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佛注老的老子哲学诠释史观
论儒佛注老的老子哲学诠释史观
夏春梅
第一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7.12出版 )
页28~34
华梵大学哲学系发行
本文全文由华梵大学哲学系提供,特此致谢
--------------------------------------------------------------------------------
页28
一、缘起
对于《道德经》经注的爬梳,并非缘于某一特定的“问题意识”,有几分是无心插柳的结果。经文简短但却义旨幽远,吸引无数注家穷微探隐,年少的好奇是因此而起。及长咀嚼文义,每每欣喜有所会意,迨翻阅前人注疏,发现一己之见不过是偶合儒家立场,或佛子心得,甚至是东西合并的饾饤之见,落入前人窠臼而不自知,于是放弃闭门造车式的解老方法,转而分析这些一己之见的成份,追溯其来源,进而厘清创见与成说。[注一]原先是阅读经典,尔后则转向为阅读经典的进路。然而在放弃自己的主观参与之后,深深为老学诠释纷繁的景像吸引,唐君毅曾经对先秦以降历代流变做一速描,而后赞曰:“世有更为一老学史者,吾愿馨香以祝之。”[注二]
由后设诠释的角度一路逆推《道德经》,意外发现内在意理是蕴藏在特殊的语法表达之中,准此略带障眼法趣味的语法、句法、章法,再回头按核各家诠释,能够不偏不执避开诠释陷阱,而窥全豹者并不多见。但哲学始于误解,诚不诬也,若不坚持解老有一正宗版本,各派注家在“误解”与“衍申”之中,始料未及为老学诠释带来丰富的肌理,倒也是一幕缤纷的景象。本文将简介注解纷纭之状况、引起纷纭的关键之一的特殊章法,并引儒佛两是家作为示范,以解释前言的“误解”与“衍申”所指为何,读者由此可以了解意理诠释的趣味。
笔者学识鄙陋,本文仅聊备一格,作为初稿之用,若治老学史者,则吾岂敢,当要之他日,有幸与方家共同耕耘。
二、《道德经》注解诠释纷纭之概况
(一) 注解纷纭现象之举隅
l.《道德经》众注纷纭,古已有之。严灵峰尝搜览历代所见《道德经》注,而成《无求备斋老子书目集成初编》、《续编》等,于其序中言:“余所及观览古今中外有关老子训注、解说、评点之书,无虑千百家,或崇尚重玄,不滞空有;或溺推因果,偏执三生;或引合儒宗,或趣归空寂;或明理国修身,掺入金丹导引……;皆偏于道之一……无有能窥老氏之堂奥者。”[注三]
2.笔者搜集民国八十年以前之期刊论文目录,分门别类,排而比之,可管窥西风东渐之后,新学科对老学发展的催化作用。若谈老子的形上学、伦理学、知识论,显然是哲学概论的分类,而道德经的神秘主义、自然主义、唯心论、唯物论、辩证法、相对论、生命哲学等,显然是思想流派的东西结合。
3.外国人看老子又是如何呢?“我们经过长途跋涉,遇见了许多老子:他是唯
页29
心派哲学家,娴熟吠檀多,古早基督教的传教士,通神论者,….,尤有进者,老子母与牝的隐喻用法,使新的触角扩至女性研究与妇女解放运动。雷倪士撰六册的道家论集介绍了不断繁衍的流派。……许多论文以老子与环保为题,主张老子简朴生活的理想可解决目前浪费资源与污染过度的问题。……企业家与出版界的领袖为他冠上有趣的标题如,道琼指数:智慧投资指南──一个道教徒在华尔街的自白,或企业家的老子。……)”。[注四]
阅读至此,读者或许已经觉得琳琅满目、洋洋洒洒。
(二) 注解纷纭可能原因之推测
l,经典本身言简义奥
唐君毅先生言:“盖其文既约而义丰,人固皆可自本其聪明智慧,加以演绎,并依联想,而任情为类比之论,其论述遂不可胜穷。”[注五]如王夫之在《老子衍》自序中便以为毋须外求,《庄子》显然已是道德经注。
2.原典语法诡辞为周
方颖娴则以为是道德经“诡辞为用”。[注六]这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线索,下文将详述。
此两点是造成《道德经》解异质又异层的可能原因之二。
(三)《道德经》特殊语法──诡辞为用、正言若反
