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系·65》,岩波书店1977年版,《和歌九品》第32页。 〔17〕〔美〕唐纳德·金:《日本人的美意识》, 中央公论社1993年,第11~12页。 〔18〕〔日〕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三联...
姜文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5540703.html
-
信徒聚会谈佛,是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团体。 约65(东汉明帝永平八年) 史载明帝刘庄以梦见金神,遣使臣蔡愔等到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一带)求法。67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 史传天竺僧人竺法兰、迦叶摩腾以...
虚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1740995.html
-
,……这是佛教直接影响中国咏读文学最明确的功绩。」(页65)。由於东初老人所指称的「声韵学」,意义不同於一般文字学上研究字音的声韵学,所以其论述内容和其他同以「佛教对中国声韵学的影响」为题之论著的内容...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4341028.html
-
65。 [8] E.Conze, Buddhist Wisdom Books. 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m Ltd., 1958. p.84。 [9] E....
吳汝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441094.html
-
以致沒有內在、真實的本質 ( svabhaava ?ūnya )[65],但卻具有它們各自的功用,例如載運木頭、青草和泥土,盛裝蜂蜜、淨水的牛乳,以及避免寒冷、風吹和熱氣。同樣地,我所說的話[66],... [64] 同前註。 [65] 所謂「沒有內在、真實的本質」( svabhāva ?ūnya ),通常譯成「無自性」或「自性空」;而漢譯本『迴諍論』則譯成「無自體」。 [66] 指「一切...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641096.html
-
國研究中國政府機構的專家克拉克教授,認為唐代的行政改革,使當時的帝國建制。已達到最成熟的階段。[65]瑜伽學派的政治理論,在中國沒有銷路是可以想像的。 再加上歷史上的例子,如梁武帝佞佛亡國之類的指責... 六二。 [65] 參閱 E.A. kracke.Jr. "the Chinese and the Art of Government" The Logacy of China 一書中 ( ...
冉雲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741098.html
-
nihsvabhava iti` )。 所以,《回诤论》第 64、65 颂说 :「我无有少物,是故我不遮;如是汝无理,枉横而难我。 汝言语法别,此义我今说,无法得说语, 而我则无过。 」 (31)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5841194.html
-
]印顺法师亦谓“用考证方法研究佛法这种治学方法,是不应该反对的”,[64]又谓“史的研究考证,以探求真实为标的”,[65]“求真实,不只希望了解各时代、各区域、各宗派……种种事理的真相,而是说:研究者...1990年版。 [64] 释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第6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 [65] 释印顺:〈谈入世与佛学〉,《妙云集》下编之七:《无诤之辩》第248页,245-246页。 ...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0341200.html
-
曰:"便恁么会时如何?"师曰:"东屋里点灯,西屋里暗坐。"[64] 问:"万缘俱尽时如何?"师曰:"与我拈却佛殿来,与汝商量。"曰:"佛殿岂关他事?"师唱曰:"遮谩语汉!"[65] 问:"如何是...1992年版《禅宗语录辑要》55页下-56页上。 [42]同上57页下。 [36]同上卷中61页上。 [37]同上62页下。 [38]同上65页上。 [39]同上66页中 [40]同上卷中68页中。 ...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4141336.html
-
现存的颜之推《冤魂志》,“引经史以证报应,已开儒释混合之端”,[65]这个传统也为后世所继承。因此,济颠虽是一位禅宗临济僧人,而小说中表现出儒家的理念,也就不算什么大稀罕事了。 在济颠话本、小说中...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这对於帮助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佛教,认识佛教中与众不同的人物,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64]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之《宋代佛教》。 [65]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编《六朝神志...
文正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074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