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唐代士人的“始儒终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 弓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唐代士人的“始儒终佛”
  张 弓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客座教授
  华梵大学 第七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3.09 ) 页54-63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p54
  ﹝提要﹞唐大历士人许登的〈福兴寺碑序〉说:“物本于道,道行于人,人资于教。”又说:“夫教,始于儒,中于道,终于释。”[1]这里所谓“教”,既指社会推行的教化,又指个人学养。所谓“道”,特指社会通行、众所认知的处世之道。许登的意思是,通观当时的社会教化、士人学行,大都始于习儒,继以仕途,终于参佛。许登此论揭示了唐代士人一种普遍的人生轨迹或人生趋向,即“始儒─中道─终佛”。检索唐代知名、不知名士人,可以发现许多人的一生,无论腾达蹇穷,其人生历程或心路历程,大抵遵循著这样一条轨迹─“始儒终佛”。自孔子以来,中国士人传统的处世之道,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独善”,或沉桴浮海,或高蹈归隐,或退耕垄亩,虽然形式多样,无非在朝在野,独善者的身与心,大抵仍系“此岸”。“终佛”则不同。“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那是抛却“此岸”而以佛说“彼岸”为心灵归宿的。唐代士人人生取向的此一新结构,源于他们的多元学养,这新的学养成分,无疑来自佛学。唐士人这种人生趋向的发育与成熟,以佛说浸润朝野、佛信普及民间、汉传佛教形成的历程为背景。大致说来,初唐、盛唐是它的发育期,中唐、晚唐是它的成熟期。
  ﹝关键词﹞ 士人、人生趋向、始儒终佛
  一
  汉地佛教经数百年传衍至隋代,“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2],已然汇入社会文化的主流。隋唐之际江南义学北上,唐初两京,高僧云集,广开译场,贵臣学士,受诏参译,三教论难,儒释互摄。不少上层士人,薰此时代风潮,兼习儒学和佛义。多元的学养,融入人生的纷纭遭际,酿造著出离传统的处世哲学。唐初的庙堂贵臣,已有了初露“外儒内佛”品格者,如褚亮、虞世南、杜正伦辈;也有了“始儒终佛”趋向的趑趄初张,如萧瑀。
  褚亮〈560-648〉[3]早年习儒兼读佛经[4],“经目必记于心”。先后出任隋开皇东宫学士、大业太常博士,是著名儒臣。大业末,因“坐与杨玄感有旧”,贬西海郡司户。此番重大变故,对褚亮的人生观念与处世趋向产生严重影响。尽管入唐以后倍受高祖太宗礼遇,晚年却已皈向佛信。他效法东晋王珣自立精舍,参味佛说,他为庾初孙《金刚般若经注》做序曰:
  照慧炬以出重昏,拔爱河而升彼岸,与夫轮转万劫,盖染六尘,流遁以循无涯,蹐驰而趋捷径,岂同日而言也。5
  视人世如“重昏”,期“般若”为彼岸,昭示著外儒而内佛的本质。
  --------------------------------------------------------------------------------
  [1] .许登〈润州上元县福兴寺碑序〉(大历五年〈770〉六月),见《江苏通志稿?金石四》。许登时为尚书工部的金部郎中。
  [2] 《隋书》卷35〈经籍四〉。
  [3] 褚亮本传见《旧唐书》卷72,《新唐书》卷102。本文凡引本传均不出注。
  [4] 褚亮〈与暹律师书〉自称“弟子植生多幸,早预法缘”,见《广弘明集》卷28。
  [5] 见《大正藏》卷52,页259。
  --------------------------------------------------------------------------------
  p55
  虞世南〈558-638〉[6],“性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师从儒学大师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倦”。先后出任秦王(李世民)府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太子(李世民)中舍人,太子(李治)右庶子,秘书少监,身后陪葬唐太宗昭陵。这样一位重臣的文化品格,却具有“和合儒释”的特征。在武德年间的反佛与护法论争中,太史令傅奕指摘佛教“损国破家”,请求废佛。法琳著《破邪论》反驳傅奕。虞世南站在法琳一边,著〈破邪论序〉,赞扬〈破邪论〉,“引文证理,非道则儒,曲致深情,指的周密”,将“传写不穷,流布长世”[7]。他以朝廷儒学重臣(文馆学士)的身份,为法琳辩,为佛学辩;同时也是“外儒内佛”的自诩,“和合儒释”的自期。
  在贞观年间,宰相房玄龄心契佛学,共学问僧慧净“为法友,义结俗兄”[8] 。太子庶子、崇贤馆学士杜正伦“深明释典”[9]。在天竺高僧波颇大兴善寺译场中,房玄龄、杜正伦“参助勘定”,太府卿萧璟“总知监护”,太子庶子李百药为译经制序[10]。大致可以说,“和合儒释”乃是贞观朝臣们共同的理性追求。