魏晋南北朝的孙盛撰《老子疑问反讯》是以诘问的语气质疑《道德经》随处可见正反并陈的语句,虽然并非有意以语言形式来切入,循线而入,却在义理注解之外,开辟另一个诠释的视野。孙盛以为就形上之道言,经文在有物与无物之间摆荡;就欲望言,既言有欲又言无欲;就道德而言,标举绝圣弃智,但每章又辄云圣人,诸如此类。以《反讯》质之,反而避开诸家注解往往会遭遇的尴尬状况,倒有因执矛盾立场而一以贯穿经文的解释效力。验之文本,不仅是语句正反并陈,尚有大量的“正言若反”[注七]四处散布、纷陈共现,是以正者见正,反者见反,五千言虽短,却供应了注家搭建各种结构,各式排列组合的基本句型。经文有绝对道体的描述,有正反并陈的语句,另外间有大量正反复合的字辞,如大象无形、上德不德、学不学、大音希声、善战者不怒等等。如果对其承载描述内容的语法,未能有形式的掌握与自觉,在阅读之中时时警惕,勿陷正反两端,则很可能使会蹈入常见的诠释三部曲:先在诸多相对价值中作一主观抉择,或主战或反战、或养生或非身、或慈悲或残忍等;然后乘著《道德经》特有的形上学的翅膀,攀爬至此价值绝对化的高峰;第三,据以己说为真老子,或更进一步以此是非非彼是非。孤举孙盛的《反讯》,意义不甚显豁,若举其余注家排比,便明朗许多。庄子注老以“生”字为形上学,韩非注老以“法”字为绝对义,苏辙注老则希望以“复性”穿针引线,贯穿全篇。但是对语言形式的忽略,迫使苏辙在疏瀹之时非常迂回。他是持以儒解老的立场,故而不能放弃
页30
道德仁义的坚持,但八十一章之中,不时会有“绝仁绝义”之类令人踌躇的章句。注“不尚贤”使民不争,苏辙言本章以为错不在道德本身,而是贵尚之心会引起争乱。注“绝仁义”则曰“未有仁而遗其亲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仁义所以为孝慈矣。然及其衰也,窃仁义之名以要利于世,于是子有违父,而又有虐子,此则仁义之迹为之也。故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是说错不在真道德,而是名符其实的假道德。至于注“夫礼者,忠信之而乱之首”便有些不知巨斤云 。真是难为了苏辙。而这种现象是遍在于未掌握语法结构的各家注解之中。
三、儒佛诠释的《道德经》
由前可见老学诠释 状况之一斑及注老语法须知,以下便捻“以儒解老”、“以佛解老”,略分形上道体 、道德知识等道用范围,以及修养方法,以实际操作推演。
(一) 以儒解老
儒道两家在先秦一开始是以对峙姿态出现,异中求同在《世说新语》〈文学篇〉有记载:“王衍问阮修:老庄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宋儒注老有以为儒道之义未曾相妨,仅取苏辙以为示范;朱子虽然将老子列在《语类》〈异端〉一章,然其诠释道德经形上之道,颇能代表儒者见解,是以骈比,试作“以儒解老”典型。[注八]
1. 对于“形上之道”部分的诠释
朱熹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曰:“谷之虚也。声达焉则响应之,乃神化之自然也。是谓玄牝。玄,妙也。牝是有所受而能生物者也。至妙之理,有生生之意焉,程子所取老子之说。”[注九]“生生之意”明显有《易经》生生不息的余迹,程子所取老子之说,是取易经》或取《道德经》,仅只注文一段不足为证。朱子辗转引证,颇耐人寻味。儒家典籍具有形上成份者,《易经》居其大半,儒者注老,偕易理以往合,其实也是可以理解。以儒家易理解老子形上之道,此一进路,就注家所见是广为众人乐蹈。
就道之有无,朱子便比较明白点出:“道家说半截有半截无。以前都是无,如今眼下都是有。”[注十]颇能掌握道德经道体之两面向的特色。苏辙在形上之道的爬梳较具个人心得的“复性说”,是寻找超越之道的内在根源。注文中对复性的理路颇能自成首尾,“夫道非清非浊,非高非下,非去非来,非善非恶,混然而成体,其于人为性,故曰有物混成。”(注二十五章)道的属性非此非彼,内在于人名为性。“性之于人,生不能加,死不能损,其大可以充塞天地,……”。(注十三章)虽是内在亦有其普遍性。“万物皆作于性,皆复于性。”(注十六章)]事物的原初与最终回归的状态。所有的修养旨在去妄复性。[注十一]
2.对于有关“道德”部分的诠释
(1) 苏辙以为老子基本上是维护仁义道德,至于有一些负面文字出现,主要是
