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何选择目标

    分为四大类: (一)身念住/处——色法(Rupa) (二)受念住/处——感受(Vedana) (三)心念住/处——心识(Citta) (四)法念住/处——心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1053268.html
  • 菩提与菩提心

    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菩提心】  梵语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4460687.html
  • 如何发菩提心(选摘)

      是的。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是觉悟之心,佛弟子若欲成佛,必须发过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欲得成佛,终无是处。   伏见经云:“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余诸善,不得为喻,能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之苦门,入无为之胜路。”   华严经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出生一切诸不萨行,十方三世诸佛,皆从菩提心而...

    见内

    |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08271720324.html
  • 七净门与禅观诸境

    upacara samadhi)及根本定(appana samadhi )而成就心清净。心清净谓以定故,不为六根境界所障。由观心(citta)及心所(cetasika)或任何其余现行身心诸法而心得清净时,沿...风大,观这类明显的色,心不再散乱而念遂摄归一境。由如此这般,每瞬间观照所生之刹那定(khanika samadhi )成就“心清净门”(citta-visuddhi)。  1.色心辨别智  观照顺畅心...

    马玛哈希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640105.html
  • 佛陀的两种主要禅修方法

    观息来平静激动的心。这位与会人士没有任何禅修经验,就能够靠观息法来静心,实属难能可贵。 Sansa dekhate dekhate, citta avicala ho jaya. Avicala citta nirmala bane, sahaja mukta ho jaya. 持续观察呼吸,心就会平静下来。 稳定的心就会变纯净,自然会找到解脱。 ...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5943241.html
  • 由观根尘识体证无我(下)

    起观的目标,在此我们不谈它。在八十九种识觉当中,四种道的知识(Mgga Citta)四种果的知识(Phala Citta)也不能成为起观的目标。我们也把它隔开不谈。在进修时,观念也是我们所要弃除的。 ...

    U Thondara Sayadaw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647352.html
  • 心念处(cittanupassana)

    开始观照离心路过程心。心路过程心会依照心的定法(citta-niyama)而以一定的顺序生起;心路过程总共分为六门,它们取各自的目标而生起,即颜色、声音、气味、滋味、可触物与法。你必须观照这六门心路...色法就直接修行心念处?  通常是不能,但是偶尔有特例的情况,那是因为过去生中波罗蜜的缘故。在此我要讲述一个关于修行心念处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名叫吉达(Citta),在他受比丘戒之后,许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749348.html
  • 佛典汉译理论刍议(下)

    常用的专门术语。例如一般用“识”来译“vijnana”,然而他有时候用“识”来译“citta”(心)。“心”字一般用来译“citta”,但他间或用“心”来译“dharma”(法)。 一般用“色”译“...

    李雪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3164383.html
  • 玄奘翻译观的现代诠释

    直译应为“计前际见,计后际见”,但玄奘合译为“计前后际见”。5)译名假借法。使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专门术语,使含义格外清楚。如一般使用“识”来译“vijnana”,但玄奘有时用它来译“citta”(心);“心”字一般用来译“citta”,但他有时用“心”来译“dharma”(法)。6)代词还原法。把原文中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有时在名词前加“此、彼”等字样。此六种技巧在玄奘的翻译态度和原则指导...

    梁 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4369561.html
  • Nietzsche and Buddhism:

    desire (tanha) and mind cultivation (citta-bhavana). In a godless universe, a ... (Selbstuberwindung) and Pali Buddhism's notion of mind cultivation (citta-...

    JAMES L. FREDERICKS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16437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