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96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1)

    般泥洹经》卷六说︰  若阿练若愚痴无智,状似阿罗汉而诽谤方等,……言方等经皆是魔说……作是说者名一阐提。[30]  又《大般泥洹经》卷六说︰  诸增上慢一阐提辈,以何为本?诽谤经法不善之业以是为本。[31...

    昌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0554419.html
  • 驻相与阻抗——精神分析学心理治疗与禅宗参悟的异曲同工

    患者C,女士,30岁。因为社交焦虑而主动要求接受精神分析学心理治疗。在开始的四次会谈里,C女士每次都很认真详细地向治疗师A汇报自己的症状表现。也诚恳地回答A关于家庭生活状态、工作情况、成长经历等的一些...

    张天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4354507.html
  • 六朝僧侣诗研究

    正理论》,《大正藏》,第29卷,No 1562。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卷,No 1579。  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大正藏》,第31卷,No 1602。  姚秦....

    罗文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3954553.html
  • 许国霖与敦煌学

    第十影印出版,书名改为《敦煌石室写经题记 敦煌杂录》,精装,一册。1998年,兰州古籍书店仍以《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为书名,按原装帧重新影印出版,更近原书风貌[30]。或许是因为序写于...同乡,因而相熟,且许国霖书中颇多社会史料,而瞿宣颖对此兴趣甚浓,故许国霖请其题签。  [30]但是此影印本缺胡适序和作者自序。我在荣新江教授处见到原书,系大约五六十年代琉璃厂中国书店售出,前五叶,即两...

    余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4254555.html
  • 法显生平现象的思考

    并不是夸大其词,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撰写56人西行求法中,有文字记载在途中死就有整整30人,其中不知所踪,西行不果者又在多数。[21]法显西行结伴十一人,只有他一人以过花甲、逾古稀之年完成了这一...

    定 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5154631.html
  •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1)

    不知其几十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0此性状与印度的金翅鸟(迦楼罗Garud)几无二致,据《翻译名义集》卷二载:「翅翮金色,两翅...  27见《大唐西域记》卷七。  28见民国三十三年《说文月刊》,后收于《天问正简》。  29见大正藏第二册,八四八页。  30见《庄子》道遥游第一。  31该书不传,今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引。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5754637.html
  •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4)

    参阅向氏《唐代俗讲考》。  29《敦煌变文集》另收有五篇「太子成道变文」,第一篇似押座文,其余四篇有说无唱,不像变文。  30此篇亦无唱词。又,此篇旧作《只园因由记》,潘重规先生考据应为《只圆图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0054640.html
  • 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音菩萨(1)

    非常的流行。事实上,有部的转身论在第二世纪初期在印度西北以犍陀罗 (Gandhaara) 为中心的地区也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30) 初期大乘 (尤其是空系 ),在未成立其女人观之前,曾采用有部的...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254789.html
  • 清辨“名言中自相有”之看法的探讨

    skur h.debs pa - apavada),也就是对事体(dn·os po, vastu)的一种损减执。”〈30〉  宗喀巴《善说藏》进一步解说如下:  “此说偏计所执相无性时,若谓偏计所执,是...的问题。而此“声”或“色”又要预设无错乱的“知觉”来亲自认识。 因此,从清辨《灯论》中的“第一义中,诸内入等,无自起义。”等(大正30、52。)的“命题”可以间接推出“名言中自相有”的认识意涵--必须...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2254802.html
  • 论天台一念三千

    ,皆在一心。[30]  综上所述,三千世间,一切阴界入等即是一实法界,一切法即一法,是真谛。三千世间,一切阴界入等各各有其一定的规律,宛然而有,一法即一切法,为俗谛。三千世间非一非一切,亦一亦一切,名...卷46,55a—55b。  [26]同上,54a。  [27]同上,《大正藏》卷46,55c。  [28]《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7b。  [29]同上,《大正藏》卷46,8c。  [30...

    利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365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