页31
试图排除因标榜贵尚而引起的追逐争乱,或者是世道衰微后的虚假造作。如前文所述。
(2) 朱熹则是指为权谋诈术。释“古之善为士者”一章言:“老子说话大抵如此,只是欲得退步占奸,不要与事物接。如治人事天莫啬,迫之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皆是这样意思。故为其学者多流于术数,如申韩之徒皆是也。”[注十二]释“反者道之动”再次申言:“故张文潜说老子惟静故能知变,然其势必至于忍心无情,视天下之人皆土偶尔。其心都冷冰冰的了,便是杀人也不恤,故其流多入于变诈刑名。太史公将他与申韩同传,非是强安排,其源流实是如此。”朱熹此语一出,老子百口莫辩,流风所及,数百年以下犹闻挞伐之声,如梁启超及余英时即是。
3.对于有关“知识”部分的讨论
《论语》有〈学而〉,《礼记》有〈学记〉,《荀子》有〈劝学〉,儒家一系重人文教化,苏辙同样遵循此一立场。遇有“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师”等谆谆教诲诸章,苏辙注解自然是若合符节,但是在十九、二十及六十九章,由朱熹口中说来只需用权谋说便能一言以蔽之,对苏辙的道德立场、疏解工夫便是一番考验。注“绝望弃智,民利百倍”,他是如此弥缝:“非圣智不足以知道,使圣智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世之人,不足以知圣智之本而见其末者,以为巧胜物者也,于是骋于末流,而民始不胜害矣,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对“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有言:“古之所谓智者,知道大全,而揽于物之终始,故足贵也。凡民不足以如此,而溺于小智,以察为明,则智之害多矣,”对于往往引起误解的字辞,稍费周折将他们虚说了,并不赋与实质意义。
4.对于“修养方法”部分的讨论
苏辙注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曰:“寂然不动,感而遂为天下通。”援引《易经》,颇有静中寓动之意。注四十章言:“复性则静矣。然其寂静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说法略同。解释道体之时,朱熹与苏辙皆掌握到了形上道体某些属性,“生生之意”与“复性”之部即是:一是就道之创生义而言,一是就道之内在义作发挥。另外《道德经》道体特有的双重复合性质也未遗漏。对于论及道德知识的道用之部不论或正或反,《道德经》总是适时出现适当的章句可供双方振振有词,抒发一己对老子的印象。但是如果不愿意刻意对歧义并陈的经文视而不见,但又未掌握《道德经》特殊的语言设计,那么如苏辙这般温柔敦厚、用心良苦的组织脉络是可以预见。《道德经》的修养方法,苏辙引《易经》“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动中有静,静中寓动,虽是引自儒家典籍,却颇能符合老子理趣。
(二)以佛解老
佛教自汉末入中土,乘著老庄津梁而广被朝野,高僧大德注老不绝如缕,丁福保言憨山大师二篇最为精核,唐君毅先生也说憨山德清经解斯为巨擘,是会同三教之先河。
页32
[注十三]真正留传今日的注本屈指可数,是以憨山本弥觉珍贵。憨山以佛解老的立场见于〈发明趋向〉:“愚谓看老庄者,先要览熟教乘,精透《楞严》,融会吾佛破执之论,则不被他文字所感,然后精修静定,工夫纯熟,用心微细,方见此老工夫苦切,然要真真实实看得身为苦本,智为累根,自能隳形释智,方知此老真实受用处。……”。
1.对于“形上之道”部分的诠释
〈发明宗旨〉有一段精辟的注解:“老氏所宗,以虚无自然为妙道,此即《楞严》所谓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者是已,此正所云八识空昧之体也。以其此识最极幽深,微妙难测,非佛不足以尽之。转此则为大圆镜智矣。”八识空昧之体与虚无自然妙道,已表出二家可以深入讨论的紧要起始处。由此,若疏凿得宜,当可各自深化内在理趣。唯需细心分别处是佛家若有形上之道,也要是由心上说,由内在之心识化现外在的山河大地,来谈其创生、普遍、绝对;唯一等种种属性;道家的形上学是由超越的道体落在人身修养而为内在之德。就涵摄范围言,二者皆是超越与内在兼具,相引为训,有某种程度的正当性。但是两家思路的缘起生成过程迥然不同,因此勿因理路相近而忽略背后结构性的差异。
