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7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1)

    指出:“玄学、义学,一也。世有达者,义学皆玄;如其不达,玄学皆义。”[77]陈师道也认为:“南北不异,禅律相资。曲士拘文,起差别于耳目;至人达观,示平等于冤亲。”[78]最妙的是宋人对《楞伽经》的认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7]《苏轼文集》卷六六《跋荆溪外集》。  [78]《后山居士文集》卷一七《请兴化禅师疏》。  [79]《苏轼文集》卷六六《书楞伽经后》。  [80]《梁谿集》卷一三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056018.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2)

    妙总师参寥,大觉老之嗣,眉山公之客,而少游氏(秦观)之友也。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76]  中际可遵,云门六世,报本有兰法嗣。苏轼过庐山,见其诗而和之[77],后遂有书信往还[78]。...苏轼诗集》卷一八《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次韵旧诗,赠宝觉长老》。  [76]《后山居士文集》卷一一。  [77]《苏轼诗集》卷二三《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3)

    。至如右军书,如《涅槃经》说,伊字具三眼也。”[77]所谓“眼”,即“正法眼藏”,是禅宗教外别传的要义。本来,依禅宗祖训,“眼”是外于文字言句的。但到了晚唐五代禅宗五家兴起之后,使用新的农禅话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456020.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4)

    [76]同上卷二八《跋法帖》。  [77]同上《题绛本法帖》。  [78]《古尊宿语录》卷四《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宗门十规论·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第四》。  [80]《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精神境界。何谓“不俗”?黄庭坚指出:“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77]范温引申说:“孔子德至矣,然无可无不可,其行事往往俯同乎众人,则圣有馀之韵也。”[78]可见这种精神境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656021.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5)

    ,如苏轼诗:“城中楼阁似鱼鳞,不见清风起白蘋。”[77]以鱼鳞比楼阁,再由鱼鳞生出清风白蘋的想象。黄庭坚诗中此类比喻尤其多,如“王侯鬚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78]、“渴雨芭蕉心不展,未春杨柳眼先...钱钟书《谈艺录》第22页,中华书局,1984年。  [76][11]同上。  [77][12]《苏轼诗集》卷一九《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一。  [78][13]《山谷诗集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756022.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6)

    推测本权这种以诗对诗的形式是受了曹山本寂《对寒山子诗》的影响[77],似求之过深。因为《对寒山子诗》的原貌已无法窥见,而慧能之偈不仅具载于各种禅籍,而且是最权威的范本,作为临济宗门徒的本权似不必非...漳州保福本权禅师》,《大正藏》第五十一卷。  [77]见张伯伟《禅与诗学》第87、246页。  [78]《苏轼文集》卷二○。  [79]《山谷诗集注》卷一七。  [80]《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一。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956023.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7)

    提倡“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76],黄庭坚论诗推崇“不烦绳削而自合”[77],朱熹论诗主张“真味发溢”,自然流露[78],寒山诗的朴质真率因此而颇受宋人青睐。刘克庄有段话可作为代表:...72]黄庭坚《山谷全书·别集》卷八,清光绪义宁州署刻本。  [73]《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三。  [74]《后村诗话·续集》卷二。  [75]见《朱子语类》卷一四○。  [76]《后山诗话》。  [77...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0156024.html
  • 佛陀跋陀罗在长安僧团被摈原因考索

    17]同上,218页;  [18]《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77页;  [19]同上,76页;  [20]《出三藏记集》卷9,342页;  [21]《修行地不净观经》,即...

    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0556194.html
  • 论佛教的自杀观

    不时解脱”,其他五种阿罗汉所证的为“时解脱”(见《大正藏》卷27,页524。)   21.《大正藏》卷2,页286上-中。   22.见《长者尼歌》77。《南传...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5156221.html
  • 诗悟与禅悟——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

    all by saying  nothing)。因而在实践中,中国文论形成了以含蓄代明晰、以简明代冗长、以间接代直接、以暗示代描述等方式。”[5]77这样,“以禅喻诗”便促进了传统诗学话语重含蓄、尚隐秀...

    刘艳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25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