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2)

    all over the land……,” P. 2.   [57] 见书经“商书”“说命”上。   [58] 请参阅汉书“苏武传”,“赵充国传”,及后汉书“光武帝本记”等。   [59] 见D. ...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1.html
  • 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2)

    們認定印度佛教有其發展的史實,則中國佛教未嘗不可說是繼承印度佛教的延續發展[59]。而中國佛教既然是印度佛教的繼續發展,則發展的佛教,自不能再十分同於原初的面目,發展的本身有過於原始者,但亦可能有不及之...[59] 中村元先生對這點倒有一正確的觀點。他說:  「對於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在性格上的不同,先要總括底說一下。中國人,把普遍性底宗教的佛教,是自覺其為普遍底而加以容受的。在此限度內,可說中國佛教是...

    張曼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3.html
  • 實在與知識

    成為錯誤的知識。經驗是對真之檢定亦是對錯誤之檢定[59]。由此而建立一規則,那便是真如同錯誤一樣,並不是由形成其後的認知之諸原因所產生的,而是由於外因或者由於其後的經驗所產生的[60]。  最後依照耆...Vizian). P. 9.4ff.   [59] Doso 'pramāya; anakah, pramāyās tu gum bravet.   [60] ubhayam paratah.   [...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1)

    有起,是非之域,妄想所存,故有无殊论,纷然交竞者也”[59]。  客观之万物由主观之心思而起,主观之心思亦由客观之事物而发,且由妄想引生是非,则“有”与“无”之争论乃交相而生,故僧肇曰:  “欲言其有...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7.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2)

      [56]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二下。   [57] 不真空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三上。   [58] 不真空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二上。   [59]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8.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2)

     [56] 『宋高僧傳』卷三轉引『三國志』述臨兒國之項的文句(大正五○˙七二四˙中)。   [57] 鼻奈耶序(大正二四˙八五一˙上)。   [58] 大正五二˙一六˙中。   [59] 大正五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
  •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中的佛教

    佛陀’,( ‘Humanisme Buddhque’), 收录在他的著作 L''''Inde et le Monde (Paris, 1928), 第59页。〖ZW)〗然而佛教对于赫胥黎有时表现出来的...

    维吉塔·拉加帕克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6.html
  • 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1)

    愛道般泥洹經》一卷 《佛問四童子經》一卷 《調伏王子道心經》一卷 《五百王子作淨土願經》一卷 《三幼童經》一卷[59] 《二童子見佛說偈供養經》一卷 《首達經》一卷 《注首楞嚴經》[60](卷...

    唐秀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0544399.html
  • 禅与诗画

    能道得一端,但所言要非的论。前此日本铃木教授,曾经指斥胡适博士不知禅的本义,不能妄撰禅宗历史(注59);是则不攻禅学,也不能侈言中国的艺术(注60)。  在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老庄是通向禅学的桥梁...

    邢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244416.html
  • 欧美学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讨及其论评

    Quest for the Meaning of  Emptiness, 1992, pp. 18, 58-59, 80-81, 97-98.  (15) T. 224, vol. 8, pp. ...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24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