  唐代朝臣中,一生显示“始儒终佛”处世趋向者,最早是萧瑀(575~648)[11] 。瑀乃萧梁皇室之后,著名“佛弟子”梁武帝萧衍是其高祖。瑀承家风,“好释氏,常修梵行”。但在萧瑀的多元学养结构中,毕竟是儒先佛后。他早年反对张扬苦空,强调关注人事。梁?刘孝标的《辩命论》消极地阐发释家性命说,称:“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于冥兆,鬼神莫能预,圣哲不能谋。”[12]萧瑀“恶其伤先王之教,迷性命之理”,作《非辩命论》驳之,认为“人禀天地以生”,“吉凶祸福,亦因人而有,若一之于命,其蔽已甚”,阐扬孔子的“穷之有命,通之有时”,反对宿命论。到了晚年,萧瑀的积极处世态度发生变化。导因是在贞观朝廷之上,他这位先朝贵胤同新朝君臣,多次龃龉交恶。“瑀既不自得”,于是“请出家”。太宗回答:“甚知公素爱桑门,今者不能违意。”出家之请,意在试探,未料即予准允,“瑀旋踵奏曰:‘臣顷思量,不能出家。’”萧瑀出尔反尔,太宗“心不能平”,龙颜大怒,颁下著名的“抑佛斥瑀”手诏,贬瑀为商州刺史,除其封。萧瑀在大怨望之余,要挟出家,又逡巡趑趄。可见一旦面对弃荣华而皈释门的人生大抉择,即使一生向佛的贵臣,也往往会犹豫,会退却。儒家入世和佛家出世,两种人生哲学的天渊毕竟太深。让世代奉“修齐治平”为圭臬的中华士人,在相反的人生哲学间游走无碍,毕竟需要过程。初唐士人还碍难超越这个过程。
  二
  盛唐时代,庠序遍兴,教化大行。致君尧舜、奉儒报国的理念,充盈士林。汉地佛教亦得开明时代之惠,滋衍发荣,诸宗蔚成。从汉传佛教发展史看,佛教中国化完成于盛唐时期。其时京师长安,官置“佛书之阁”,士人任便取读[13]。佛说之于士人,浸润愈广愈深。每有怨望失意之士,已不囿初唐以僧为友,互通心曲;甚者如裴宽、孟浩然、李华辈,更求名僧为师,参禅学,问心要,向著更深的层次,寻味栖心出世的新境界。
  --------------------------------------------------------------------------------
  [6] 虞世南本传见《旧唐书》卷72,《新唐书》卷102。
  [7] 见《全唐文》卷138。
  [8] 《续高僧传》卷3〈慧净传〉。
  [9] 《旧唐书》卷70〈杜正伦传〉。
  [10] 《续高僧传》卷3〈波颇传〉。
  [11] 萧瑀本传见《旧唐书》卷63,《新唐书》卷101。
  [12] 刘孝标<辩命论>,见<<文选>>卷54。
  [13] 《旧唐书》卷190下〈李华传〉。
  --------------------------------------------------------------------------------
  p56
  裴宽(681~755),应书判拔萃举官[14] ,又“崇信释典,常与僧徒往来”。神秀弟子普寂在洛,时任河南尹的裴宽“日夕造谒,执弟子礼”,“得心印,归向越深”,致因“职事在躬,不避密行,显掇时谤”[15]。后来又遭李林甫诬陷,以死恐吓,“宽又惧死,上表请为僧,诏不许”。虽然继续做官,心却已然出世,“焚香礼忏,老而弥笃”。
  王维(699~761)[16] ,开元九年(721)举进士,踏上仕途,同时以虔心奉佛知名。“在京师日饭数十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堪称萧瑀之后,唐代又一位居士型朝官。安史叛军占长安时,王维未及西逃,被俘做了伪官。平叛后蒙朝廷特宥,降职使用。以大节有亏,虽身在庙堂,却心常自谴。上表唐肃宗,“愿出家修道”,“苦行斋心”[17],未蒙准允。但他暮年的心灵,已然尽皈释门:
  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有无、色空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出)世也,而身未尝(接)物。方酌我于无垠之域,亦已殆矣。[18]
  整天想著「有无”、“色空”,是“幻”;不去想它,也是“幻”。只有“至人”能出离幻心,超脱有无、色空。“至人”目观尘世而心在无垠,心不出世而身未接物。如能置我身心于无
  垠之域,也就满足了。“忍者无生,方得无我”;“无心舍有,何处依空?”[19] 王维晚年自视为忍辱偷生的罪人,用佛说编织“依空”、“无我”的“偷生哲学”,做为心灵的逋逃薮。大历诗人耿湋题王维故居的诗句:“儒墨兼宗道(‘道’指佛法)”,“内学(即佛学)销多累”[20]。总结了王维“始儒终佛”的一生。
  孟浩然(689-740) [21] 早年隐居鹿门山,儒佛兼习。四十岁应举落第,求仕不得,返还旧山。结僧友,参顿教,“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22],失望人间,心出尘世。他赠诗(天台宗九祖)荆溪湛然(711~782),自述一生心路: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逐,崎岖多在尘。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结为清静因。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23]