佛家修心讲境界,对虚无自然的妙道,虽然憨山以为转此可以达大圆镜智,但也以止观工夫的深浅,审慎再做一些层次上的厘清:“菩萨如此,以止观而破之,尚有分证。至若声闻不知,则取为涅桨;西域外道梵志不知,则执之为冥谛;此则以为虚无自然妙道也。”
2.对于有关“道德”部分的诠释
“老子……若不知佛,决不能以慈悲为宝。……”。注六十七章时如是说,另于论工夫之处则曰:“且出无佛世,观化知无,有似独觉。……观其慈悲救世之心,人天交归,有无双照,又似菩萨。”对老子以慈悲为宝深表赞叹。
3.对于有关“形躯”部分的诠释
注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憨山曰;“此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袪累也。”
4.对于有关“修养方法”部分的诠释
憨山以为佛道两家入门工夫皆在破除执著,于〈发明工夫〉言:“老子一书,向来解者,例以虚无为宗。及至求其入道工夫,茫然不知下手处。故于篇首,将观无观有一观字,为入道之要。……佛言此止观,有二乘止观,人天止观,浅深之不同,若孔子乃人乘止观也。老子乃天乘止观也。虽三教止观,浅深不同,要其所治之病,俱以先破我执为第一步工夫。”憨山以菩萨赞美老子之仁慈,对于“天地不仁”一章则言:“且夫地圣人皆有好生爱物之仁,而今言不仁者,谓天地虽是生育万物,不是有心要生,盖由一气当生,不得不生。不得不生。故虽生而不有。”所遭遇的诠释处境与苏辙颇为相近,对治之法也是将此类章句以“不是有心要生”虚说了。由十三章注文所见,
页33
以为《道德经》所重为重道忘身;但文本不乏畅谈养生之旨,道教中人将三、六、七、十二、十六、三十三、五十九诸章排列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养生学说。由以上几处龃龉看来,憨山前注道体部分所说“分别都无,非色非空”,以及修养工夫的破执(苏辙的动静亦不远矣)其实已经很接近道德经思维的一贯理路,但是落在道用层次,涉及语言形式的面向,显然也不是憨山反省所及的焦点。
四、结论
三教得以会通,是历经数百年开放性的相摩相荡,系统理路之间的互相对话与截长补短而渐次形成。儒佛注老的形上之道的部分,便可以看出彼此学习涵融的轨迹,苏辙设想的“复性”之说,憨山提出“八识空昧之体”,都掌握了《道德经》对道体描述的一些基本特色,如其内在、如其超越、如其绝对、如其普遍,以及具关键地位的的正反相生的复合性。但同中之异是各家仍持守其各自分际的关键,即使是想在异中求同的诠释过程,也要仔细区别,以免含混笼统,如程朱以“生生之意”注老便是道地《易经》的思维,可见出各家理路系统在建立之初是各有因缘,各有欲解决的基本问题。
儒佛注老的道用部分,很能发觉特殊的语法结构对义理诠释所产生的影响。许多注家在道体、在修养方法的解释不滑脱,但是一进入道用部分便需费心。原因是道德经的语法形式在章句之间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供灵活组合,找到一个落点,经由细心经营,便可搭配形上之道自成一套完整体系。往后退一步,便看见老子所架构的诡辞为用、正言若反的语言形式结构,附著了许多因缘和合所衍生的义理诠释。事实上,如果视或正或反的语句有如双翼辅弼,那么所围拱的可能就是“为无为”、“事无事”、“上德不德”、“学不学”、“知不知”诸如此类的核心复合句,注家诠释如果能准此内在理路为出发点,也许便不会出现单向褒扬或单向挞伐的注解现象。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语法形式结构,如果二千年后读者也同意“道可道非常道”,当如何设计文本,以便在后来者参与阅读的过程中即能心领神会?憨山说读《道德经》要精透《楞严》,其实,丁仲祐引明陶望龄言:“常无,空观也。常有,假观也。同谓之玄,中道观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思议三观也。”这也是阅读之时不错的提醒。
