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2)
(七)、会通佛儒
契嵩痛儒者以佛道为异端,恶其杂儒术以妨佛法之宏展,
故言“若夫儒经有与佛经意似者数端,含而蕴之,若待佛教
而发明之”(注84),显见其有志会通佛儒思想,其上仁宗皇
帝书云:
页230
“若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是岂不与经所谓‘实性一相’者似乎?”(注85)。
“又曰:‘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
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以至与天地参耳’
,是盖明乎天地人物其性通也,岂不与佛教所谓‘万
物同一真性’者似乎?”(注86)。
“其又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
远以至悠久,所以成物,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
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
之道可一言而尽矣’,岂不与佛所谓‘法界常住,不
增不灭’者似乎?”(注87)。
“其又曰:‘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
,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
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以至夫地一撮土之多’云云者,是岂不与佛教所谓‘
世界之始,乃有光明,风轮先,色界天其后有,安住
风轮,成乎天地’者似乎”(注88)。
“诚则明”之明,乃自性圆明之明,人当效天地之至诚,克
念作圣,以圆明其性。“明则诚”之明,乃明心之明,明心
而后,则诚立矣。中庸以“诚”为最高范畴,“诚者天之道
也”(中庸),“诚”即天道,或圣人之精神境界。圣人之
境界,上配天地,博厚高明。中庸之基本观点即以“诚”为
天道,而天道之特色为“不贰”、“不已”,即前后一贯,
永远一致,亦即有其一定之规律。朱之谓“诚者,真实无妄
之谓”(中庸章句),真实即客观实在性;无妄即合乎规律
。中庸以“诚”为天道,即在说明“天”是实在的,亦是有
规律的。“诚”原为道德规范,即言行一致。中庸以“诚”
为圣人之精神境界,以“诚”为天道,此乃“天人合一”之
观点,亦即以道德规范来说明自然界。契嵩主中庸所言之“
诚”与佛家思想有相似之处,以会通佛儒,益见其苦心造诣
。复云:
“若系辞曰:‘原始要终,故有死生之说,精气为物
,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是岂不与佛氏所
谓‘生死者皆以神识出没诸趣’者似乎”(注89)。
页231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书曰
:‘兹致多生先哲王在天’,是不唯圣人,但欲致敬
于鬼神耳!亦意谓人之精明不灭,不可不治之也。此
与佛教人人为德、为善、资神,以清升者何以异乎?
”(注90)。
“如此数说者,皆造其端于儒,而广推效于佛。岂圣
人自以冥数潜通,不使人而辄识乎?不尔何其道理之
相贯如此也”(注91)。
契嵩以佛家之“自性”、“实性”、“真性”、“法界”、
“神识”等抽象概念,来会通中庸与诗、书之思想,亦即以
儒家学说为经,以佛教思想为纬,通贯其道,以广其致,可
见儒佛“相贯如此”。由此可知契嵩系就基本之理论问题,
以谋佛教之儒学化。
(八)、儒佛合一
契嵩曾言“万物有性情,古今有死生”(注92),其实,儒家
之“性”即佛家之“本心”;儒家之“情”乃佛家之“烦恼
”,此句已将韩愈原性所谓“性情”朗显出来,由此可知其
儒佛合一之意。契嵩云:
“古之有圣人焉,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
迹则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异焉者,分
家而各为其教者也。圣人各为其教,故其教人为善之
方,有浅有奥,有近有远,及乎绝恶而人不相扰,则
其德同焉。………方天下不可无儒、无百家,不可无
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损一善道,则天下
之恶加多矣”(注93)。
佛、儒、百家均为古之圣人,其心一,其迹异;方法不同,
目的则一,均教人为善绝恶,故天下不可无儒,无百家,亦
不可无佛。由此显见儒佛同源矣。契嵩复云:
“夫教也者,圣人之迹也。为之者,圣人之心也。见
其心,则天下无有不是;循其迹,则天下无有不非”
(注94)。
教化众生为圣人之形迹,立教救世则为圣人之本心,若能体
认各教圣人救世之本心,则各门各派,无有不是,而和睦相
处,有益世间。否则,诸教唯我独尊,非其所非,必致互相
排拒,遗害苍生。契嵩云:
“夫圣人之教,善而已矣!夫圣人之道,正而已矣!