  《旧唐书》本传说他“不达而卒”。其实他晚年抛却尘累,寄情山林,毕竟为心灵觅得归宿。
  大诗人杜甫(712~770)[24] 的祖父杜审言,外祖父崔融,并为初唐“文章四友”[25] 。杜甫自父母两系所承,却不只是诗文传统,还有“儒素传家”“奉儒守官”[26]的传统。他早年怀抱“许身契稷,致君尧舜”的大志,热衷于仕进,却屡试不第。直到三十九岁那年,献《三大礼赋》,才引起唐玄宗注意,授一小官。安史之乱中,因上疏为败军之将房管辩护,获罪贬官,寓居同谷县,“自负薪采苡,儿女饿殍者数人”。回顾频年落第之失、干谒之辱、丧乱之痛、唐祚之衰,终致理想破灭,失望于朝廷,意冷于仕途:
  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王侯与屡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无生有汲引,兹理
  --------------------------------------------------------------------------------
  [14] 裴宽本传见《旧唐书》卷100,《新唐书》卷130。
  [15] 《宋高僧传》卷9〈普寂传〉。
  [16] 王维本传见《旧唐书》卷190下,《新唐书》卷202。
  [17] 〈责躬荐弟表〉,见《全唐文》卷324。
  [18] <荐福寺光师光师房花药诗序>,见同上。
  [19] 〈六祖能禅师碑铭〉,见《全唐文》卷327。
  [20] 耿湋〈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居)〉,见《全唐诗》卷269。
  [21] 孟浩然本传与行事,见《旧唐书》卷190下,《新唐书》卷203,《唐才子传》卷2。
  [22]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见《全唐诗》卷160。
  [23] 〈还山贻湛法师〉,见《全唐诗》卷159。
  [24] 杜甫本传见《旧唐书》卷190下,《新唐书》卷201。
  [25] 初唐“文章四友”:李峤、崔融、杜审言、苏味道。
  [26] 〈进雕赋表〉,见《全唐文》卷359。
  --------------------------------------------------------------------------------
  p57
  傥吹嘘。[27]
  一生追求“奉儒守官”,晚年谓得“王侯蝼蚁”之悟,“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28],终于心栖释门。
  文章大家李华(约715~约774)[29],早岁“修君子儒”,并流览于京师“佛书之阁”。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辞科。监察御史任上,得罪权臣杨国忠,贬徙右补阙。安史之乱中亦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后贬杭州司户参军,自谴失节,屏居江南。他有一篇赠友诗序,自述心曲称:“华与二贤早相得,偕修君子儒而独无成,偕励人臣之道而独失节”;既已“服勤西方之教,久齐生死之城”,“甘露灌注于心源,宝月照明于眼界,无得之分,可与进矣”[30]。齐生死,觅心源,同王维一样,背名教而失节的负罪感,是他藉佛说以求解脱的根源。晚年隐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参访湛然禅师,“荆溪为述《止观》大意”[31],“晚事浮屠法”以终。当盛唐末世,普寂传渐教于北,湛然重振天台于南。皈佛士人多师从这两位名僧,反映宗派升降的大势。
  三
  安史之乱以后,朝纲不振,唐祚转衰,士林不复有盛唐气象。士人们或孜矻科场,蝇营仕途,或浪迹江湖,参佛问道。多元人生观、处世观浸润士林,奉儒报国的理念趋于淡化。以禅宗大盛为标志,汉传佛教臻于成熟。神秀一系普寂、义福诸法嗣,“或化嵩洛,或之荆吴”;慧能系道一诸法嗣,散布湘赣山区,“农禅合一”,普传心印,最得士人信向。边做官边习禅,或去官问禅学道,成为中唐一代风气。
  八世纪中叶至九世纪中叶的百年间,学禅皈佛之士极多。据检索,主要活动于中唐时代,一生显现“始儒终佛”趋向的著名士人约二十五位,相当于初盛唐时代(十人)的两倍半。许登说的“始儒?中道?终佛”,正是对中唐士林这一人生景观的生动概括。中唐士人趋佛,各具不同的特点。在中唐前期(唐肃宗至唐德宗时期),有外儒内佛者如刘长卿辈; 兼问佛道者如独孤及、卢纶、吉中孚、李端辈;参访名禅、执著心法者更多,如梁肃、崔涣、刘晏、第五琦、陈少游辈。其间,卢纶等“大历十才子”,是三教学养兼备的著名士人群体;独孤及、梁肃等,以佛学湛深知名当世。尤其中唐后期,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诸公,同时而起,以儒为本,援佛入儒,摄释门心学与儒家政治学统合互补,确定儒学与佛学各自适用的界域,协力扭转儒之入世观与佛之出世观冰炭不容的局面。
  首先考察中唐前期。
