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有似一乘佛(注74)。
所以我们可以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者,即是《法华经》的知识系统。闻佛知见即是针对声闻乘之教化;示佛知见即是对缘觉乘之教化;悟佛知见即是对菩萨之教化;入佛知见,是对...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1855785.html
-
1,《大正藏》卷50,经2042,页 100下~101上。
又根据周祥光《印度通史》,大乘精舍印行,页74︰「阿育王有兄弟101人,彼杀死了九十九人,只剩下一个兄弟谛闲(Tishya)未戮」。...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3855798.html
-
书局流通,民 78 年 8 月。 见《大乘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页 74。台北:佛教书局流通,民 78 年 8 月。 见《大乘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页 100。台北:佛教书局流通,民 78 年 ...
释见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0455851.html
-
夏县东山深隐之所,不与俗争。74页“同书”廿九慧胃传叙述京邑清禅寺云:园圃周绕,水陆庄田,仓廪硙硙,库藏盈满。又“宋高僧传”十五道标传,说杭州灵隐山天竺寺云:置田亩,岁收万斛,置无尽财,与众共之。“同书...
道端良秀著; 李孝本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2455900.html
-
是之辨哉!”[74]这里强调的是儒佛融通,但显然站在儒的立场,认为从本质上说,言是可以传意的,只是从宗教实践“守”、“信”的角度看,最好不提倡“以言得意”。苏轼说得更明白:“释迦以文教,其译于中国,必...活处观理》,中华书局排印本,1983年。 [74]《避暑录话》卷上。 [75]《苏轼文集》卷六六《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 [76]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诗言其用不言其名》,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056018.html
-
径山维琳,云门六世,大觉怀琏法嗣。苏轼知杭州时,曾请维琳住持径山。苏轼自海南北归,至常州,维琳前来问疾,苏轼作《答径山琳长老》诗[73]。又有《与径山维琳二首》[74]。 金山宝觉,云门六世,大...苏轼文集》卷六一。 [72]见同上《与泉老一首》。又见《苏轼诗集》卷三七《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 [73]《苏轼诗集》卷四五。 [74]《苏轼文集》卷六一。 [7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对诗歌与禅宗本质的新认识。 2.句中有眼。黄庭坚诗云:“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任渊注云:“谓老杜之诗,眼在句中,如彭泽之琴,意在弦外。”[74]可见,句中之眼相当于弦外之意。黄氏亦用来评书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456020.html
-
页,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印行。按:据《宋高僧传》卷九,《慧忠国师碑文》为释飞锡所撰。 [74]《山谷诗集注》卷一六《赠高子勉四首》其四。 [75]《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九《自评元祐间字》。 ...吻合者矣。是以识有馀者,无往而不韵也。”那么,山谷的“韵”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韵”是指形式结构本身的安排布置所形成的艺术张力给人的美感。黄庭坚论画曾提出“行布无韵,此画之沉疴也”的观点[74],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656021.html
-
;“大海象野兽般咆哮”,就很有力量[74]。当然,曲喻的两种维度常常可以结合在一起,如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JohnDunne)把爱情比作圆规,并由此而环环展开比喻。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曾拈出英国...]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二《荐福古禅师传赞》。 [73][8]参见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第1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74][9]同上。 [75][1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756022.html
-
公案”[73]。杨杰是云门宗雪窦重显的法孙,也是苏轼的好友,苏轼曾称赞他“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74]。雪窦有《春日示众》诗二首,其一云:“门外春将半,闲华处处开。山童不用折,幽鸟自衔来。... [73]案:杨杰偈见于《五灯会元》卷一六《侍郎杨杰居士》。 [74]《苏轼诗集》卷三二《再和并答杨次公》。 [75]《明觉禅师语录》卷六,《大正藏》第四十七卷。 [76]《续传灯录》卷二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95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