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19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浅论华夏俗世妇女的观世音信仰──兼论这位菩萨的性别问题

    前145?~90?)《史记》(艺文影印武英殿刊本,台北,约民国48年至50年间出版,以下引用二十五史均用同一版本)卷74〈孟子荀卿列传〉略云:“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0.html
  • 《阿含经》和《说无垢称经》的不二法门初探

    学生书局,1995年),页74)亦发而为类似的论断:“这种法门,又称“不二法门”。“二”是相对性,“不二”即是非相对性,而是绝对。”  页9 《阿含经》和《说无垢称经》的不二法门初探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952296.html
  • 福严寺志

    中高级部有二十八人,初级部其七十二位(在家人十三位)。[74]   (5)福严精舍的重建   在担任福严佛学院院长长达十八年之久(1978-1996)的真华法师回忆道:“前八年只是挂名,从七十五年的下...72] 真华法师,〈我主持福严十年的经过与感想〉收在《福严佛学院第七届毕业同学录》,页47。  [73] 真华法师,〈福严精舍重建缘起〉,页7。  [74] 《福严佛学院第六届毕业同学录》页22-48及...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0652357.html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1)

    编著:《中国佛教史》第十四章第四节〈禅宗〉(台北:国史研究室编印,汉声出版社,1972年),页67-7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82。  7. 玄义为临济宗之...

    李惠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152368.html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2)

    庞婆,你是上界执幡罗刹女[74];凤毛,你是善财童子[75];你一家儿都不如女孩儿灵兆,乃是南海普陀落伽山七珍八宝寺,号元通,名自在观音菩萨。(诗云:)则为你一念差受此尘缘,再修行六十余年,庞居士你今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252369.html
  • 欧阳竟无先生的生平、事业及其佛教思想的特质(2)

    使得欧阳逐渐脱离陆王的心学,而开始《起信》佛学系统的研究[74]。由杨文会开创的晚清佛学思想之基本格局,乃是“学贤首,尊《起信论》”,推重华严宗学,以《大乘起信论》的佛理模式,作为综合一切佛教思想体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652377.html
  • 智顗的“三谛”思想及其所依经论(1)

    ”,则是大、小乘观法的差别所在。小乘先立法体,再以分析、拆折的方法,将所立法体空掉;而大乘则不立法体,当体即观诸法“本性空寂”、本来不生不灭。  页74  释迦佛:“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佛答以:“非谓...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80.html
  •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1)

    ……古作颂貌,今作容貌,古今字之异也。容者,盛也……颂今之德广以美之。……假容为颂,其来已久,以颂字专系之六诗,而颂之本义废以。”(页416,台北县:汉京文化,民74,初版),据上,则以中国传统的文体...表现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象,叫做排比”。   页43  若有永灭者,则亦无有生;若生永灭者,无老病苦阴。[74]   此偈颂既应用了“排比”的句法,亦应用了“类叠”、“层递”的修辞技巧,使整首偈颂读来朗朗...

    王晴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952382.html
  • 论佛道儒三家伦理的关涉——以五戒与五常为核心

    总原则是:以礼度为首。凡是合乎儒家礼教的就,保留、增益;违背儒家礼教的,就革除、废弃。[74]所以,他增订了道教的戒律,吸收了佛教的形式,而其内容则主要是儒家的伦常道德,如忠、孝、仁、义等。因为他所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4552574.html
  • 五台山佛教历史概述

    、德清等。其次是曹洞宗,著名僧人有慈舟方念。清代五台山流行的禅宗也主要是临济宗和曹洞宗。民国年间,禅宗已发展成了五台山最大的宗派。新中国成立后,禅宗仍然兴盛。据1983年统计,五台山有禅宗僧人74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405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