  刘长卿(约714~790)[32],少时居嵩山读书,开元二十一年(733)举进士,比李华还早两年。早岁身置禅宗祖庭而心骛仕途,育成他儒释相融的品格。其诗作展示的“外儒内佛”心路,几乎贯穿一生。他的<早春赠别赵居士还左江,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回顾嵩山亲佛岁月,诉说落第心绪:
  --------------------------------------------------------------------------------
  [27] 〈谒文公上方〉,见《全唐诗》卷220。
  [28]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见同上。
  [29] 李华本传见<<旧唐书>>卷190下,<<新唐书>>卷203。
  [30] <卧疾舟中相里、犯二侍御先行赠别序>见,<<全唐文>>卷315。
  [31] 《佛祖统纪》卷41〈法运通塞志第八〉,见《大正藏》卷49。按,《统纪》系此事于兴元三年(即贞元二年〈786〉),误。其年湛然已卒。
  [32] 刘长卿两《唐书》无传。生平行事见两《唐书》〈陈少游传〉〈赵涓传〉;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2〈刘长卿〉。
  --------------------------------------------------------------------------------
  p58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循妙理,兼欲寻胜概。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瓠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33]
  长卿藉佛信以自适,不似寻常落第者的悲怆怨望,心态还是平静的。他入士之后,“性刚,多忤权门”,“两逢迁斥,人悉冤之”。但在赠僧俗友人诗中,却没有悲苦的怨诉,多有恋栈仕途的自责:
  流水从他事,孤云在此心。不能捐斗粟,终日愧瑶琴。〈秋夜雨中诸公过灵光寺所居〉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因逐溪水还,观心无两碍。〈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永欲投生死,余生岂能误。〈题虎丘寺〉[34]
  厌倦官场,心羡空门,温婉敦厚的诗心,依然是平静的。
  如果说孟浩然与青年湛然为友,李华与壮年湛然为友;那么,独孤及则是与老年湛然亦师亦友,他的弟子梁肃又是晚年湛然的俗弟子。
  独孤及〈725-777〉[35]幼时,其父问其志向,答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博究儒家五经,皆举大略而不为章句之学。天宝时,黄老列于学官,独孤及以“洞晓玄经”对策高第。他的〈对晓玄经策〉,并非挥麈谈玄,而是解释“无为”哲学如何“施之于教”,旨在王政。常州刺史任上,他开庠序“鼓之以经书,润之以仁义”,为政一年,“儒术大行”。梁肃〈行状〉总结独孤及为官行事说:“唯公体黄老之清静,包大雅之名哲;尊贤容众而交不谄渎,本仁祖义而文以礼乐。”可谓概括了他的政治哲学杂揉儒道的特点。独孤及晚年,交僧璨七叶法嗣开悟禅师,问心法。〈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翃)郎中〉诗称:
  障身闻道晚,根钝出尘难。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
  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36]
  尘世“浊劫”,身陷“迷途”,问得心法而“识真如”。大历七年〈772〉应湛然之请,与开悟、惠融共聚舒州山谷寺,由独孤及亲撰〈隋故智镜禅师(璨)碑铭并序〉。[37]〈序〉文揭示,在神会于开元十二年〈724〉滑台大会立南宗宗旨之后四十余年,舒州释门却依然遵从武周时代“两京皆宗神秀”的传统,南宗“其嗣无闻”。淮海北宗盛于南宋,是大历禅宗史值得注意的现象。
  梁肃〈753-793〉[38]是隋刑部尚书梁毗五世孙,建中初年登文辞清丽科,官至皇太子诸王侍读。享年仅四十岁,一生未做大官,但和合儒释,佛学湛深。建中三年〈782〉即湛然辞世当年,梁肃从其问学,“深得心要”。感于《止观》文义宏博,学者不便,梁肃“删定为六卷,行于世”。[39]他认为《止观》“辨异同而究圣神,使群生正性而顺理”,乃是“救世明道之书”[40]。梁肃广结高僧,与灵沼、鉴虚、普门、元浩等为契心之友。他的〈送灵沼上人游寿阳序〉称:“辱与仆游殆三十年矣。初用文合,晚以道交;淡而文,文而敬。他人未之知也。”[41]〈送沙门鉴虚上人归越序〉
  --------------------------------------------------------------------------------
  [33] 见《全唐诗》卷150。
  [34] 分别见《全唐诗》卷148、149、150。
  [35] 独孤及本传与行事,见《新唐书》卷162;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公行状〉,见《全唐文》卷522。
  [36] 见<<全唐诗>>卷247。