其人正,
页232
人之;其事善,事之。不必僧,不必儒,不必彼,不
必此。彼此者,情也;僧儒者,迹也。圣人垂迹,所
以存本也;圣人行情,所以顺性也。存本而不滞迹,
可以语夫权也;顺性而不溺情,可以语夫实也”( 注
95)。
“教不可泥,道不可罔,泥教淫迹,罔道弃本。泥也
者,过也;罔也者,不及也。过与不及,其为患一也
”(注96)。
圣人之教纯善,圣人之道纯正,世人应敬其人而述其事,不
必强分儒佛,互别彼此。因教化之方便,而有僧、儒之区别
,实则儒佛理本无差,不分轩轾,此即“存本”;若妄自尊
大,非其所非,则为“滞迹”,故应“存本”而不“滞迹”
,始能方便教化;“顺性”而不“溺情”,方可笃实务本。
若“泥教”与“罔道”,则为过与不及,同是缺失。因此,
不必分儒佛,不须分彼此,孔释一体,儒佛一家。契嵩复曰:
“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乎治
。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
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儒者欲人因教以正其生
,佛者欲人由教以正其心。………故治世者,非儒不可也;
治出世,非佛亦不可也”(注97)。
儒以治世,佛以治心;前者有为,后者无为;一是“正生”
,一是“正心”,各有其功,缺一不可。其上仁宗皇帝书云
:“愿垂天下,使儒者儒之,佛者佛之,各以其法,赞陛下
之化治”(注98)。究极而论,儒佛“同归乎治”,同为襄助
帝治之法,在政教中,儒佛两家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由是
,契嵩亦已揭露佛教之本质与特色矣。
六、结论
由上可知,契嵩旨在藉佛教思想以调和儒家学说,因其
生当宋初儒学复兴佛教式微之际,故有其时空与学术背景之
限制,然以其卓然睿智,剀切儒家学说之精义,深契佛教哲
学之本质。尤其于天下之士排佛甚炽之时,明儒释之道一贯
,以显其思想之特色。契嵩自云“既治其(佛)学,又喜习
儒,习儒之书甚,而乐为文词”(注99),故其文风,宛似儒
者。此外,因其“习儒之书甚”,故亦为宋代僧家中,最具
儒化思想之代
页233
表人物。契嵩主倡“儒佛不可相非”(注100) “儒佛二圣人
之道,断天下之疑”(注101),以显其儒佛一致之立场, 并
力言“今佛法入中国垂千年矣,果为害则天下安能久容之如
此也。若其三废于中国,而三益起之,是亦可疑其必有大合
乎天人者也”(注102),以明佛法弘益天下之事甚多, 且谕
当世名儒释子“见圣贤所以施教敷化之心,而不沦于是非相
战之地”(注103)。天台松雨斋沙门原旭谓“夫明教大师,
乃是大乘菩萨,知佛法有难,于是乘大愿轮,复生世间,著
书辅教者也”(注104),复谓“古今僧中之为文者多, 而未
尝有出其右者,所谓北斗以南,一人而已”(注105)。 径山
禅寺沙门文琇赞曰:“若夫推其道发于文章,肆其学以援斯
人,宋明教嵩禅师其人欤!”(注106)。 灵源叟称其“博极
古今儒释教道之本,会通圣贤理事论议之迹”(注107)。 尚
有石门释惠洪礼嵩禅师塔诗、南海楞伽山守端吊嵩禅师诗、
龙舒天柱山修静赞明教大师(注108)。 可知对于契嵩之推崇
,历代不衰,故契嵩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实具重要地
位。由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交涉之际,契嵩能通贯儒佛、融
汇孔释之史实,而观当今中西思想交流,中国哲学之重建,
或有启示,由古鉴今,所以自镜,有志之士可不勉乎!
注解
(注1) 镡津文集卷首,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大正藏
卷五二,页六四八上。
(注2) 佛祖统记卷四五,沙门契嵩,大正藏卷四九,页四一
三上。
(注3) 镡津文集卷第十一,山茨堂东郊草堂释
怀悟序,大正藏卷五二,页七○五中。
(注4) 镡津文集卷第十九,附录诸师著述.御溪东郊草堂释
怀悟序,大正藏卷五二,页七四六中。
(注5) 东坡志林卷三异事下。
(注6) 镡津文集卷首,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大正藏
卷五二,页六四八下。
(注7) 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等五宗称为五家,至
宋代,又从临济宗分出黄龙与杨歧两派,合称五家七
宗。
(注8) 镡津文集卷首,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大正藏
卷五二,页六四八中。
(注9) 契嵩主倡“二十八祖”,旨在批评天台“二十四祖”
之说,其有言曰:“佛子不善属书,妄谓其祖绝于二
十四世,乃生后世者之疑,圣德益屈,余尝慨之”(
传法正宗记卷第九,宗证略传并序,大正藏卷五一,
页七六六中)。所谓“
页234
妄谓其祖绝于二十四世”即指天台宗。天台宗立二十
四祖,自“初祖”迦叶,至“二十四祖”师子比丘,
而缺“二十八祖”中之后四人: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二十八祖菩
提达磨(同时,前“二十四祖”名单,亦有所不同)
。契嵩对此表示愤慨,故而决心“正宗”、“定祖”
。其实,“二十四祖”乃天台之宗谱,与禅宗宗谱不
宜等同视之。契嵩为此愤慨,似可不必。
(注10)镡津文集卷第十一,传法正宗定祖图叙,大正藏卷五
二,页七○三上。
(注11)镡津文集卷第九,再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九一中。
(注12)传法正宗记卷第七,正宗分家略传上并序,大正藏卷
五一,页七四九上。
(注13)镡津文集卷首,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大正藏
卷五二,页六四八中-下。
(注14)人天宝鉴?明教嵩禅师,卍续藏,第一四八册,页○
一一四下。
(注15)人天宝鉴?明教嵩禅师,卍续藏,第一四八册,页○
一一四下。
(注16)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韩相公书,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九二中。
(注17)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富相公书,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九四中。
(注18)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曾参政书,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九五中~下。
(注19)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欧阳侍郎书,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九六中。
(注20)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赵内翰书,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九五下。
(注21)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赵内翰书,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九五下。
(注22)镡津文集卷第一,辅教编上?劝书第一,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五二上。
(注23)镡津文集卷首,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大正藏
卷五二,五六四八中。
(注24)镡津文集卷首,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大正藏
卷五二,页六四八中。
(注25)镡津文集卷第十九,附录诸师著述,御溪东郊草堂释
怀悟序,大正藏卷五二,页七四六下。
(注26)镡津文集卷第十,书启状?答茹秘校书,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九七下。
(注27)镡津文集卷第十,书启状?与章潘二秘书书,大正藏
卷五二,页六九八中。
(注28)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四中。
(注29)镡津文集卷第一,辅教编上?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四九中。
(注30)镡津文集卷第十,书启状?答茹秘校书,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九八上。
(注31)镡津文集卷第八,杂著?寂子解,大正藏卷五二,页
六八六上。
页235
(注32)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戒孝章第七,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中。
(注33)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七中。
(注34)镡津文集卷第一,辅教编上?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四↓上。
(注35)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五中。
(注36)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五上。
(注37)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五下。
(注38)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治心,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八○下。
(注39)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性德,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七四中。
(注40)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性德,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七四下。
(注41)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性德,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七四下。
(注42)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性德,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七五上。
(注43)镡津文集卷第一,辅教编上?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四八下。
(注44)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五中。
(注45)镡津文集卷第一,辅教编上?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四八下。
