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社会老龄化与佛教文化
21世纪已经到来,新的世纪有许多鼓舞人心的前景,人口老龄化却是一个不那么单纯令人乐观的前景。预计200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6亿,2020年则达10亿。我国2000年接近1.3亿,2020年将达2.3亿。1999年定为国际老年人年,正表明对老龄化趋势和老年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这里既有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有紧迫的实际问题。本文试从一个也许不为人所注意的角度,即从佛教文化与老龄化的关系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
由龚自珍的一句诗说开去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先生的这句诗,脍炙人口,广为人知,充满着革新精神,曾鼓舞了许多积极进取的改革者。然而,他的另外一句诗“烈士暮年宜学佛”,也许很少有人知晓了。在有些人看来,后一句诗可能颇有些老气横秋之感了,似乎丧失了前一句诗充溢着的革新进取精神。不过,我倒觉得这后一句诗对正处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我国,在考虑如何迎接老龄社会的挑战、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时,也是不乏启示意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佛教是一种宗教,是一种迷信,是消极遁世的,拜佛念佛乃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让老年人学佛,似乎不太妥当吧?这里先要澄清几个混淆和误解。一是要区别宗教与迷信。佛教是一种宗教,宗教与迷信不能混同,正信、智信的佛教不是迷信,而是反对迷信的。二是要辩证看待消极与积极,不应将超脱混同于消极。正知、正行的佛教并不是如常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消极的,而是以超脱的精神来对待世间的一切(所谓以出世之心入世),是既积极又超脱的。三是从佛教文化中学习汲取有益的合理的成分,可以是佛教信众,也可以是非佛教徒,谁也不会拒绝接受人类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四是拜佛念佛者中固然有并不真正懂得佛学的愚昧无知者(所谓愚夫愚妇),但也不乏学高行正、堪为世范的智者觉者。我想谁也不会说龚自珍是愚昧无知者吧。可能又有人会说,龚自珍晚年仕途坎坷,已由积极而转为消极,所以才有“暮年学佛”之论。事实上,定庵公信佛学佛正是金榜题名、春风得意的前后,佛学正是他立身处世、学问事业的重要思想基础。近代另一著名的革新思想家魏源,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编纂的《净土四经》在近代佛教发展中有重大影响,他晚年在杭州东园僧舍闭目澄心、精进念佛,最终身无病苦、安然而逝,总不能因此就把默深公视为愚夫愚妇吧。
不说出家人,只说在家人,不说古代人,只说近现代人,奉佛学佛者又何止龚自珍、魏源两位。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杨仁山、欧阳竟无、叶恭绰、简氏兄弟(照南、玉阶)、马一浮、章太炎、熊十力、李炳南、许地山、丰子恺、梁漱溟、赵朴初……,不胜枚举,他们都是学养深厚、才高八斗、或在政治、或在经济、或在学术、或在艺术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重量级人物;非佛教徒而从佛教文化中吸收营养的人就更多了,孙中山、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瞿秋白等都与佛教文化有很深的因缘,对佛学有很高的评价。如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为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胡适先生说:“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鲁迅先生曾出资在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毛泽东先生也曾指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疾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瞿秋白同志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说过:“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以上例证无不说明博大精深的佛学、丰富璀璨的佛教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可以借鉴吸收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龚自珍的“暮年学佛”之论决非无稽之谈、消极之说,更不是欺人之言、误人之说,平心而论,对于我们探讨老龄问题实在是颇有帮助、值得深思的有益之言、有用之论
“法轮功”现象引起的反思
狂妄自大、胡作非为的邪教魔头李洪志为首的“法轮功”组织被依法取缔了,这是大快人心之事。但在拍手称快、齐声讨伐之时,我们不能不深刻地、沉痛地冷静反思,“法轮功”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里居然吸引或欺骗了那么多人?而其中离退休的老年人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本文不拟全面探讨其原因,只是指出与论题有关的两个不容忽视的方面。笔者以为,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往往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心理调适、离苦得乐、临终关怀以至宗教信仰的广泛而强烈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的合理、合法、科学、健康的正常供给则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李洪志正是看中了这些需要,钻了供给不足的空子,打着“佛法”、“气功”等招牌,自奉唯一的“救世主”来哄人,编造“末日论”等来唬人,以祛病强身、真善忍为幌子来骗人,用邪法魔道来害人,妄图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揭露、批判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特别是揭示其以附佛外道为特征的反动会道门与邪教之性质;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努力增加满足人们尤其是老年人一系列正当需求的正常供给,夺回被“法轮功”占领的市场。这两方面佛教文化都是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极其有益的作用的。
“法轮功”又名“法轮佛法”,是假冒佛法、糟踏佛法、反对佛法的附佛外道。正是佛教界的有识之士最早起来揭露和批判“法轮功”。如果懂得一点真正的佛教文化知识,了解一些佛学的道理,很容易识别“法轮功”这种七拚八凑的无稽之谈、害人之说的伪善面目,是不大会受其骗、上其当的。正是由于人们对无边的佛法、无上的佛道有一种神秘感与敬畏感,而对佛学原理与佛教文化知识几乎又一无所知以至误解多多,所以很容易被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和“法轮功”从佛教中盗用的一些术语与方法(往往作了别有用心的歪曲与篡改)所欺骗和迷惑。邪教邪法蛊惑人心、欺世害民是当今世界不可小视的一种社会现象,影响我国的附佛外道并非仅此“法轮功”一种(“法轮功”只是危害最大、最为猖狂的一种,另外还有“清海无上师”、卢胜彦的那一套等),因而,让老年人适当了解一些佛教文化知识,对于老年人辨别“法轮功”之类的附佛外道是不无帮助的。
在祛病健身、心理调适、熄灭烦恼、延年益寿、离苦得乐、临终关怀等诸多方面,佛教文化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可供发掘利用的精神财富,可以用来满足人们包括老年人的上述种种需要,从而造福广大人民特别是老龄化过程中日益增多的老年人。
如何才能“忘记”?