  [37] 见<<全唐文>>卷390。
  [39] 《佛祖统纪》卷41〈法运通塞志第八〉。
  [40] 〈止观统例议〉,见《全唐文》卷517。
  [41] 〈送灵沼上人游寿阳序〉,见《全唐文》卷518。
  --------------------------------------------------------------------------------
  p59
  称:“东南高僧有普门、元浩,予甚深之友也。相遇之际,幸说鄙夫扰扰俗状,且当澡灌心垢,再期于无何之乡。”[42]梁肃的精神世界,已然游走于官场与林野之间,徜徉于儒学与释教之门,翱翔于入世与出世之际。像梁肃这样具有和合儒释之多元素养的士人群体的出现,反映著传统的“奉儒入世”的人文精神,已实现新的演化。
  号称“大历十才子”的诗人群体[43],同刘长卿、独孤及、梁肃一样,亲历了安史之乱引发的社会动荡。他们在大唐帝国从鼎盛转向衰落的过程中,度过青少年时期。重大社会变故戕斫青少年的心灵,影响他们的一生。以至每当人生落寞、仕途失意之际,往往会激活一缕趋佛向道的心绪,藉诗咏以宣泄。有的激越一些,有的幽婉一点;有人趋佛,有人近道。
  卢纶〈约737-798〉,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藉行卷元载得一小官。又坐与王缙交好,久不得升迁。可谓举场、官场两不得意。在他失落的精神世界里,佛与道相杂揉[44]:“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送惟良上人归江南〉)“深契何相秘,儒宗本不殊。”(〈送契玄法师赴内道场〉)“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团团花锦结,乃是前溪蒲。拥坐称儒褐,倚眠宜病夫。为当学禅寂,终老与之俱。”(〈同畅当咏蒲团〉)仿佛听到一颗佛信浸润的诗心在跳动。“烦君远示精囊箓,愿得相从一问师。”(〈酬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学道功难就,为儒事本迟。惟当与渔者,终老遂其私。”(〈留别耿湋侯钊冯著〉)又仿佛是一颗符箓包润的诗心。
  韩翃,早岁逐功名,天宝十三载〈754〉举进士。先佐军镇幕府,终做中书舍人,一生未任显官。“薄宦深知误此身,回心愿学雷居士。”(〈题玉山观禅师兰若〉)以误入仕途自悔,心羡刘宋皈佛的名士雷次宗。“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题龙兴寺澹师房〉)[45]返身自悟,以“无生观”为心灵归宿。
  耿湋,早岁逐功名,宝应二年〈763〉举进士,一生未致显要。晚年由朝中拾遗贬谪许州司
  法参军。“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寻觉公因寄李端司空十四曙〉)自悔少年茫昧,参悟迟晚。“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46]世事无非虚妄,惟有空谛是真。既然死生皆梦,哀乐与我何干。耿湋自空门觅得精神解脱。
  钱起〈710-780〉,天宝九载〈750〉举进士,已经四十岁。十才子中,诗名最大,时称“前有沈(佺期)、宋(之问),后有钱(起)、郎(士元)。但他做官只到考功郎中。“入仕无知言,游方随世道。平生愿开济,遇物干怀抱。已阻清云期,干同散樗老。”(〈南中春意〉)是壮志不申的无奈,得过且过的自弃。“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庶将镜中象,尽作无生观。”(〈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佛寺〉)[47]人生如镜中幻象,既乘筏至彼岸,当舍则舍,何须执著。司空曙有〈过钱员外〉诗:“为郎头已白,迹向市朝稀。遗病居荒宅,安贫著败衣。野园随客静,雪寺伴僧归。自说东峰下,松箩满故扉。”[48]晚年的钱起,已然将僧寺做为精神家园。
  --------------------------------------------------------------------------------
  [42] 〈送沙门鉴虚上人归越序〉,见同上。
  [43] 《新唐书》卷203〈卢纶传〉:“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纶传后有其他九人传。
  [44] 引卢纶诗见《全唐诗》卷276-279。
  [45] 引韩翃诗见<<全唐诗>>卷243、244。
  [46] 引耿湋诗见《全唐诗》卷268。
  [47] 引钱起诗见《全唐诗》卷236。
  [48] 见《全唐诗》卷292。
  --------------------------------------------------------------------------------
  p60
  贞元、元和之际,问禅之风上渐,遍拂于庙堂。以禅信知名的朝臣大吏有韦皋、韦丹、崔群辈。
  韦皋〈745-805〉[49] 久在宦途,曾不闻佛信之事。贞元元年〈785〉拜剑南西川节度史后,“在蜀二十年,重赋敛以事月进,卒致蜀土虚竭,时论非之”。他受到良心的谴责,终于求禅了:
