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溺诗”、“靓禅师劝化人”,第55—56页。[60]《石门文字禅》卷二《次韵平无等岁暮有怀》:“我年十五恃豪伟,废食忘眠专制作。”第20页下。[61]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卷七《筠州清凉寂音慧洪禅师》:“...但其才性嶷爽,见于言语文字间,若于禅门本分事,则无之也”[56],将其言语文字与禅门本分事割裂开来,显然是一种不顾事实的偏见。?四、惠洪文字禅理论产生的个人性因素?惠洪之所以能成为宋代文字禅的代表人物...
周裕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474540.html
-
吏谢忠牒
52 唐益谦牒,请将人拾马
53 福州薜光
54 人参 驴
55 来文,并责保识有
56 准给所由过所,唐
57 从西自有
58 别给
59 申康大之
60 往轮台征债
61 同,牒知任去,谘,元
62 十四日
63 依判,谘,延桢示
64 十四日
65 依判、谘,齐晏示
66 十四...
向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74861.html
-
汉文,道含笔受,译于长安。
2.《中阿含经》60卷222经,东晋隆安元年至二年(公元397—398年)由宾沙门僧伽罗叉诵出,僧伽提婆译为汉文,豫州沙门道慈笔受,译于建康。
3.《增一阿含...中阿含经》卷56《罗摩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向陈如五人说:
“五比丘当知,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曰著欲乐下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圣贤法,无义相应。五比丘,舍此二边,有取中道,...
郁永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35177182.html
-
谷牧为使行文达赖喇嘛,准于长城外之岱噶往迎,随信礼品一方白色哈达。[56]使臣于九月底将信和哈达交给了达赖喇嘛。[57] 顺治九年季秋二十一日顺治皇帝收到的达赖喇嘛(初七日)来文称:本人努力前行,已近黄河,至岱噶相见密奏。[58] 九月二十三日沙济达喇携信返回京城。[59]于顺治九年孟冬初四日沙济达喇携来达赖喇嘛(九月二十三日)的来文称:正在努力行进,凡所知悉之事使臣告知。[60] 十月初...
李保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1577338.html
-
”[56]从佛教对“聪明”与“智慧”的用法可以知道,虽然二者都是相对于“愚痴”说的,但前者仅仅适用于凡夫,而后者则通于三乘;前者仅仅是世间法,而后者则通于出世间。由于佛教追求的是出世间而不是世间法,...佛陀有偈颂于此,说:“从下踊出者,三明为最上。从空流下者,三明亦第一。贤圣弟子僧,是师依之上。如来之所说,诸说之最辩。”[60]
由于佛教所说的智慧通于凡圣、明仅仅适用于三乘解脱者,从这个角度说...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878312.html
-
石弥勒像一铺。[55]
所礼之“双王”,倘据一般解释,乃阎摩罗王。《翻译名义集》卷二:“琰 (以再)魔,或云琰罗。[56]李世民因病愈而造弥勒像,乃为还愿也。
再如,唐代开元十八年(730)...、舍利、佛像等自天竺返时,唐太宗又敕令敦煌官司前往流沙迎接[60]。由于上述因缘,包括佛教界在内敦煌地区各界人士对于玄奘极为尊崇,而玄奘本人又信仰的是弥勒。如玄奘在前往阿耶穆佉国时,为贼所得,“法师乃...
张子开 张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0678537.html
-
以为实录,然后立编年之体,为褒贬焉。”[56]是可谓自述编纂精神。至少在不全以个人好恶而择取历史事实这一点上,《旧唐书》胜《新唐书》一筹。
第三,修史者的个人因素。前已言及,《旧唐书》的主要纂者或...刊撰纪、志六十卷。是臣到局月日不多,用功最少。”[60]
据《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宋庠》附宋祁,祁在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奉命修《唐书》之前,值陕西用兵,调费日蹙,故上疏曰:
...
饶宗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178546.html
-
,所以喻吾心之静定昭明也。 为有源头活水来。盖由源头常有活水来耳。程子有云:涵养须用敬人之一心,能敬以养之,则天理流行,亦犹是也。为去声。”[56]
黄宗羲谓“今观其《夜坐》诸诗,皆得之黄陂者,...,传说固妄,然事实不必即须根本推翻。”[60]但我们在研究时,还是必须注意到宗教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存在着的相当差距。[61]
三、“醒世诗”的流变及影响
如前所述,明代罗洪先创撰的这些诗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278742.html
-
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真:转识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一切所缘不出此二,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缘有三种。
[第十七颂](注 56 )
奘...十九颂](注 60 )
奘: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真:由二种宿业熏习,及二种习气为集谛,成立生死。
阿赖耶识的转变,是以转识的转变(分别)为因,使...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4.html
-
由梵语Vipa?yin之音译“毗婆尸”,龟兹语pūd或者pud、焉耆语pat之音译“佛”[55],组合而成。“拘楼”,或译“俱庐”、“鸠娄”、“酤噜”,为梵语Kuru之音译。[56] “刹利”,即梵语...的词汇,在整个佛教界独树一帜。这些新创造的词汇,可称之为“丛林语”。按,学术界或称为“禅宗同行词语”。[60]然“同行词语”一辞,似乎未能反映出禅宗这类词汇的独创性吧。
1、禅宗“丛林”的出现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