之理由亦充分表现出来。这当然是世亲同意有部所说,才安排在最后作有力有利之反证。在《俱舍论》中,世亲所安排之答辩,凡是他所不同意的一   55页   方总是不给予他最后...rdquo;(注55)(2)“依他起相,此由依缘力故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注56)(3)“一切法平等真如,…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04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