(注46)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五中。
(注47)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五中。
(注48)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五上~下。
(注49)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上。
(注50)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上。
(注51)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上。
(注52)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二,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中。
(注53)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二,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中。
(注54)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三,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中。
(注55)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四,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中。
(注56)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五,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中。
(注57)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五,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下。
(注58)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问经,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七九下。
(注59)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问经,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七九下。
(注60)镡津文集卷第五,论原?礼乐,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六七下。
页236
(注61)镡津文集卷第五,论原?礼乐,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六八上。
(注62)镡津文集卷第五,论原?礼乐,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六八上。
(注63)镡津文集卷第五,论原?礼乐,大正藏卷五二,页六
六八中。
(注64)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明孝章第一,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中。
(注65)镡津文集卷第十,书启状?与石门月禅师,大正藏卷
五二,页七○一下。
(注66)镡津文集卷第十,书启状?与石门月禅师,大正藏卷
五二,页七○一下。
(注67)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明孝章第一,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中。
(注68)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明孝章第一,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中。
(注69)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孝本章第二,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中。
(注70)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孝本章第三,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下。
(注71)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孝本章第四,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上。
(注72)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必孝章第五,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上。
(注73)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广孝章第六,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中。
(注74)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戒孝章第七,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中。
(注75)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孝出章第八,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下。
(注76)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德报章第九,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一下。
(注77)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孝略章第十,大
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二上。
(注78)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孝行章第十一,
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二
页237
中。
(注79)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终孝章第十二,
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二中~下。
(注80)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终孝章第十二,
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二中。
(注81)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叙,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六○上。
(注82)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叙,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六○上。
(注83)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叙,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六○中。
(注84)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八下。
(注85)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九上。
(注86)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九上。
(注87)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九上。
(注88)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九中。
(注89)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九中。
(注90)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九下。
(注91)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八九下。
(注92)镡津文集卷第一,辅教编上?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四八下。
(注93)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六○上。
(注94)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六○上。
(注95)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七上。
(注96)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七上。
(注97)镡津文集卷第八,杂著?寂子解,大正藏卷五二,页
六八六中。
(注98)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九○上。
(注99)镡津文集卷第八,杂著?寂子解,大正藏卷五二,页
六八六上。
(注100)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 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八九下。
(注101)镡津文集卷第八,万言书上仁宗皇帝, 大正藏卷五
二,页六九○上。
(注102)镡津文集卷第一,辅教编上?劝书第二, 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五三上。
(注103)镡津文集卷第十九, 附录诸师著述?赞明教大师,
大正藏卷五二,页七四九上。
(注104)镡津文集卷第十九,附录诸师著述?镡津集重刊疏,
大正藏卷五二,页七五○
页238
上。
(注105)镡津文集卷第十九,附录诸师著述?镡津集重刊疏,
大正藏卷五二,页七五○上。
(注106)镡津文集卷第十九, 附录诸师著述?重刻镡津文集
后序,大正藏卷五二,页七五○中。
(注107)镡津文集卷第十九, 附录诸师著述?题明教禅师手
帖后,大正藏卷五二,页七四九下~七五○上。
(注108)以上均见镡津文集卷第十九, 附录诸师著述?大正
藏卷五二,页七四八上~七四九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