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1)

    师主张“三有为相非一刹那”——一刹那有前后二时的思想。然而,心是念念变动的,又如何安立有情业果相续呢?把业果安放在心法上者(如大众、分别说部等)都主张:一刹那有前后二时,以及“心是一”(大正32,278下)说。由于“心是一,故能修集,若念念灭则无集力”(大正32,278下),故心是刹那转变,非刹那生灭。而且,由于一刹那有前后二时,所以有转变可能。心是刹那转变相续,非刹那生灭,故有情业果相续的安立...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1.html
  • 印顺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几乎是与宗教情感相互共存的,导致艺术成为表述宗教感情的载体,将信仰进一步的形象化与具体化。印顺认为礼乐是本于宗教的,后代随著神事与人事的分开,才有专用于人事的礼乐,艺术才与宗教分开。[32]  二、...同注释1,页32。  [12] “多重至上神观”是将各种至上神进行多重的组合,参阅郑志明,〈台湾民间信仰的多重至上神〉(《神明的由来-台湾篇》,南华管理学院,1998),页170-204。  [13]...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645348.html
  •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

    倾向又因宋明以降, 僧人教育水准的普遍下降,禅宗的态度也可能成为某些拒绝宗教学识者的借口及依据。 32 页一、问题的提出  “多闻”一词,散见于佛经... 32)《毗婆沙论第三》对这三慧都有解释,其中有关“闻慧”的部份,是如此说: 复有善诵修多罗、 毗尼、阿毗昙、生厌恼心…… 如见彼谛时、彼亦次第观别、欲界苦作异相别……乃至色无色界...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90.html
  • 舍利弗在《维摩经》中的性格与角色

    109f.(《相应部.蕴相应》),相当于《杂》104 ,大正2,页30下。(注18)S 12.24,S.ii.32f.(《相应部.因缘相应》)。(注19)Vin l.a.l, Vin.iii...奘、藏译本;谦译本是“梵志”,520c1,舍利弗的智慧甚至不如一个婆罗门)!但是,应该要注意一个关键词,即是这段开头的“承佛威神”(注32)。这个词意在《维摩经》共出现三次(藏译本皆用同一词,In...

    林昭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345391.html
  • 梁武帝“皇帝菩萨”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1)

    32)。  ---------------------  (注 29)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  ,《大正藏》十二册,页433下。  (注 30) 梁?宝亮等集《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三四,页237  。《续藏经》九十四册,页474。  (注 31) 同(注23),页31~32上。  (注 32) 桓玄〈许道人不致礼诏〉,《弘明集》卷十二,页  84中。  134页  总结桓玄...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245413.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2)

    32下。 注20 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句子。不论是唐玄奘的译本,或 法月的重译本,以及般若共利言等的译本,皆有“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的经文。见《大正藏》第八册,页848...66中。 注31 这也出自同段经文:“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长流转 ,无有能转者。”同前注。 注32 按此段经文,是出自《华严经》卷十九,《升夜摩天宫品》第 十九。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
  • 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 -- 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1)

    ---------------------------[3] 梁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大正藏》册50,页360上。[4] 梁宝亮等集《大般涅槃经集注》卷32,《佛教大藏经》册...故无惑取也。无取则无是,无是则无当,谁当圣心,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32]“诚以圣心不物于物,故无惑取也。”这是难者有限度地认同〈般若无知论〉的观点,谓般若不为物象所迷惑而妄取著是可以认同的,但般若连...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6.html
  •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1)

    2-66中。  (注 3) 大.2-32上。  (注 4) 大.1-93下。  (注 5) 大.1-94上。  9 页  ,寂静、微妙、超越(凡夫)思念之领域,深妙而唯贤者能知!又,人人乐阿赖耶(`...105经,大.2-32中;《杂.334经》大.2-92下。  (注 5) 大.2-36下。  11 页  脱、解脱知见三种无上,得“究竟涅槃”,则成为阿罗汉、辟支佛、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  “涅槃”在《阿...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6.html
  • 身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开维新风气之先。明治32 年, 黄受命任监狱教诲师嘱托,同年于大稻埕日新街设立“普愿社宣讲所”,积极宣讲教化。明治 42 年,日本政府任命黄担任当时台北最繁华的大稻埕区区长, 授勋六等,佩蓝带褒章。...陈瑞星承诺向各茶商劝捐,每年两百圆 ( 注 32)。 又李逸涛、魏钧臣、陈采臣、谢旭如等地方士绅也曾受黄玉阶之邀, 至普愿社登台宣讲, 而为一时盛事 ( 注33)。 同时宣讲风气一开,黄玉阶也应各地...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1)

    淮南之请,开法于淮上之舒州太平寺,淮南丛林遂整齐而盛,临济宗风亦大振于斯。(注32)然则张商英之重视名禅,优礼大德,实有以助之。又如他于神宗时出任荆南提举,闻禅师承皓者号“皓布□”,在襄州鹿门任首座,颇...迁化。(注32)见《禅林僧宝传》(新文丰《史传部》册7)页563;《罗湖野 录》页971;《禅林宝训顺朱》(台北︰文殊出版社《禅宗全书》 册34)页395~396。又张漕江西时间,...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44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