儒佛注老的工夫方法部分,苏辙的动静之间、憨出的破执说,与形上之道部分相仿,较道用部分更能呼应《道德经》惯有的正反相生相成的思考理路。
虽然在“误解”,其实较妥当的形容应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带来丰富的诠释面向,但是了解了《道德经》特殊的语法形式,是兼具正反及绝对层面观照之后,笔者也期望能见到因贯串语言形式结构而对经文旨趣产生的新注解。[十四]
--------------------------------------------------------------------------------
注解
[1] 笔者曾借硕士论文草拟民国八十年以前〈老子研究期刊论文目录〉,(《道德经旧注初探》,辅大中研硕士
论文,民国八十一年)制作的过程中,常会发觉独特的解解在灵光乍现之后,后继无人;但某些老生常谈却
一再反覆出现。当时心中所考虑的是孔恩(Thomas Kuhn)所言典范(Paradigm)建立的问题。中文学术界的研
究成果常常是领域因经验累积而熟知,领域外则需从零开始点滴摸索,也因此“教科书”的撰写、典范的
立定、研究成果经公开讨论而成立的“有效性”便亟待加强。
[2]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一》,第八章,页290-291,学生书局,民国七十五年。
[3] 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书目集成初编》序,艺文印书馆。
[4] Eric Zurcher, Lao-Tzu in East and West, 中国人的价值观国研讨会,汉学研究中心,八十年五月。
[5] 同注二。
[6] 方颖娴,《先秦道家与玄学佛学》,学生书局,民国七十五年。
[7] 同注一,页88-90。
[8] 萧天石《道德经名著选辑》所列儒林派注家为:马融、陆希声、司马光、王安石、苏辙、胡安国、陆农师
、谢图南、叶梦得、董思靖、洪应绍、归有光、焦竑、陈继儒、王夫之、张尔歧、俞樾、,姚鼐、陈澧、
江瑔、魏源、严复、纪昀。这是注家清单,若对老学史有志者,可借以钩勒组合完整的“以儒解老”的脉
络。
唐君毅先生对以儒解老的流变则略有轮廓:“宋人如司马光、王安石、苏辙、吕惠卿之老子注,并以儒道
之义,未尝相妨。唯程朱之传,则视老子为异端,而加以贬。……元儒吴澄有老子注,明儒则陈白沙、王
阳明与其徒,皆有取于道家之义。……泰州王门学者如焦竑更为《老子翼》、《庄子翼、之书,亦以二书
羽翼儒学。明代学者多兼通三教,王船山亦为《老子解》、《庄子解》、《庄子通》诸书。清儒姚鼐亦为
老子注,……然清末民国初年,则学者多轻儒而尊老。江瑔为《读子卮言》,张尔田为《史微》,并以道
家之老子之学,为孔子及百家所共出。”同注二。
[9]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华世出版社。
[10]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四,华世出版社。
[11] 苏辙,《道德经注》,收入《中国子学名著集成》。
[12] 同注九。
[13] 萧天石《道德经名著选辑》所录以佛解老的注本有:鸠摩罗什、僧肇、孙盛、释道安、窦略、成玄英、
佛图澄、孟智周、赵秉义、吴澄、邵若愚、沈一贯、释德清、朱芾皇。
[14] 本文资料截至八十一年为止,尔后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但笔者研究趣味转向,并未继续攻治,有关考古
新得及大陆方面所见相关资料,均付之阙如,实为研究之忌,他日有暇,当及时补足。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