老年人如何才能身心愉快地安度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理想目标?对老年人个人来说,有不少人总结了一系列“忘记”,如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以往的职务与权力、忘记过去的成绩与荣誉、忘记曾经的挫折与失误、忘记自身的病痛与苦难、忘记一切的恩怨与爱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忘记”的内容或对象,不同地位与经历的人,既有共同的(如年龄、病痛、恩怨等),也有不同的(如平头百姓就无所谓职务与权力了)。这里的“忘记”,不是无记,乃不计较、不执著,以一种超然洒脱的心态来对待所有这一些(一旦计较、执著)容易引起烦恼的东西。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一种很深刻的省思,富有哲理,合乎实际,如能做到,真实受用。但真正做到这些“忘记”,说说容易做做难。有人嘴上说“忘记”,心里就是忘不了,甚至也不舍得忘。有的人心里倒真想忘,但就是做不到,痛苦烦恼依然排解不了,摆脱不了。真正“忘记”,不但要明白“忘记”的道理,还要具有“忘记”的能力,谈何容易!佛教文化中恰恰有“忘记”的理论与实践,足资借鉴,助君“忘记”,断除烦恼,心想事成。老年朋友不妨了解一点
佛学理论中有关“空”的思想,可帮助人们加深对“忘记”之道的认识。一说“空”,马上有人以为是消极、虚无、悲观、颓废的,也许有人会说“四大皆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其实这是对“空”的一个很大、也很普遍的误解。佛法所说的空,乃是缘起性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空有不二的。“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万事万物都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产生、发展、演变、灭亡,生生灭灭,流转不已,因此其性本空。但它并不否认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只是指出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实体存在。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也。亦即不废万物(诸法)而一物不著、一丝不挂(无常无我)也。所以真空并非无记断灭的顽空(什么都没有了)。断灭之空是违背佛学基本原理的。如果“忘记”成了无记,“空”是断灭,不就变成傻瓜、白痴(老年人则成老年痴呆)了。从生生灭灭中悟解到不生不灭的空性,即是“涅槃寂静”。这才是真“忘记”、妙“忘记”。如此则金钱、权力、毁誉、恩怨、年龄、病痛等都能置诸脑后,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自在逍遥,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何等快乐!不“空”,就“忘记”不了,就会烦恼重重。
道理上明白是“忘记”的前提,还不等于事实上能“忘记”。真正做到“忘记”,也就是定慧等持的“忘记”,还要理论付诸实践,理事圆融才算究竟。佛教文化中有诸多实现“忘记”的方法与途径,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也。各人有各人的毛病、习气与问题,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应良药,只能应病与药、对症施治(李洪志鼓吹学了“法轮功”可以不打针、不吃药,百病全消,显然不是佛说而是魔说)。诸多方法与途径,择其要者,有禅、净、密诸家,具体方法主要有静坐、持咒、念佛、诵经等,辅之以在山水风光中陶冶、日常人事中磨炼。在此过程中,开发般若智慧,培养离执定力,就能不为以上种种烦恼所缠缚、牵挂,逐步做到真“忘记”、妙“忘记”,获得真快乐
益于老人、利于社会
了解佛教文化,懂些佛学原理,可以免受邪教邪法等歪门邪道的欺骗与毒害,可以增强“忘记”的能力,在心态上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已如上述。面对老龄化,佛教文化可供借鉴、足资启发之处远远不止以上两点,其益于老人、利于社会之处具体说来尚有不少。试扼要分述如下:
就老年人本身来说,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是最迫切、最强烈的需求,佛教文化中蕴含有不少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内容。曾有记者和科学工作者到寺庙中探求长寿秘诀,发现自然清洁的生活环境(寺院大多建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善于在心理上自我调适,清心寡欲、宁静淡泊、慈悲喜舍的心态,戒杀放生与饮食上的素食主义,静动结合的活动方式和有规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不少僧人健康长寿的基本因素。一些在家的佛门弟子(佛教居士)和善于从佛教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的人,往往心胸开阔、待人真诚,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为人好事心态平和,碰到问题能看破放下,人际关系、代际关系融洽(和气待人、和睦家庭),生活习惯良好(基本吃素、较少不良嗜好、注意身心锻炼等),他们的心理年龄往往低于生理年龄,因此身心健康较有保障,即使病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益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先生十多年前身患绝症,医院检查认为顶多只能勉强维持六个月生命,他按佛陀教导全身心(包括疾病生死与一切身外之物)彻底放下,居然一直到现在都活得好好的,而且越活越健康快乐充实。类似的例子绝非个别。老年人的健康是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年人善于自我保健和安养,既可使老年人自身减少痛苦,又能使子女和社会减轻负担。