  南康[50]在任二十一年,末途甚崇释氏。恒持数珠诵佛名,所养鹦鹉教令念经。……皋又归心南宗禅道,学心法于净众寺神会禅师。[51]
  南康王韦皋,最归心于(神)会。及卒,哀咽追仰。盖粗入会之门,得其禅要。[52]
  神会禅师〈720-794〉自无相大师“冥契心印”,是西蜀南宗龙象。韦皋晚年向佛,从神会学心法,或是出于酷虐黎民的罪感,妄藉心禅逃罪。
  韦丹〈720-810〉[53],早孤,从学于外祖父颜真卿,擢明经,复举五经高第。为官数十年,宵旰勤政,政绩卓著,后来唐宣宗君臣称他“元和时治民第一”。晚年在洪洲刺史任上,与东林寺僧灵澈“为忘形之契”。他的〈思归寄东林澈上人〉诗写道:“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54]吐露出效法张良休官归隐的心曲。灵澈答以〈东林寺酬韦丹刺史〉:“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55]范摅评论这两首诗说:“韦亚台归意未坚,果为高僧所诮。”[56]心期释门,口说“归休”,又不忍离政,是儒臣韦丹不解的心结。
  再来考察中唐后期。
  元和十一年〈816〉,沈亚之论及儒学与佛学在华夏士林消长大势:
  自佛行中国以来,国人为缁衣之学多几于儒等。然其师弟子礼,传为专严,到于今世,则儒道稍衰,不能与之等矣。[57]
  士人为学,由佛与儒等,到佛为儒师。这一佛长儒消的过程,实为儒佛两学,各为适应朝野士人不同境遇下的需要,自然调适的过程。儒释调适、互补有序的局面,在贞元元和之际,端倪初露;中唐后期〈唐宪宗至唐文宗时期〉已然笃定。此间名士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诸位“和合儒释”的理论与实践,可视作其标志。
  柳宗元〈773-819〉[58]起初同韩愈一样志宏儒教,“唯以忠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59]德宗贞元九年〈793〉举进士,十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永贞元年〈805〉官至礼部员外郎。当年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先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就废逐,居穷隘”,“惧老死瘴土,而他人无以辨其志”[60]。他在贬地遇到严重的心灵危机。他渴盼“万万有一可冀,复得处人间”。此一心理摧折,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他人生观演变的转折点。他在贬永以后自白:
  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61]
  零陵即永州。“独有得”,指对佛学之心灵哲学的感悟。他又这样表达自己的领悟:
  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乎物外,而耻于世者,则思入也。[62]
  --------------------------------------------------------------------------------
  [49] 韦皋本传见《旧唐书》卷140,《新唐书》卷158。
  [50] 唐德宗贞元17年(801),封韦皋南康郡王。
  [51] 《宋高僧传》卷19〈西域亡名传〉。
  [52] 《宋高僧传》卷9〈神会传〉。
  [53] 韦丹本传见《新唐书》卷197。
  [54] 见《全唐诗》卷158。
  [55] 见《全唐诗》卷810。
  [56] 范摅《云溪友议》卷中〈思归隐〉。
  [57] 〈送洪逊师序〉,见《全唐文》卷735。
  [58] 柳宗元本传见《旧唐书》卷160《新唐书》卷168。
  [59] 〈寄许京兆孟容书〉,见《全唐文》卷573。
  [60] 〈与顾十郎书〉,见《全唐文》卷574。
  [61] 〈送巽上人应中丞叔父召序〉,见《全唐文》卷579。
  --------------------------------------------------------------------------------
  p61
  “耻于世者思入”,指出佛教心灵哲学的出世性,也确定了它的社会适用界域。贞元十九年〈803〉,即遭贬前两年,好友僧文畅自编诗集,托他向韩愈求序。韩愈为此说教宗元:
  如吾徒者,宜当告知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
  江河之所以流,而语之。不当又为浮屠之说而渎告之也。[63]
  韩愈其实未懂柳宗元。宗元写〈送僧浩初序〉回答韩愈的责难,并详述佛学乃“性情”之学、与孔学不相悖的道理:
  儒者韩愈之与予善,尝病予嗜浮屠言,訾予与浮屠游……。又寓书罪予,且曰:“见送元生序,不斥浮屠。”
  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吾之所取者,与
  《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64]
  柳宗元从“释合于儒”的独特视角,盛赞僧文畅有“统合儒释”之志[65]; 僧浩初“闲其性,安其情,读其书,通《易》《论语》”[66]。强调僧友们的立身与行事,于儒“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他当初在京师,目睹了“当世以文儒取名声为显官,入朝后受憎媢、讪黜、摧伏,不得守其土者,十恒八九”[67];南贬以后,更腾遭“谤语转侈,嚣嚣嗷嗷”,“饰智求仕者,更詈仆以悦仇 人之心”[68]。人生遭际使他越发虔信出世而“不违仁”的佛教心灵哲学。他引用唐肃宗一句话,表达自己对佛学的评价:“慈仁怡愉,洽于生人,惟佛图道允迪。”[69]
  刘禹锡(772—842)[70]年长柳宗元 一岁,“世为儒而仕”,经历与遭际亦极相似:贞元九年举进士,与宗元同科;贞元十一年登博学宏辞科,早宗元三年;同年坐王伾、王叔文事遭贬,时称“二王刘柳”。禹锡先贬连州刺史,改贬朗州司马。无论京师的妒忌讪谤,还是贬 地的寂寥无告,刘禹锡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危机同柳宗元无异。所不同者,是刘禹锡“恃才偏心”的性格,使他在元和十年(815)、太和二年(828)两次起复后,又两次遭贬,比柳宗元经历了更多的 人生磨难。
  湘澧谪居期间,刘禹锡自称“事佛而佞”[71],不唯表明他愈趋笃佛,亦是对儒释两学关系、对佛教心学价值,在做深入的整合性思考。此间的赠僧友元皓诗序坦述他的人生感慨:
  予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耳。[72]
  所谓“道”,指奉儒求仕之途;“出世间法”,指佛法。积二十年宦海浮沉,他深感仕途凶险可畏,唯于佛法可得心灵归宿。他的〈袁州萍乡县杨歧山故广禅师碑〉,进而将儒释互补的领悟,升至理性认知:
  天生人而不能使情欲有节,君牧人而不能去威势以理,至有乘天工之隙以补其化,释王者之位以迁其人。
  --------------------------------------------------------------------------------
  [62] 〈送元举归幽泉寺序〉,见同上。
  [63] 〈送浮屠文畅师序〉,见《全唐文》卷555。
  [64] 见《全唐文》卷579。
  [65]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全唐文》卷579。
  [66] 见《全唐文》卷579。
  [67] 〈送文郁师序〉,见《全唐文》卷579。
  [68] 〈与萧翰林俯书〉,见《全唐文》卷579。
  [69] 〈南岳云峰寺和尚碑〉,见《全唐文》卷587。
  [70] 刘禹锡本传见《旧唐书》卷160,《新唐书》卷168;并见〈子刘子自传〉,《全唐文》卷610。
  [71] 〈送僧元皓东游并序〉,见《全唐诗》卷359。
  [72] 〈送僧元皓东游并序〉,见《全唐诗》卷359。
  --------------------------------------------------------------------------------
  p62
  则素王立中枢之教,懋建大中;慈氏起西方之教,习登正觉。[73]
  节制情欲,属于精神心理学范畴;以理牧人,属于社会政治学范畴。在刘禹锡看,孔子(素王)和释迦牟尼(慈氏)这两位不居王位(“释王者之位”)的人,前者创立纲常名教(“中枢之教”),为社会确立了政治秩序(“懋建大中”);后者创立佛教(“西方之教”),为众生指明了心灵归宿(“习登正觉”)。一个管此岸,一个管彼岸。刘禹锡的“统合儒释”观,因而具有了较强的理论色彩。
  白居易(772—846)[74]的一生同柳、刘一样,显示出一条“始儒终佛”的清晰轨迹。如果说柳、刘之“统合儒释”主要以理论创扬为功;白居易则主要以躬行实践著称。居易父祖皆明经出身,“世敦儒业”。他贞元十四年(798)举进士,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儒学之外,尤通释典”的白居易,早年锐意仕进,尚以经世治国的眼光评量佛教。他的〈策林·议释教僧尼〉[75]一文,一面说儒释二学“臻其极则同归”,佛教心学“亦可诱掖人心,辅助王化”,却又强调教令一统,硬说儒教政学已包容佛教心学,如果倡佛则“足以贰乎人心”,主张排佛。这一矛盾,反映著青年居易尚溺于王政的儒臣本色。
  白居易始终没有放弃奉儒治国的政治主张;无论遭际穷通,又始终实践著上朝为臣下朝居士、外儒内佛的二元人生哲学。他元和初官拜“清班”左拾遗。每当“视草之暇”,又与禁中同僚“匡床接枕,言不及他,常以南宗心要,互相诱导”[76]。元和十年(815)贬江州司马,“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77]。悔嫉之余,他适时调整心态,“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为意”。在庐山立隐舍,厚结僧友,“为人外之交”,“翛然顺适之际,几欲忘其形骸”。元和末年召还京师,又官历穆、敬、文三朝。二十余年间,“多为排摈”,“乃求致身散地,冀于远害”,“凡所居官,未尝终秩”。