就子女对老年人的抚养与照料而言,中国佛教文化也非常重视尊老、爱老、养老之孝道。佛教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之说,四重恩中就有父母恩。佛经中有一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陀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作为典范,阐释孝道,讲得极为深刻透彻,感人肺腑。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杭州云栖寺的袾宏莲池大师在母亲去世后出家为僧,曾“怀母木主”访道参学,成为历史上释子尽孝的一段佳话。佛教特重因果关系、主张众生平等的思想对于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抓好家庭养老,提高子女与家属的养老责任感及其对老人的抚养质量,是有重要的道德规范与约束作用的。代际平等是众生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如连老年人的权益、父母的赡养都得不到保障,还谈什么众生平等、普渡众生?一个对父母长辈缺乏孝心、不知报父母恩的人,谈何菩提心与报佛恩、爱国心与报国土恩、慈悲心与报众生恩?从因果关系讲,一个对父母没有孝心的人,也难以得到自己子女的孝心,一个遗弃父母的人,也难免被自己子女所遗弃,是谓因果不爽。至心尊重父母长辈,悉心照料父母长辈,使老年人始终感受到家庭亲情的关怀与温馨、共享天伦之乐是子女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义务。面对老龄化,这种道德化还是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的。
就晚辈与老年人的相互关系而言,一方面,子女等晚辈要以报恩之心尊重、爱护、善待老年人,另一方面,老年人则以慈爱而又超脱的心态关怀、爱护子孙后代,这样就能形成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使家庭生活安乐幸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老龄化的过程中,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的会愈来愈多,如有更多这样的家庭是和乐美满的,所在社区的和谐安定,整个社会的安宁祥和,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对老年人和老龄社会而言,还有一个人们往往不大愿意提及,而又实在无法回避的人生大问题,即与死亡相联系的临终关怀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与死亡越来越接近,一旦无常到来,面对死亡怎么办?这对老年人是个极为严峻的问题,也是个较其他人群更为紧迫的问题。一般来说,死亡无论对于当事人本身及其亲属、友人等,都是可怕的、痛苦的、残酷的、难以接受的。但生死事大,有生就有死,谁也无法逃脱避免。害怕死亡并不能使死亡远离。有时越是害怕死亡,越是惊恐不安,死神可能越要找到他,反而会加速死亡,面临死亡时亦更加痛苦不堪。而坦然面对死亡,有时死神反而不敢找他,即使寿数已到,无法更改,也能安乐而去。既然如此,惊惧恐慌还不如坦然面对,于己于人都能减少悲伤痛苦,何乐而不为?但话说说容易,真的面临死亡,如何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做到真正的安乐死决非轻而易举的。
临终关怀是宗教文化的一个基本课题,各种宗教都有相关的一套教理与方法。佛教文化更有相当系统缜密完备有效的往生与度亡的理论与方法。其中有不少可供借鉴的有益成分。历史上与现实中不乏藉此心无挂碍,坦然笑面死亡,安然走向彼岸者。有的甚至预知时至,来去自由,何等潇洒!那才是真正的“安乐死”。医学界、人口学界、社会学界、伦理学界、法学界等经常提起“安乐死”的话题,但用药物等办法实施“安乐死”,涉及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未必是真正的安乐死,因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而且佛教文化中对于死亡的认识,处理死亡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不仅可以使亡者本身得到安乐,还可减轻亲人与亡者生离死别的痛苦悲伤,避免凄凄惨惨悲悲戚戚大呼小叫哭喊哀号的令人断肠的苦难场面。“生死涅槃等空花”,佛教文化主张厚养薄葬,采取以火葬为主的丧葬方式,对于推行葬改革,改变借死人搞迷信活动、滥占土地、大吃大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对于移风易俗,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都是颇为有益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借鉴汲取的当然是佛教文化中合理的、有益的成分,至于附着在佛教中的迷信色彩和一些不如法、不合理的做法则是必须剔除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