  甘露事变以后,“衣冠涂地,士林伤感”,白居易“愈无宦情”。与香山僧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宰相牛僧儒赠居易诗云:“唯羡东都白居士,明月相积问禅师。”白居易戏答:“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禅。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78]白居易晚年苦风痹,画〈西方帧〉为功德,作偈赞:“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诸苦。愿如我身老病者,同生无量寿佛所。”[79]偈辞寄托了香山老人对心灵归宿的无尚向往。
  四
  公元841年唐武宗李炎即位时,佛寺数千,兰若数万,正度、伪度的僧尼数十万,寺院庄田遍海内。佛教东传千余年,于兹达至极盛。武宗为固祚安唐而废佛,可称酷烈决绝;但浸润人心的佛法信仰,已根柢深植,碍难除去。无怪其叔李忱(唐宣宗)甫即位,便尽革会昌之政。不唯如此,中唐以来宦官擅权,朋党纷竞,愈演愈烈,忠鲠之臣奉儒为政,已越发艰难。会昌、大中两朝臣士士子,仍多视心禅为抒困远祸之逃薮。咸通时,五云溪人范摅说:
  达人崇佛奉僧,近亦众矣。若留守王仆射逢、裴相公休、凤翔白中令敏中、夏侯相孜、崔仆射安潜,皆
  --------------------------------------------------------------------------------
  [73] 见《全唐文》卷610。
  [74] 白居易本传见《旧唐书》卷166,《新唐书》卷110。
  [75] 见《全唐文》卷671。
  [76] 〈答户部崔侍郎书〉,见《全唐文》卷675。
  [77] 〈与元九书〉,见同上。
  [78] 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见《全唐诗》卷456。
  [79] 〈画西方帧记〉,见《全唐文》卷676。
  --------------------------------------------------------------------------------
  严饰道场,躬自焚香执钱,老而无倦焉。[80]
  王逢生平不详。白敏中为会昌、大中、咸通三朝宰相,裴休为大中宰相,夏侯孜为咸通宰相,崔安潜为乾符宰相。他们都是中朝贵臣(“达人”)。在范摅看来,贵臣崇佛乃晚唐政坛特点。所举崇佛诸相,以白、裴为著名。
  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约863)[81],长庆初举进士,会昌末升至宰相,宣宗大中五年(851)、懿宗咸通三年(862),两度罢相。陟黜无常的遭际,使敏中处世同乃兄一样,外儒而内佛。关于佛教心学,他一面说“足以诱掖人心,辅助王化”,又说“分其教而则殊,归于礼而何异”[82],认为孔学已包括佛学。效舌其兄,连语言也相同。虽礼佛“老而无倦”,毕竟是一介儒臣。
  裴休[83]“家世奉佛”。长庆中举进士,登贤良方正甲科。一生奉儒守官,仕途顺遂。晚岁出任宣宗朝宰相,宣宗赞之为“真儒者”。又一生“嗜浮屠法”,“尤深于释典”,“讲求其说,演绎附著数万言”,是一位义理精深的佛学家。裴休兼讨华严、禅二宗。开成年间,华严五祖宗密(780—841)在终南圭峰兰若诵经传法。裴休受密宗教旨,得入堂奥,自谓“尝游禅师之阃域,受禅师之显诀”。他指斥禅宗之荷泽、洪州、牛头及天台之湛然等,“诸宗门下,通少局多”,“已承秉为户牖,各自开张;以经论干戈,互相攻击”。盛赞宗密“已如来三种教义,印禅宗三种法门,融瓶盘钗钏为一金,搅酥酪醍醐为一味。”[84]。赞宁盛称宗密与裴休的法谊曰:
  (宗)密知心者多矣,无如升平相国之深者,盖同气相求耳。
  又曰:
  影待形起,响随声来。有宗密公,则有裴相国。非相国何能知密公!相续如环,未尝告尽。[85]
  裴休入世并出世,理政兼理心,奉儒亦究佛,综合儒释,相得益彰。他是最为成功的宰相,又是比较完美地实现二元人生的士人。
  懿、僖二宗之世,季唐已将衰亡。当此乱局,身心不堪而皈佛的人士本应更多。但放眼懿、僖朝野士林,却鲜见入儒出佛者之踪迹。对此一可怪的现象,宋人叶适有说:
  考自懿、僖以后,人才日削。至于五代,谓之国空无人也。虽其变乱在黄巢等,然吾地浮屠中,
  乃有云门、临济、德山、赵州,数十辈人,卓然超世。然后知其散亡横溃,又有在此者也。贤能之无有,尚何怪哉![86]
  在朝政凶险、乱象叠起、民不聊生的恶劣环境中,民间世人生且不易,遑论仕途。许多“卓然超世”的精英之士,未待奉儒求仕,先以遁入空门了。此类熟谙儒学的高僧,充盈唐末的释门,《僧传》记载连篇累牍。他们对出世人生的群体性选择,宣告了中古一代世人“始儒终佛”风气的终结。
  --------------------------------------------------------------------------------
  [80]《云溪友议》卷下〈金仙指〉。
  [81] 白敏中本传见《旧唐书》卷165,《新唐书》卷119。
  [82] 〈滑州明福寺新修浮图记〉(宝历二年〈826〉),见《全唐文》卷739。
  [83] 裴休本传见《旧唐书》卷177,《新唐书》卷182。
  [84] 〈释宗密禅源诸诠序〉,见《全唐文》卷743。
  [85] 《宋高僧传》卷6〈宗密传〉。
  [86] 《石林避暑录话》。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